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医玉食》

第10章 豆沙蛋黄青团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沈若笙学了多年医,又当了六年厨娘,对于“医食同源”这四字可是有着切身体会,许多食材本就可入药,而不少药材也能用于膳食之中,二者相辅相成,以药膳调理,可比寻常一味地吃人参鹿茸要来得更温和稳健,只是成效会慢一些。不过,一旦身体根基稳固,那将会是收益终身的。

沈若笙已上打算以药入膳为谢廷安调理,只是还有些疑惑未得解,而府中最适合为她解惑的,就是李归玺了。

沈若笙见了李归玺,直入正题地问:“李大夫,我欲为相公行食疗之法,只是对他的病症了解不深,不知大夫可否告知详情?”

李归玺知她来意,赞叹不已,随后详细和她说起了谢廷安的病情:“大公子先天不足,幼时得了丹痧之后,便一直深受热症其扰,时常复起。日前骤然着水,寒气入体,如今体内便是寒热两症并存,阴阳两虚,脾肿肺燥,心悸盗汗。”

沈若笙经他一说,便知自己并没有摸错脉,继而问道:“阴阳两虚,岂不是禁忌甚多?”

李归玺叹息:“正是,需得均衡而治才不伤身,可一味均衡,药效又不甚理想,时间久了更是毫无用处,是以老朽也很为难。这不,之前的方子已经成效不大,新作的药方斟酌到现在,都未敢确定。若长期针疗,辅以食治,倒也可期痊愈,只是时间要长些。”

沈若笙想了想问:“不能紧着一种症状调理,治好了再治另一种么?”

“偏重某一症结,在此期间所服药物往往会加重另一种症结,如此积攒下去,病症便会在某时爆发,其势汹汹,若有不慎,恐性命堪忧。”李归玺说到这里,叹息不已,“有道是慢病快治长养,若是白氏沉雪辟热方还未失传的话,可用药在关键时刻稳住病情,此法便不失为阴阳调和的关键,可惜,可惜……可惜啊!”

他连连道了三声可惜,沈若笙闻言下意识地抚了抚颈间玉坠,心中敞亮极了。

李归玺的话,叫她不仅对于治好谢廷安的病充满信心,更是看到了白氏沉冤得雪的希望。

沈若笙并未对李归玺说起甚多,只和他商议了以后他改施寻常针法,她则以药入膳,二者结合,以期将谢廷安的顽疾根治。

两人探讨之时,免不得就各种食材药材的药性仔细推敲。李归玺本还担心这些东西繁杂,大夫人难以消化,不曾想沈若笙却也说得头头是道。

李归玺惊讶地说:“大夫人似乎很通药理。”

沈若笙道:“是知晓一些,算不上精通。”

李归玺拍了拍自己的肚皮:“老夫倒是忘了,大夫人原在药商之家长大,应当是懂一些的。如此更好,老朽倒是省事了。”

他这一说,直接叫沈若笙都不必再费心想理由了。她与李归玺聊过,只觉得浑身轻松,乐呵呵地带着春云到厨房做青团。

今日正是清明时节,沈若笙也是早上才知道,原来京中并不兴吃青团,而更多的是做了艾叶粑粑,所以她就想着做些青团,一来是她每年都要吃的,二来也给国公府众人尝个新鲜。

以往娘亲还在的时候,也都会在清明时做了青团用于祭祖,有时只是糯米掺了艾草汁子,有时手里宽裕一些,就包了豆沙枣泥,那时她便觉得世间最好吃的青团莫过于此。即使后来自己到官家做了厨娘,吃惯了放鸭蛋黄与肉松的,也仍是忘不了那个味道。

厨房里,沈若笙用竹筷调着馅料,一旁的春云则是在搋面。她突然觉得脸上有些痒痒,便拿手背蹭了蹭。

沈若笙提醒:“脸上沾了面粉了。”

春云闻言连忙又擦,结果越擦越白,沈若笙一看便笑:“快擦成个驴打滚儿了!”

红底配着面粉皮,可不就是驴打滚么。

春云这才想起自己手上都是面,不好意思地拿了净巾去擦脸:“婢子觉得应当是像豆面糕。”

沈若笙道:“不是都一样么?”

春云呐呐,半晌道:“起码好听点儿。”

沈若笙顿时哈哈大笑,春云也被她染得笑起来。两人一起把掺了艾叶汁的盈绿糯米面揪成剂子,这时书婵端容走了进来,格格不入地瞧着她们两个嘻嘻哈哈地准备食材,闹不明白厨房烟熏火燎的,侍弄那些个食材有什么趣儿,竟叫两人笑成这样……怪刺眼的。

书婵清了清嗓子,打断了两人嬉笑:“大夫人,过几日便是三娘子及笄之礼,不知大夫人的礼可备下了么?”

她口中的三娘子正是沈家另外一个嫡女沈如玥。沈若笙哪会记得她的生辰,摆摆手说:“没备,你觉得什么合适,看着备就是。”

书婵点头应下,顿了顿又道:“娘子是自家人,心意到了便也无碍,不过月底就是太后的千秋盛宴,这礼可就要好好斟酌了。若是所献之物不够珍贵,让人嗤笑不说,还会引得凤颜不悦失了欢心。不知大夫人您,欲献何物?”

沈若笙停了手,若说起来,当今太后便是谢廷安的外祖母,只是因为天家身份,并不能像寻常亲长那样随意。她看着书婵,不动声色地问:“我对这些不大懂,你有何意见,说来我听。”

书婵一副果然如此的样子,笑了笑说:“您的嫁妆里有一座千手观音像,曾听夫人说起,太后是礼佛之人,此像送来正好。

沈若笙就知道,书婵突然跳出来跟自己说这些,准是陈氏早对她有所提点。

沈若笙点点头,猛然伸手,啪得一下把剂子拍扁,直惊得书婵打了个激灵。

沈若笙露齿一笑,拿了扁皮子捏在手上,一面包馅料,一面说:“你既然心中跟明镜似的,以后就不要再拿这种事来问我,不然我随便指了样东西,拿出去丢人现眼,我脸皮厚其实无所谓的,可沈应秾和陈氏,那就不好说了呢。”

书婵的脸色青一阵白一阵的,僵立许久,说不出话来。直到沈若笙招呼她:“傻站着干嘛,没看见我俩都在忙着?过来包团子。”

“是……”书婵低声应了,这就要上手,却又被沈若笙嫌弃地挥手撵到一旁——她忘洗手了。

书婵尴尬地待不住,干脆借口说去库房先把礼物寻出来备着,先行出了厨房。正巧谢廷安刚从外面祭祖回来,身形被雪缎竹叶纹的长衫衬得愈发修长挺拔。

书婵福身朝他行礼,待他叫起后一抬头就见他脸上挂着温柔笑意:“夫人呢?”

书婵道:“回公子,夫人在厨房的。”

谢廷安毫不意外地笑了笑:“代我告知夫人,今日暮食与家人同用。”

“是,婢子这便回了夫人。”

“有劳。”

谢廷安温声悦耳,言罢便与墨涯往书房的方向去了,书婵呆望着他的背影许久,回头往厨房的时候,才发觉自己心跳地厉害。

书婵再回厨房的时候,沈若笙和春云已经包了不少,得知要合桌同食,沈若笙也不觉得奇怪,正好她备的青团也多,每样略蒸几个,换着品个味道。

沈若笙一共准备了三种馅儿,其中最特别的是甜咸适宜的豆沙蛋黄馅。最里一层的咸鸭蛋黄还带着嫩油,酥香鲜美。当中一层红色豆沙软绵沙甜,最外面的青色艾草面皮则是清香软糯。三层味道中和得恰到好处,不但如此,颜色也是极为赏心悦目的。

除了这一样,沈若笙另配了纯甜的豆沙芝麻馅儿和咸的肉松蛋黄松仁馅儿,都是她吃过觉得最好的口味。包到最后,又特别取了两个,在剂子里多掺了烫过剁碎的艾叶,蒸出来虽色泽不如其他莹润,味道也苦些,但是论起散寒的功效,肯定是要比旁的强许多。

于是在用饭的时候,这只特制的青团便被沈若笙亲自夹进了谢廷安碗里。谢廷安接过,才吃了一口,眉头便蹙紧了,口腔里被又甜又咸又苦的味道占据,难以下咽,又舍不得吐出。

谢廷安不动声色,艰难而缓慢地咀嚼着,逐渐适应这个味道。而席上除了他,其他几人却都是对这青团很是赞不绝口。

谢廷昭腮帮子还鼓着,就止不住赞扬:“太好吃了,甜的和咸的都喜欢,甜咸的口味最最喜欢!”

谢廷宥则是很痛心的样子:“大哥就该早些跟嫂嫂成亲的,害我多吃这么多年艾叶粑粑,比这个差多了!”

谢廷安瞧他们的神情不似作假,而父母和妹妹也都是神情愉悦,再一看,唯独他眼前的青团绿得发黑,而沈若笙正期待满满地看着他。他忽然眉毛一扬,唇间泛起欣喜几近张扬的弧度,又咬了一大口来吃。

沈若笙瞧他如此,心想,莫非这种的反而更可口?她好奇地夹了另一个来尝,瞬间因为那怪异口味断绝了这样的想法,连忙拦下谢廷安:“这个味道不好,不要吃了。”

“无妨,甚好。”

谢廷安几乎是从喉间挤出的这几个这,将要破碎的气声、颈上跳动的血管,分明在说他的味觉并不认为是这样。

沈若笙有种说不出来的感觉,就算是捧场,似乎也不用做到这个地步。她看向谢廷安,想着要和他说不必这样。

而她这欲言又止的神态,看在谢廷安眼中又是另一番光景了。含羞带怯,欲语还羞,便是如此。

两人散步消食之时,谢廷安捉了她的手,笑道:“夫人心意,我都明白。”

沈若笙还未对他说起食疗之事,是以惊颇有些诧异:“你如何知晓?”

谢廷安笑而不语,直到回了书房,给她指了指《锡陵风物志》上的某一页。

沈若笙看了看书上内容,再看看谢廷安喜悦无比的笑容,挠了挠头,心道,这可误会大了……

阅读锦医玉食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锦医玉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