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早文的炮灰女配重生了》

第53章 第53章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京城里已经许久没有这般热闹了, 镇北王府聘礼之丰厚,规格之隆重,几乎可以媲美皇子的规制。

尤其是那对活雁, 一路上更是惹得不少人啧啧称奇。

十月已近深秋,京畿哪儿还能找得到活雁, 就算下聘也只是用木雁代替。

活雁必是去南方猎得的, 而且, 还养得这般精神十足,又肥又壮,怕是费了不少工夫。

光是这一对活雁就已经足以表示镇北王府对这门亲事的重视。

再看这些聘礼, 一眼望去, 看不到队首,也看不到队尾, 还有一队家丁吹吹打打,隆重又不失热闹。

静乐没有另请媒人,而是亲自上门下聘, 以表郑重。

一路上,不少百姓围观, 羡艳不己。

盛兴安红光满面地接待了镇北王府的人, 镇北王府的重视让他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爽快地答了一句“允”。

聘礼就放在了仪门,供盛家的亲戚们看,仪门处摆得满满当当,几乎都快要塞不下了。

无论是这精神奕奕的在笼子里踱步的活雁,还是一件件价值不菲的聘礼, 都看得人赞叹不已, 给足了盛兴安脸面。

静乐被迎到了正堂, 两家正式签下了婚书。

“亲家,”静乐含笑道,“关于婚期,你看十二月初五如何?”

盛兴安直接就拒绝了,说道:“十二月委实太急。”

静乐又问:“那一月呢?”

她态度温和,作为男方,把姿态放得低低的。

盛兴安答道:“一月也太早了,颜姐儿才刚及笄,我还想再多留些日子。”

他这话自然不是为了为难静乐,按古礼,男方三次请期,女方才允,如此是为了向男方表示,这姑娘是我们家珍爱的,是你家三请四求才得来的。

静乐再一次道:“那就三月初九?”

盛兴安允了,两家皆大欢喜。

这日子,这是静乐亲自去求空明禅师帮着定下的良辰吉日。

一切定下后,刘氏就遣了孙嬷嬷前去禀告盛兮颜。

盛兮颜就在自己的院子,她的脸上涂了淡淡的胭脂,戴着一套红宝石的头面,衬得比往日又娇了几分。她坐在堂屋里,身边围着的是本家的叔母伯母,堂表姐妹,还有她的几个庶妹们。

她们说说笑笑,话题全都围绕着镇北王府的那些聘礼。

盛兮颜端坐在那里,唇角微弯,眼中含笑,对她们的一些调侃,除了微笑就是微笑,一本正经的装乖。

唯有在听到一对活雁的时候,杏眼里含着光。

孙嬷嬷喜气洋洋地进了堂屋,笑着福身道:“恭喜姑娘,老爷已经允婚,婚期定在了三月初九。”

她双手把婚书呈给了她。

这一刻,盛兮颜原本平静的心湖仿佛被掷进了一颗小石子,荡起了一圈圈的涟漪。

她的手指几不可见的有些颤抖,慢慢接过了婚书,缓缓展开,正红色洒金粉的婚书上,她看到了自己的名字,与她名字在一起的,是“楚元辰”三个字。

盛兮颜的心蓦地定了。

她的人生终于可以彻底不一样了。真好。

盛兮颜捏着婚书的手不禁用力,但立刻又放松了下来,快速地眨了眨眼睛,掩去了片刻间的失神。

她的嘴角泛起了淡淡的笑意,一直弥漫到了眼角,整个人透着一种发自内心的喜悦。

见她面颊微红,都以为她在害羞,于是众人就你一语我一语地说着:

“颜姐儿真是好福气呢。”

“听说镇北王世子这次回来就该袭爵了,指不定我们颜姐儿一嫁过去就是镇北王妃。”

“静乐郡主今日还在东城门和西城门施粥,说是给我们颜姐儿祈福。”

盛兮颜的心绪渐渐平静,她把婚书小心地折拢,放回到匣子里。

见她这般郑重其事,三姑娘盛兮芸用帕子掩着嘴,笑道:“听说镇北王世子对大姐姐在意的很,还好大姐姐跟周家的亲事不成了,不然,哪能觅到如此好夫婿……”说着,她轻“呀”了一声,眼神闪躲地说道,“大姐姐,是妹妹说错话了,你别怪我。”

四下静了一静。

她们都是盛家亲眷,自然是知道盛兮颜曾经与永宁侯世子订过亲,只不过,在现在这种场合,说这话也实在太不合时宜了。

盛兮颜淡淡地笑了,大大方方地说道:“确是如此。”

这本来就没有什么好避讳的。

“不过,三妹妹,这咋咋呼呼,遮三掩四的,说是道非,成什么样子。”盛兮颜面上依然是温温柔柔,还含着淡淡的笑容。

她是长姐,又是嫡长女,训诫底下的妹妹们是理所当然。

盛兮颜的眸子清澈明澄,她温和微笑,淡淡道:“若是府里的先生教得不好,我去父亲说一声,送三妹妹你去德陵女院好好学学。”

从始至终,她都没说过一个字的重话,可盛兮芸的额头上却已经浮起了一层薄汗。

盛兮芸站了起来,有些不安地低头道:“大姐姐,是我错了。大姐姐教训的是。”

大姐姐攀上这样一门好亲事,若是大姐姐非要把她送去德陵女院,父亲肯定会同意的。柔表姐总说,让她不要因为自己是庶女就自轻自贱,可是,嫡女和庶女真得是有着天差地别的啊。

“上次镇北王世子回京时,我远远瞧了一眼,那模样果真是人间龙凤,和咱们颜姐儿般配极了……”

盛二夫人笑着转移了话题,堂屋里再次言笑晏晏,只有盛兮芸还尴尬地站在那里,谁也没有为她求情。

直到又有丫鬟来请她们去前头用席。

盛兴安大摆宴席,请来贺的本家亲眷们用过了席,又亲自一一把人送出门,他被人敬了不少的酒,满身酒气,又红光满面,等到把人送走后,他直接就回了正院,随口问道:“今日柔姐儿可来了?”

刘氏摇头道:“没有。”

盛兴安有些不快,盛氏孀居之人不便来倒也罢了,居然连赵元柔都没有来。

盛兴安顺了顺气,说道:“罢了。看来她是恨极了我们盛家,连我这个大舅父都不愿认了。既如此,以后我们盛家有任何事,都不必给他们下帖子了。”

刘氏唯唯应诺。

盛兴安又问她拿了聘礼的单子来,一一看着,心里的那点烦燥烟消云散,越看越满意。

镇北王府的聘礼极重,每一样都用足了心思,足以代表他们对盛家的重视。

盛兴安乐呵呵的,爽快地说道:“这些就都并到颜姐儿的嫁妆里。”

“啊?!”

刘氏傻了眼,迟疑着说道,“不需要这么多吧?”

聘礼一般回一半已经是极重的了,鲜少有人会把男方的聘礼全让姑娘家带走。

刘氏呢嚅道:“镇北王府送了这些聘礼来,也是、也是对我们盛家的重视,让颜姐儿带走一半就行了,不然,镇北王府说不定会觉得我们是不满……不满聘礼呢。”

盛兴安暗叹,他抚了抚额头,从前怎么没看出来刘氏蠢成这样呢。

“而且、而且……”她支支吾吾了一下,突然想到了,一口气说得极顺溜,“妾身已经给颜姐儿按一百二十八抬来准备嫁妆了,再加上这一百二十八抬,岂不是要超了规制?皇子妃都没这么多……”

盛兴安懒得跟她解释,撂下了一句“那就把这些统统塞到一百二十八抬里,每抬塞得满点”,就带着一身酒气走了。

他今天心情正好着呢,不想为了这不知所谓的刘氏生气。

盛兴安走后,刘氏拿过那张聘礼单子,看了又看,心里满满都是不舍,最后也只能化为一声叹息。

哎。

这哪是嫁闺女,就是在洒银子啊。

心痛归心痛,她也不敢违了盛兴安的意思。

盛兮颜的大婚定在了来年三月,这也就意味着只剩下不到四个月的时间来筹备嫁妆了,刘氏越算越来不及,尤其还要打造家具,可去江南采买黄花梨的管事到现在也没回来。

刘氏叫来了琥珀,让她去盛兮颜那里问问她喜欢什么样式的家具,准备先把工匠找起来,可以先打一些桌子凳子什么的。

琥珀到采岑院的时候,盛兮颜刚刚才把头面取下,闻言,微微一怔,心道:怎么就突然想起家具了呢。

不过刘氏一向是想一出是一出的,盛兮颜也没多想,就道:“我喜欢江南的样子,想要一张大的拔步床,柜子上要雕百鸟,桌子要……”

琥珀一一记下就去复命。

盛兮颜让峨蕊替她把一头乌发挽成了一个松松的纂儿,又在发上别了一朵小巧的珍珠珠花,不似方才的雍容矜贵,反而更显清丽可人。

她打发了昔归和峨蕊,自己去了小书房,打算练一会儿字就去歇午觉。

这一张纸才刚写了两行,就听到窗户被轻轻敲了三下,她心念一动,走过去打开窗户,对上了一双笑吟吟的桃花眼。

她不由说了一句傻话:“你来啦。”

楚元辰熟练地翻了进来,目光牢牢粘在了她的身上。

最初不过只是一个莫名其妙的赐婚,连他自己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竟就真得上了心,而且越陷越深。

这小丫头太特别了,他的心就不知不觉地落在了她的身上,一颦一笑都让他放不下。

楚元辰的眼中皆是笑意,一本正经地说道:“我是来送聘礼的。”

“聘礼?”盛兮颜挑了挑秀眉,“不是刚刚才送来吗?”还送了好多。

楚元辰掏出了一个有手掌大小的乌木匣子,递了过去。

盛兮颜一头雾水地接过,入手还挺沉的。

楚元辰殷勤地说道:“打开看看。”

一把小小的黄铜钥匙已经插在了锁上,盛兮颜把匣子放在书案上,轻轻一拧,锁就开了。

这小小的匣子里,竟装了满满一匣子的契纸。

契纸看着不太旧,没有泛黄和破损,都被随意地折了几折,塞在里面,盖子一打开,就有好几张直接弹了出来。

“这是?”盛兮颜抬头看着他,黑白分明的大眼睛里带了一些疑惑。

“契纸。”楚元辰认真地说道,“在北疆的田地,庄子,还有铺子,马场什么的。都是我自己的。”他的意思是,这不属于镇北王府的产业。

盛兮颜:“……”

楚元辰理所当然地道:“打下北燕后,我搬走了一半国库,北疆军中论功行赏,人人有份。”

盛兮颜明白了。论功行赏,这些是他自己分到的一份。

楚元辰把散乱在书案上的契纸又随手塞回到匣子:“给你买花戴。”

盛兮颜看着他,漂亮的杏眼轻轻眨了眨,又眨了眨。

她掩嘴笑了起来,从淡淡的浅笑变为了轻笑,熠熠生辉的眼眸,衬得她肤白如玉,有如初绽的牡丹,娇艳欲滴。

她关上匣子,捧在了手上。

楚元辰不知怎么的,松了一口气。

这些年来,他领兵数十万,纵横北疆,从来做事果决,说一不二的。但是现在,他的掌心却有些湿润,沾沾的,都是汗。

“你等等。”

盛兮颜想到了什么,她把匣子又放在了书案,提着裙袂飞快地跑了出去。

没有多久,她就又回了来,她的脚步很快,气息略喘,手上同样拿着一个匣子,不过这是一个紫檀木刻竹节纹的。

“给。”

她把匣子递给了他,与他刚刚的动作一样。

楚元辰挑了挑眉,盛兮颜耳垂微微有些发红,掩嘴笑道:“嫁妆。”

匣子里是四张一万两的银票。

盛兮颜微微抬起下巴,骄傲地说道:“我讹来的。”

她的意思是这不属于盛家的东西,是她自己的。

“给你买粮草。”

这话说完,她自己就先笑了。

楚元辰的眼中露出了些许意外,比起自己这一匣子的契纸,这四万两银票实在不够看,但是,拿在他的手里,却又是重若千钧。

楚元辰的手不由微微用力,应下了:“好。”

他的心跳得有些快,就像是纵马跑了好几圈。这或许是他有生以来美好的时刻,他所心仪的人,与他心意相通。

盛兮颜半抬起头看着他,仿佛能够感觉到一道炽热的视线停留在脸上。

他把匣子收在了怀里,正色道:“我拿去买粮草。”

盛兮颜高兴了,笑得眉眼弯弯。

楚元辰的呼吸略重了几分,手腹在她的颊上轻轻拂过,把散在颊边的发丝轻轻撩到了耳后。

盛兮颜的脸颊上飞起了一抹红霞。

恰在这时,叩门声响,外头传来昔归的声音:“姑娘,老爷让您过去一趟。”

楚元辰遗憾地收回了手,心道:哎,他难得的好运气。

他说道:“我先走了。”

盛兮颜有些窘迫地朝他挥了挥手,只差没直接推一把。

目送着他从窗户翻了出去,她缓了缓气息,才说道:“进来吧。”

昔归推门走了进来。

盛兮颜的脸颊还有些热,若无其事地问道:“怎么了?”

昔归定定地看着她,总觉得自家姑娘好像更好看了,散发着一种让人心动的柔美。她嘴上回道:“姑娘,是江家老太太来了,给您送贺礼的,老爷让您过去见个礼。”

“江家老太太?”盛兮颜不明所以,“谁啊?”

等等,姓江……

盛兮颜心念一动,问道:“莫不是江老爷家的。”

江庭已经被静乐郡主给休了,自然不能再称为仪宾,但他又是楚元辰的亲生父亲,盛兮颜也不便直呼其名。

昔归应道:“是的。是江……是江老爷的母亲,听说世子爷定了亲,就特意从外地来了京城。江老太太说是特意来与您见见,送份贺礼。”

盛兮颜明白了,她微微颌首,说道:“你替我告诉父亲,我不去了。”

昔归从来不会质疑她的话,闻言立刻应了声。

见她似乎不是太明白,盛兮颜就主动提点道:“照理说,江家与楚世子有亲,若真是来道贺,镇北王府不可能不知道。”但刚刚楚元辰半点没提。

昔归沉思道:“那江家是特意来找您的?”

“是啊。”盛兮颜毫不避讳地点了点头,说道,“可能是觉得我脸皮子薄,比较容易说话,想让我去劝劝郡主回心转意呢。”而且,很有可能会想以长辈的身份压她一头。

就算她猜错了,江家果真就是来道贺的,以江庭和郡主现在的关系,她私下里见江家人也不好。

昔归明白了:“那奴婢先下去了。”

等昔归退下后,盛兮颜就愉快地打开了那个乌木匣,把里面的契纸理了理。

田地最多,加起来有两三千亩,铺子有十来家,宅子四五个,还有就是一个马场,和两座山。对!连山都有。全部都在北疆。

盛兮颜乐滋滋地翻着。

也不知道是他自己随便买的,还是找人帮着置办的,这些东西简直乱七八糟,东一块西一块,铺子就不说了,光是田地就分成了十来个庄子,几乎遍及北疆的每一个角落,这要打理起来的,光去看一遍就要跑遍北疆。

想着楚元辰估计自个儿连看都没看过,就全塞进小匣子里拿来给她,盛兮颜更加乐呵了。

等她把这些契纸分门别类的都归整好,昔归也回来了,说道:“奴婢说您身子有些不爽利,刚刚才歇下。江老太太瞧着不太开心。”

盛兮颜点了点头,又问了一句:“除了江老太太还有谁?”

“还有一位江家的姑奶奶,听说,是守寡回来的,带着一个姑娘,那姑娘……”昔归斟酌了一下用词,“着实有些瘦。”

不止是瘦,还有些黑,一直低着头,一副怯懦懦的模样,从始至终都没有说过话。

“姑娘。”昔归随口说道,“这江家老太太和姑奶奶都穿得跟个富贵人家出来的太太一样,这小姑娘倒似个小丫鬟。要不是奴婢亲耳听那江氏跟夫人说这是她家姑娘,还以为是个洒扫丫鬟呢。”

“民间多有重男轻女,奴婢原本想着只有家里过得不好才会苛待女儿,没想到,江家看着也不穷啊……”

昔归也就嘟囔了两句,说道:“老爷说让夫人招呼着,您就不用出去了。”

没有理会江家的事,盛兮颜让昔归去拿了本空的账册来,她本来还想歇午觉的,现在睡意全没了,打算亲手把那些契纸登记造册。

昔归就在一旁帮着磨墨,见盛兮颜眉眼间的笑意,再看这一匣子的陌生契纸,而且张张还都在北疆,她很识趣地一个字都没问。

盛兮颜没有出面,江老太太待了一会儿也就回去了。

这一走出盛府,就听到路上的百姓们还在谈论着刚刚下聘时的盛况,她的眉头紧紧皱拢了起来。

江氏的身后跟着一个默不作声的小姑娘,她也就十一二岁,梳着双丫髻,身上的衣裳已经洗得都有些泛白了。

“娘,这盛大姑……”江氏突然停下脚步,想要说什么,小姑娘一时没留神,撞在了她的身上。

江氏眉头一皱,想也不想就一巴掌朝她肩后拍了过去:“你没长眼啊!”

阅读古早文的炮灰女配重生了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古早文的炮灰女配重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