《在名著里拿稳种田剧本》

214、小妇人位面12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罗兰坐在阁楼上的小书桌跟前,咬着笔杆,瞪着眼睛望着她面前的一叠稿纸。

说真的,让她写一个关于种田的故事,难度可能并不比让她亲自去种一片田来得小。

但是贝思给了她极大的鼓舞与勇气。

——写作,也是一种表达。

罗兰能够流畅地用语言把她过去的“经历”当做“故事”讲述出来,并且能让听众身临其境。

有时罗兰在给贝思讲她的种田故事时,还会在开头就安上一个悬念,然后一点一点地揭开。

她特别喜欢看贝思听故事时那种心里痒痒,急切想知道后续的表情,也特别喜欢看尘埃落定、悬念揭开时,贝思那种恍然大悟、轻拍胸口放下心来的样子。

罗兰知道她已经拥有了“讲故事”的基本能力,但这还不能算是“小说”,更加算不上是“文学”。

她需要把这些“故事”化作书面语言,落在文字上。这些文字必须简洁、精炼、有意境,能够迅速地把读者拉入她所创造的故事环境中。这对罗兰这样,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人来说,其实是一项相当艰巨的挑战。

罗兰咬笔杆咬了好久,把心一横,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把想到的都写下来再说。

于是她抛开一切顾虑与束缚,只管表达,只管把她脑海里的语言化成文字,从笔尖涌出,成为一行行娟秀的字迹。

第一步迈出去之后,罗兰感觉好了不少——此前她曾经花费了大量的时间阅读人类历史上那些最杰出的文学作品,在这个位面里,她也没有放弃阅读的习惯,马奇姑婆家的那间藏书室里的书,文学性较高的已经让她都看了个遍。

于是,她所写下来的那些文字,比之脑海里闪过的那些言语,显得简洁了不少,而且很易懂。

很好!——罗兰对自己说,就这样写下去。

于是她每天在阁楼里消磨的时间越来越多,每天除了照料马奇姑婆的果园、制作蛋糕与零食、陪伴贝思

之外,就是窝在阁楼上的书桌跟前,写她自己的“故事”。

马奇全家对这种现象都非常欣慰。他们大约早已盼望着乔能够重新拾起她的笔,继续写她的故事。

唯有劳里有些郁闷。

他从大学里回来,想要找乔玩耍,却都被告知“大作家”正在闭门完成她的作品。劳里两次都吃了“闭门羹”。

转眼罗兰就真的写成了一个故事,自己看看还挺满意,只是……这个故事看起来好短。

罗兰扬起脸,想象它被印成铅字的样子——大概只是报刊或者杂志上,占上一页半或者小小的一个版面吧。

但这只是她的第一次尝试,她想,还是不要写成连篇累牍的大长篇比较好。

她去拿给贝思看,真心实意地请求贝思给她一点意见。

贝思看了直笑,罗兰顿时红了脸,忍不住问:“我好久没写,水平是不是比以前下降得太多了?”

柔弱的贝思用她所拥有的最大力气摇了摇脑袋,小声说:“乔,我在为你高兴啊!”

“你终于又动笔啦!”

贝思的肯定给了罗兰最大的动力。她又按照贝思提的几个建议把文章修改了一下,润色了一下文字,然后在稿纸上认真誊清几份,按照乔以前列出的一个报社和杂志社的地址清单,把稿件邮寄出去。

她把这件事做完之后,就把它抛在了脑后。

她还有很多事要忙,在她脑海里的下一个故事成型之前,她需要把手头上的各种事务都做完,并且尽量赚到足够全家人去海滩度假的钱。

稿件寄出去以后,陆陆续续地又都回来了——这些就是传说中的“退稿信”。

罗兰也并没有想到自己第一次尝试就能被刊用,但是她希望能够通过报刊编辑的反馈,找一找自己将来的方向。

谁知……没有反馈。

罗兰把信件拆开,就看见她的稿件原原本本地躺在信封了,连新的折痕都没有,仿佛完全没有被人阅读过。

罗兰心态很好。她把这些“

退稿信”的信封用棉线都穿起来,挂在她在阁楼上那张写字台跟前,激励自己:

——这可是一个好起点,因为只要下回报社编辑能够给她只言片语的评价,她就算是有进步了。

罗兰自己照常忙碌,马奇一家人却都知道她被退稿了。

马奇先生和马奇太太曾经在餐桌上安慰她一句,建议她可以换几家报社试试。马奇先生还另外告诉她几家华盛顿地区的报刊编辑部名址,鼓励她去尝试。

艾美在马奇姑婆的教导下,说话越发“滴水不漏”,她坐在餐桌的另一头,会扬起头,用她那对水蓝色的大眼睛望着罗兰,端庄地说:“乔,请不要放弃努力,在此事上,你很有‘天赋’。”“天赋”两个字是用法语说的。

罗兰:“谢谢你,艾美!”

她也切换成了法语,艾美顿时显得很高兴。

梅格怀孕了,不常回家来,但回家的时候也问了一声:

“乔,稿件怎么样了?”

听说出版方纷纷退稿,还没有什么回音的时候,梅格轻叹了一口气。

“乔,或许尝试一下报纸上经常刊登的那种故事呢?它们对于你来说,应该也不难吧?”

罗兰心想:也对,“投其所好”,确实是讨好读者,决定自己想要写什么的一种判断方式。

但是,写作是一件相当私人的事,与作者的表达欲息息相关。

当作者想要表达的,和读者的喜好不一致的时候,是否还要坚持,就成了一项重要的选择。

这样想着,罗兰没有改弦更张,也没有把之前被退回来的那些手抄稿件再直接寄出去。

她重新审视了一遍稿件,再一次判断它们有不有趣,是否吸引人,然后做出适当修改,改完之后再认真誊清。

在稿件之上,她还加了一封投稿信——

信上诚恳地写着,她是来自某某小城的约瑟芬·马奇,热爱写作,以往曾有两篇文章刊登在某某报刊上。如今她改换了一个写作方向,想要了解一下这一类的故事题材反响如何,请编辑在稍有空闲

的前提下,能够对她的投稿稍许点评几句。当然,如果没空或不方便,不点评也无妨……

新的投稿信又寄出去了。同样,罗兰也没有对它们能够抱有多大的期望。

稿件寄出去十几天之后,罗兰陆陆续续地收到了回信。

这一次,投稿信发挥了作用。

虽然她收到的还是退稿信,但是对方编辑至少肯和她交流了。她在退回来的稿件里见到了字迹——大多都是手写,而不是打字机打出来的。

“感谢来稿,请继续支持《xx周刊》。”

这是最简洁扼要的回函。

“马奇小姐,下次来函请不要装订稿件。1”

这个回答写得很用力,仿佛对于“装订稿件”这个习惯深恶痛绝。

此前罗兰将誊清的稿件寄出,都是用棉线把稿件装订起来的。

可以想象,编辑们需要将稿件拆开,以便审稿阅稿,所以投稿人将稿子装订得越认真,他们的麻烦就越大。

罗兰很感谢这个写字非常用力的编辑——如果没有他,她迄今为止都不会知道投稿竟然还会有这样的禁忌。

于是她把这封回信也穿在了棉线上,挂在她的写字台前。

马奇家的餐桌上,马奇先生又问了一次:“乔,你的投稿怎么样了?”

罗兰笑得声音清脆,开心地说:“我又投了十一家,已经收回来了十封退稿信。”

这……

餐桌上的家庭成员们相互望望。

投稿十一家,遭遇十家退稿,很难指望那最后一家能让罗兰过稿。

但是,投稿人本人,为什么这么高兴呢?

“但是其中有一家很认真地回复了我,说我的故事流畅易懂,读起来也很吸引人。但是和他们报刊的主流作品题材不是太一致……”

马奇先生惊讶地抬了抬眉毛,说:“他们给了你这样的意见?”

“据我所知,现在的编辑对于退稿已经很少回信了。他们大多只是把原稿退回。”

罗兰冲父亲一笑,心想:这是因为我找到了窍门呀。

如果不是那封非常诚恳的投稿信,她想,这一轮投稿的结果应该也和上一轮的结果一致吧。

她继续往下说:“……他们给我的建议是,可以把这个类型的故事再打磨打磨,《鲁滨逊漂流记》这样的书籍都能畅销,他们看不出这个类型的故事会有什么理由没有受众。”

餐桌上,一家人相互望望,一时间大家都露出欣慰的神色。

罗兰却还没说完:“他们还给了我另一家编辑部的地址,要我写信给他们试一试。说我的故事风格也许会契合他们那里。”

“哇!”马奇太太先赞叹出声,“这太好了。”

贝思和艾美一时都拍着手鼓掌,连刚刚步入餐厅的罕娜闻言都恭贺罗兰:“约瑟芬小姐,您的书是要出版了吗?”

罗兰顿时红了脸:这八字都还没一撇,大家刚才在谈的明明是退稿信啊!

大家顿时笑得更厉害了。

“乔,这多亏了你的坚持。”马奇先生也鼓励罗兰,“再尝试、再改进,你一定会有所收获。”

罗兰肃然感谢马奇先生的鼓励:“我会的,爸爸。”

她很想马上按照那家报社推荐的编辑部投稿,但又想等那十一家之中仅剩的,没有回音的一家回复她之后再说。

谁知那仅剩的一家回信却一直没来。

罗兰也就把这件事渐渐放在一边,不去想它。眼看日子一天天过去,她的钱也攒得差不多了,是时候向全家提出:一起去海边度假的建议了。

她写信向海边的几家“度假旅馆”询问了报价——这些旅馆就像是后世的度假村一样,提供家庭式的住宿,甚至可以提供厨房,让客人们自己烹饪。因此特别适合预算有限、家庭式的度假。

罗兰打算把这些一一都问清楚了,把钱都准备好,然后再向父母摊牌,向他们提出邀请。

这写旅馆的回信可比报刊编辑部的回信快得多了。邮递员下次来的时候,就递给罗兰递了一叠回函。

罗兰捧着这些回函,穿过马奇家夏末时节里郁郁葱葱的院子,一边看信,一边伸

手推开大门。

她随手一翻,见那些信件都是从海边的度假胜地来的,其中还夹杂了一两封给马奇先生的信件。

她翻着翻着,翻看到了最后,赫然看见了一只薄薄的信封,地址栏注明了某某杂志社。正是她当初发出的十一家里,迟迟未见回音的那一家。

这封信好薄——罗兰掂了掂。

别家都是把她的原稿退回,因此信封拈在手里都是厚厚的一叠。

这一家却是忘了还给她稿件吗?

罗兰一边想,一边快速回到客厅里,把父母的信件都分出来,把各家旅店的回信整理成一叠,准备回阁楼上慢慢拆。

她的视线再次落在那封杂志社的回函上。

罗兰心里稍许泛起一分异样,她伸手去拆了那封信,看见回函的内容,她就只管坐在那里,甚至完全没有留意到贝思这时候也进了客厅。

“乔,你怎么了?”

罗兰这才把视线从信上抬起来,刚开始时有些茫然。等到她看清了是贝思,她一下子跳了起来,抱住贝思。

“我想,我收到‘用稿信’了。”

罗兰使劲抱住了贝思,如果没有怀中这个小天使,她应该不会有勇气,尝试开辟这个自己从未擅长过的领域。

贝思一时间睁大了眼睛:“我看看,我看看!”

她的声音细细的,微微发颤。

罗兰赶紧松开她,赶紧把信塞给她,同时留意贝思的状况。

贝思额头上沁着细细的汗,呼吸有点急,心口一起一伏。她的视线紧紧粘在罗兰地给她的那封信上。

贝思像是不敢相信似的,反反复复看了三遍,才再次投入罗兰怀中:“哦,我的乔!你成功了。”

是的,这封薄薄的回函,是来通知罗兰,她的稿件杂志社愿意采用,并且将付出2美金的报酬。回函征询罗兰的意见,如果她能够同意这个稿酬,那么杂志社将在下一期刊物上刊登这篇小小的“故事”。

这将是罗兰第一次收到稿酬。此前乔发表过的两篇文章,都是有署名权,但是没

有稿酬的。

罗兰与贝思拥抱,在这一刻,她突然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喜悦——

这就像是看见亲手播种的稻米抽穗,亲手种下的果树枝头结出累累的果实。

她的努力,没有白费,除了贝思之外,这世界上还有其他人喜欢她的故事。

这时整个马奇家的屋子里就只有她和贝思两人。姐妹俩不用顾忌其他人,因而可以肆无忌惮地大叫大笑,抒发她们心中的快乐。

过了好半天,贝思才反应过来,提出了一件事:“乔,这信上建议你取一个笔名,将来你再发表作品的时候,可以署你自己的笔名。”

“乔,这个笔名你想好了吗?”

之前罗兰太过兴奋,还真漏看了这一段。她赶紧从贝思手里又接过信,认认真真地重新看了一遍,然后将信贴在胸前,点了点头,说:“是的,笔名我想好了。”

“我想,我的笔名会是——罗兰。”

作者有话要说:  1这一段投稿的经历参考了斯蒂芬·金的写作回忆录中的早期投稿经历——不要装订,确实是编辑给投稿作者的重要忠告之一。

另外,本文这里暂时不考虑“一稿多投”的问题,默认罗兰这样的“海投”是完全ok的。

阅读在名著里拿稳种田剧本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在名著里拿稳种田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