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仕奇才》

正文_第469章内幕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有些领导,以前是近视,现在加上了老花,你得知道,什么时候给他近视眼镜,什么时候给老花镜。秘书经常跟领导一起坐车,领导上下车,那也是学问无穷。

秘书要抢先一步下车最后上车,自然不必说,领导上下车的时候,秘书要用手挡住车顶,避免领导的头撞到车顶上,这同样是常识。还有更细致的,比如汽车停在什么地方,领导下车或者上车,第一脚应该踏在什么地方,都有学问。

如果是下雨天,领导一脚踏下来,踩了一脚水,肯定就会觉得秘书不会办事。如果领导下车时,车外有人迎接,领导到迎接者之间的距离,自然是要讲究的。领导如果需要走好几步,才能和迎接者握上手,那么,这几步领导是走还是不走?不走,等在那里,让人家主动上前,领导会显得傲慢。如果领导走,需要走好几步,又降低了自己的身份。

所以,领导下车后,仅仅向前一步最多两步,就能和对方握住手,是最好的距离。相反,如果领导还没有下车,对方就已经迎了上来,也不好。那会让领导手忙脚乱,不够从容,有失仪态。领导上车也是如此。如果是酒店门口,车自然停在正门口为佳,这没有太多讲究。可如果车停得太前或者太后,就不行了。一般场所,停车的地方,和领导走过来的地方,可能会有一些梯级,这时候,秘书就要充分考虑,领导在哪个位置上车最方便。

罗慧敏惊讶地说,当秘书要考虑这么仔细呀。

龙儒文非常肯定地说,越仔细越好。细节出天使,也出魔鬼。秘书能不能当得好,全在细节上面。

来之前,这些课许德才就跟他说过,虽然没有讲得那么通透,但是基本要点是讲到了。现下龙儒文讲得非常透彻,确实表明把郝建当了朋友,郝建再一次论证了这个真理,不管是文人还是圣人,谁都不会对孔夫子有仇。

徐锦松刚才给郝建的东西,郝建转手就给了他。

听了这一席话,郝建轻轻地哦了一声。行行都是学问,看来还真是马虎不得。龙儒文又说,比如耳听八方,自然就是指各种各类的消息。领导也是人,而且是一个人,是身居高位的人,所谓高处不胜寒,身处高位的领导,往往被人阻隔了,听不到下面的声音。下面的人,都想让领导听到自己想让他听的声音,却阻止他听到自己不想让他听到的声音。所以,领导大多是被选择性耳聋,不是领导要选择,而是下面的人帮他在选择,领导是被选择。但是,领导又必须听到各种声音,尤其是他希望听到的声音。这种声音从何而来?通常情况下,领导都会有自己特殊的消息来源,他们甚至会有意安排一些人,专门去听各种各样的声音,以便及时向领导汇报。

而秘书这种通道,是最便捷也最惯用的通道。所以,秘书往往是领导最大的信息源。官场所有人都清楚这一点,他们想领导听到什么声音,更多的时候不是直接传达给领导,而是想方设法打动秘书,然后通过秘书传给领导。这种方法还有一大好处,借了第三人之口传递,而且是领导最信任的人传递,增加了可信度,更容易影响领导。

因此,秘书绝对不能听到风便是雨,要有自己的判断力,每听到一件事,要努力去调查取证,利用各种方法落实,还要明白什么事该说什么事不该说。如果领导问起,就得有问必答,该知道的全都知道。领导不问,就得捡最重要的说,说什么说多少,是一门学问。说多了,领导可能觉得你这个人很可怕,整天打听这些事,而且喜欢打小报告,得防着你。说少了,领导又会觉得,你工作不称职,该知道的东西不知道,不明白你平常是怎么工作的。

罗慧敏忍不住说,没想到,当领导的秘书,还这么复杂。

龙儒文说,何止于此?当秘书的学问,实在是太大了。几乎每一件小事,都是学问。比如对领导的称呼。

他刚刚说了这句话,郝建立即说,对对对,这正是我要问你的。今天我见了书记,我想,如果叫他书记,显得太公事公办了。所以,我就叫他首长。谁知道我叫了几次,他就纠正我,说我们可能很长时间在一起工作,这样叫不好,以后最好叫他浩然或者浩然同志。我一听,汗差点流成了黄河。这怎么行呢?叫浩然?我的天呀,这岂不是说,自己和书记平起平座,是哥们?肯定不行。叫浩然同志?那是更大的领导叫的,而且,就算是省委常委,不是非常特殊的身份,大概也不敢这么叫。我如果也这样叫,调子太高了吧。

龙儒文说,是的。对领导的称呼,确实是个很大的学问。你叫书记?太工作化太生疏的感觉,叫名字加上同志?把自己的位置摆得太高了,其实,最好的方法,是叫老板。

罗慧敏说,这太俗了。人家徐老板那样的人才叫老板,然而现在人家也不叫老板了,叫徐总或者徐董,老板,这个不好听,总让人觉得怪怪的。

龙儒文说,到了省一级领导,还真不能随便叫老板。

郝建问,那叫什么?

龙儒文说,这要根据环境、情景和情感而定。非常私人的场合,又和领导关系很密切,那可以叫老板。至于什么时候什么场合怎么叫,恐怕得灵活掌握。以我的经验来看,多几种称呼,比较好一点。但又不能太多,大概有三种称呼,是比较适合的,一是官职,二是首长,三是老板。

郝建想一想,还真是如此。他问,那什么时候叫哪种称呼比较好?

龙儒文说,这就要看语境了。如果在一个很公开的场合,你叫他老板,他可能非常反感,觉得太流俗,贬低了他的身份。如果是在很私人的场合,你叫他书记,显得太公事公办,叫他首长,显得太隔膜,叫老板,就亲切。而有重要人物在场的时候,又是比较私秘的场合,把所有领导全部叫首长,肯定好过别的。相反,如果有更高级领导在场,而这个高领导领导和老板的关系又不是非常亲密的情况下,肯定叫官职比较好。

说到了李浩然,龙儒文披露了一件事情,说起来,这是一件很小的事,但又是一件犯了官场大忌的事。陈敬文替李浩然安排了一个秘书。

官员调动、升迁,往往带走一大堆人。别说司机秘书等都要带走,说得夸张一点,就连扫地的,也会带上。几十年后,民*主政治的进程可观,官员再异动,没有谁敢带亲信了,往往是一个人前往,人脉关系,去了以后再发展,身边人,便只有当地安排。对于领导来说,身边人,只有几个是最重要的,其中排在首位的,以前是司机,现在是秘书。

以前司机之所以重要,那是因为几个原因。第一,司机决定着领导的安全,如果司机不好甚至和领导对着干,闹出点什么安全事故来,麻烦大了。其二,当时车少,领导除了自己的专车,不太可能有别的交通工具。其三,领导的很多活动,司机最清楚。可司机往往文化水平低,不懂领导艺术不懂官场规矩,将这样的人当成亲信,充满了风险。加上其他一些原因,司机的地位,渐渐消失了,领导们开始宠信秘书,并且对秘书的任用极其重视。

如果领导看中了某个人,向办公厅或者办公室说,要让他当自己的秘书,通常不会遭到反对。当然,也有另外一些情况,领导对当地情况不熟,心中没有适合的人选,秘书便通常由办公厅或者办公室来安排了

陈敬文深知这一点,便暗示省委秘书长谢国华,将杨小鹏安排给李浩然

作为一省之长,若想安排一个人,那还不是小事一桩?别说是安排一个领导秘书,就算是直接安排一个较重要的领导职位,也不是难事。既然安排一个位置不难,他又偏偏盯准了书记秘书这个位置,事情就有了特殊性,无论你怎么解释,都没有人相信你不是别有用心。

这个人,毕竟是由省委秘书长谢国华出面安排的,李浩然就算不喜欢,也不可能为了一个小小的秘书有什么动作。所以,杨小鹏非常自然地跟在了李浩然身边。

李浩然是一个执行力非常强的人,许多事,他都自己做,加上他并不一定完全相信办公厅给他安排的秘书,在用秘书上,他显得很审慎,杨小鹏在他的身边,也就没有太多的事可做。

仅仅两个月之后,杨小鹏便露出了狐狸尾巴,使得李浩然对他的身份产生了怀疑,下定决心要换掉他。

至于产生怀疑的原因,有好几种说法。

说法之一,有一次开常委会,杨小鹏和陈敬文说了几句话,表情显得很神秘,目光显得很警惕。这一情景恰好被李浩然碰到,李浩然觉得他和陈敬文说话的神色不对,起了疑心。说法之二,江南卫视举行的春节晚会,书记李浩然和省长陈敬文均受邀出席,通过电视向全省人民拜年。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无弹书网手机版阅址:.

阅读入仕奇才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入仕奇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