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逆天庶子夺嫡》

263、3寸不烂之舌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如意姑娘已经出营了。”营寨大门的校尉回禀李智云。

李智云和高惠通都不约惊问道:“什么时候走的?”

“差不多半个时辰前。如意姑娘骑马出营时,自己就往北而去了。”

“为什么没有拦阻?”

“士卒们听她说,她是要进城去给三公主抓一些药,所以就没有拦阻。”

李智云哎了一声,“早该想到她现在是一走了之了。”

高惠通急问道:“我去追她。”

“不用啦!追她回来干嘛?”

“你不是答应要娶她吗?三公主还要治病呢。”

“你不是头一次认识她。她执意要走,我们强把她留在身边也没用。她已经给三公主治疗过了,估摸着就是心里打定主意回公刘墓去。”

“真不管她啦?”

“随她去好了。”

“那些青玉玉佩呢?”

“她本来也不欠我们的。”

李智云扔下这句话,转身从营门离开。

他说如意不欠他,也的确是这样认为的。

如意当年在玄武神山下和公刘墓就不欠谁,她救治了李智云和高惠通。帮助他们逃跑,一直是在善意的对他们,包括进入公刘墓到放出他们俩。

只是因为李智云想从她那里得到一些东西,得不到而大为光火才将她留在了身边。

而接下来两天,李秀林虽然没有如意再给她施针,但是精神一天比一天好。看来,如意也没有欠李秀林。

李秀玲问道:“如意姑娘真的走啦?”

李智云点点头。

“可惜了,其实都是怪你们俩逼问人家。”

高惠通道:“我们也是想从她那儿知道暗算三公主的人是谁?”

“我也就是那么一说,你们就非逼问人家。如果知道她不乐意说的事,又何必呢。她如果开口,也不真的就跟这事沾边。”

一边沉吟不语的李智云突然说道:“我觉得,会不会是秦王的人对你不利呢?你不是知道秦王准备借助突厥人对付我吗?你在霍邑给我写信,秦王一定很不满的。”

李秀林脸色也变了,她摇摇头想要回避这种话题。

“此事不再提了。二哥和你都是我的亲人,我是不忍看见兄弟相残。”

李智云看她这个样子跟如意也差不多,如果自己非要扭住这件事不放,李秀林也肯定是拒绝回答。

“那就这样吧。等你养好了病,再没有找到随时凶手前,就先留在乌云铁骑。”

“我怎么离得开?”李秀林奇怪的看着李智云,“我是太原留守,我的将士还在等我。如果是身边有人下毒,我大不了把这些人先换掉。我怎么可能不要我的士卒了。”

“你回去了,我就很担心。”

“你真正担心的是你柴二哥吧?”

李智云点点头,承认了自己心里的想法。

“他前两天来看我了”李秀林语调平缓说着,“我不相信他会是害我的人”

“如果他要害我,那就是我的命”

说道这,李秀林的眼角滚落下一颗泪珠。

听到这,李智云心里一阵刺痛,他知道自己已经无法改变很多事。

他只得无声的退了出去。

在贾胡堡的突厥人突然开始撤退。

这个消息传到了霍邑城,李建成于是准备在霍邑府衙行令。

而这也是他作为河东道大总管,第一次对那么多路人马行令。所以,他谨慎的先于唐俭商议了一番。

“唐长史如何看这次北进?”

唐俭很满意李建成在这个时刻把自己奉为高参。

“突厥人不会无缘无故的撤离,老臣估计是突厥人内部生变了。”

“长史真是神算,一言中的。突厥人此次撤退,我已得到了线报,据说是东突厥王朝内起了争端,颉利可汗无意再南下。而贾胡堡也无险可守,他们想要退回到太原。”

“那太子的想法呢?”

“我准备号令三军夺取太原城。只是我这个大总管手底下的人马,而哪一路都不简单啊。长史是知道的,这个河东道大总管不好当。”

“太子爷不用谦虚。你统兵多年,交战无数,用兵也是多多益善。尽管鼓行令震,挥师向北,落月度关。”

李建成点点头:“长史说得是。若是没有五弟与二弟之间的纷争,五弟与四弟之间的烦扰,我大可不必介意许多,鼓震中军即可。只是”

唐俭看李建成一副难言状,说道:“我明白太子爷的意思。这几路人马,现在统归太子爷麾下,太子心里对几个皇子和皇叔都有所顾忌,思虑太多”

其实唐俭也知道,李神通和李孝基这些人倒还好说,而李世民和李智云就不是谁能支使得动的。

说起来行军打仗,令行禁止,粗暴而简单。但实际上,对多路人马的指挥,也是一种领军艺术。

毕竟令行后,可以阳奉阴违,可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三军统帅若是得不到麾下将领的支持,也是独木难支。

李建成现在头大的正是这个问题。

唐俭想了想,“老臣有个建议仅供太子斟酌”

李建成要的就是他的建议,忙说道:“长史尽管说。”

“突厥人据守太原,尚有数万人马,而太子麾下现在有近二十万人马。而这二十万人马已经休整多日,士气已经很足。仅此看,突厥人守太原只是做困兽斗。”

“老臣建议太子留秦王在临汾,毕竟秦王的事,还未有分晓。汉王又说他会坏了北上收复失地。这话不管对与不对,太子都得按对的来看待”

“长史的意思,第一得安抚好汉王?”

“嗯,汉王军力强悍,不能让他留在霍邑。他本是安北都护府的大都护,收复失地他也是责无旁贷。”

李建成点点头。

“三公主的人马就留在霍邑好了,她大病初愈,行动不便。而神通和孝基则和汉王一起北上。”

“谁为前锋?”

“前锋非汉王莫属。”

“我我只是怕五弟他会拒绝。长史也知道,五弟的脾性变得有点不可捉摸。他若是以伤亡过重为由,拒不领军怎么办?”

李建成的担心的核心问题就是这个。

他既想要用李智云,又害怕被李智云拒绝后威信扫地。

唐俭想了想,“这事我先去探个底,然后我们再商议。”

唐俭这么说,李建成当然是满心欢喜。他需要的就是要唐俭去事前打招呼,先给李智云一个心理准备。

做这件事,唐俭是最合适的。

李建成于是谢道:“那自然是最好,辛苦长史了。”

唐俭摆摆手,言下之意,老臣也是赶鸭子上架。他于是告辞往李智云的乌云铁骑而来。

到了李智云的大帐,李智云一看是唐俭,心里已经猜到了八九分。

因为突厥人北撤的事,已经很快就传开了。唐军开拔在即,李建成应该是有具体的部署了。

李建成这个河东道大总管可不好当。

“长史许久没来了,别是不好意思登门了!”

唐俭没有理会李智云的揶揄,笑道:“老臣有啥不好意思的!汉王胸有百川,老臣不过粉身碎骨是为了圣上。”

“来,坐。”

李智云不认拒绝唐俭,也没有必要拒绝唐俭。

“听说李元吉被送回了长安?”

“是啊,齐王昏迷不醒,河东地方没有良医,只有送回长安。”

“是长史的主意吧?”

“老臣为了息事宁人,两边受气,忍气吞声,不外乎希望皇子们各自安好。汉王千万别再笑话我了。”

“好好好!长史看来又是无事不登三宝殿,请讲!”

“汉王如此爽快最好。颉利可汗北撤,我大军即将挥师向北,老臣来听听汉王有何打算?”

“我没撒打算。霍邑城内还有十多万唐军,我乌云铁骑不过数千人而已,要运筹帷幄的的应该是太子,他是大总管。”

“太子准备请汉王作前锋,挥师攻打太原。”

“我作前锋?哈哈哈!长史只怕是忘了,本王曾经与你说过,乌云铁骑若是有伤亡的事是不会干的。”

唐俭点着头,“老臣当然记得。不过贾胡堡的突厥人已经撤离,汉王做个前锋官其实也不会遇到任何劲敌。太子想让汉王做前锋,还是因为乌云铁骑战力超群,而汉王又是北方的安北都护府的大都护,身负重责,不可不为汉王树立军威。若是将汉王留在霍邑或是临汾,恐怕几乎所有人都会觉得不妥当。”

“没什么不妥当的,只要我自己觉得妥当就行,别人怎么想我也管不了。”

“当然不妥当。乌云铁骑是威武之师,甚至天下人皆知其威名。有道是,风骚推上将,威名慑夷狄。突厥人心目中最怕的就是汉王的军队。乌云铁骑若是兵临太原,颉利可汗当亲自领教汉王的威名。他日,颉利可汗在塞外,将不再敢轻举妄动了。汉王的安北都护府则可省却了多少事?”

唐俭的话不无道理,他原本是站在李智云的角度来看待这件事的,自然说得也是鞭辟入里。

“可我做前锋,不是便宜了秦王这种人吗?”

唐俭听出了李智云已经松动了,心里是暗舒一口气。

“汉王不可如此想。秦王本来因为被汉王告发,老臣已经将此事上奏圣上。虽说现在长安的旨意还未到,但秦王的兵马和秦王本人,正如汉王所说的,尚不足以信任的。这前锋他是自然做不得。”

“你怎么说,就是准备留他在临汾了。”

“不是留他。是等长安的旨意来后再做决断。秦王的事由圣上裁定,你我说了都不算。”

“那神通叔和孝基叔呢,他们为何不可作前锋?”

“他们作前锋,说不定会长了突厥人的威风,这仗打起来就不好看了。”

唐俭很直白,意思是那两人都是突厥人的手下败将,不必再去丢人现眼了。

“说来说去,好像就是我最合适。”

“是的,太子和老臣都这么认为。而太子是尊重汉王的意思,所以让老臣先行来与汉王商议。”

“那好,既然是商议。我就提提我的想法。”

“嗯”唐俭听说李智云要提想法,有些紧张的看着他。毕竟,那一次他唐俭从李智云这儿都没讨到便宜过。那一次,都是李智云最后将了他的军。

“乌云铁骑作前锋,攻伐战术,都由我自行决断,后军不可干预。攻下的城池,所有突厥人留下的东西,马匹粮草等等,都由安北都护府所有。”

“然后呢?”

“没啦,就这。”

唐俭狐疑的看着李智云,他有点不相信李智云就提这么简单的一个问题。

“如果”唐俭有些忐忑的说道:“如果汉王再无其他的要求,那我就代太子爷答应你了。”

“那好,就辛苦长史给太子说一声了。”

唐俭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高高兴兴的就告辞了李智云回去复命。

李建成听到这么说,心里虽然有点想法,不过,他也自知自己实力不容许他来左右李智云,只能答应下来。

李建成心里有点膈应的是,李智云这个前锋就相当于自成一支,完全不受自己约束。而且,每攻伐下一个地方,都跟李建成没啥关系,连战利品都没有一份。

唐俭看出了李建成此时的心思,说道:“太子爷,这可是老臣好不容易才把汉王劝动的,若是汉王不愿意做这个前锋,其他何人可以撼动突厥人?更何况,太子这个大总管,最大的所得,不就是收复大唐失地吗?汉王收复的失地,不也是太子所收复的?”

李建成听唐俭这么说,心想也的确如此。

再怎么说,父皇让自己领军收复失地,只要把几个郡夺回来,父皇那儿自然就好交差了。而且,领军主帅是自己,自己当然有资格享有战功。

“嗯,长史的话甚为透彻,此次驱除突厥人之功里,长史可以说是一大功臣。我回到长安后,一定要给父皇好好举荐长史,让父皇好好重赏长史。”

李建成投桃报李,拉拢有着三寸不烂之舌的唐俭,也是早有此心。他还要借机拉拢李神通和李孝基,让这些人都知道我李建成,求贤若渴。跟太子混,才是正途。

阅读大唐:逆天庶子夺嫡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大唐:逆天庶子夺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