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腕》

112 【昧心的交易】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112昧心的交易

从通商银行转账到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并与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总经理陈光甫约定明日会面后,石铿驱车将王翰达送回住所,嘱咐其多联络本期各系同学前往四川服务,又在南京路一带随意逛了逛,给梅雪晴买了几身衣服和一些首饰,这才回到哈同花园。

刚刚停稳有些招风惹眼的雷诺敞篷车,一名花园管事就上前躬身说:“石将军、夫人,哈同先生和夫人已经等候多时了,请跟我来。”

“上将军和蒋将军回来没有?”

“尚未回来。”

嗯……梁启超、蔡锷师生二人共同推动了一场震动全国乃至东亚的护国战争,此时,功成身退的二人应当有说不完的话吧?不行,择个机会还得劝上将军尽快东渡,说不一定那些小日本医生真有回天之力呢?

二人随管事行到涵虚楼,哈同和夫人罗迦陵闻声而起,站在凉台的阶梯处亲热地招呼道:“尊敬的将军、美丽的夫人,这里有上好的太湖碧螺春,还有冰镇的酸梅汤,正好可以解暑去热。”

这热情度也太高了点吧?

四人分别坐下后,罗迦陵拉住年纪跟她义女差不多大小的梅雪晴小声说话,把说正事的空间留给哈同和石铿。www.tcknh.com 侠客小说网

“石将军,今日奥克医生给我来了个电话。他说,昨晚看过上将军病况之后无法入眠,又查阅了医书,他认为上将军的声带因长期发炎而肥厚异常,如不能有效抑制的话,恐怕会堵塞气道,窒息而亡。这也罢了,他还认为,上将军的肺部病灶和喉部病症之间的关系,其实病根在肺部而非喉部,即便把喉部的炎症暂时抑制住,也会因病根在肺部而反复感染发炎。而肺部的问题会造成上将军身体逐渐虚弱,最后油尽灯枯。”哈同说到这里,神色间流露出真诚的担心来,又黯然叹道:“奥克先生认为,如此复杂之病情即便到了日本,以日本的医学水平也是束手无策。最好的办法是尽快送到英国去,可是德国人的潜艇威胁航道和商船的安全……”

石铿听明白了。蔡锷的病根在肺部,喉部发炎只是表象。以前的医生往往只是暂时止住喉部的发炎,却没有找到肺部的病根,以至于喉部反复发炎……如此周而复始,反倒耽误了肺部的治疗,也就耽误了最宝贵的救治时间。此时,除了冒着被鱼雷击沉的危险乘船去英国尝试之外,几乎可以说是回天乏术了!

“美国呢?哈同先生,奥克先生有没有说起美国?”

“石将军,很遗憾,没有。奥克先生说,只有到英国求助于皇家医学院才有一点希望。我会尽快联络英国领事商谈此事。”

石铿默然点头,心中充溢着一种酸楚难耐的滋味。

哈同竭力想抓住蔡锷之外的另一个宝,趁机转移了话题,说:“石将军,上将军对中国当前之政治稳定,作用非同小可。万一上将军……石将军,您对中国政局在未来的走向有何看法呢?”

石铿的心思还在蔡锷的病情上,随口说道:“混战,内战,从四川开始的内战。”

“难道石将军对此没有处置之法?”

什么意思?哦……明白了!石铿回过神来,目视哈同蓝灰色的眼珠子,说:“我会竭力阻止内战,就算无法避免,也会努力让内战持续的时间短一点,烈度小一点。目前,我能做到的恐怕也只有这些了。”

哈同不厌其烦地发问:“石将军没有想过更大的发展?”

石铿猜到了哈同的目的,乃顺水推舟道:“有,可惜实力有限。以区区一个混成旅的力量想要左右中国的政局,根本不可能。”

“我,哈同,可以给石将军有力的支持!”

“哈同先生肯帮忙,那就再好不过了。只是……”石铿故作沉吟片刻,说:“您想要得到什么呢?”

“我们谈个交易吧?石将军。”哈同划燃火柴点了烟斗,似乎想用缭绕的烟雾把自己掩盖起来一般,悠悠说道:“蔡、蒋二位将军都很看好石将军,认为您是中**界未来的代表人物。鄙人初闻此言非常惊讶,不禁想到上将军乃是护国英雄,当今中国第一名将;而蒋将军则是中国不可多得的军事家。两位将军异口同声地赞扬一位年轻的少将,令鄙人对石将军生出无穷的好奇心。今日空暇,在园中收集前些日子以来各报关于将军的报道,方知蔡、蒋二位将军眼光独到、所言非虚。”

一番恭维话过后,哈同见石铿神色淡然,只得抛出条件:“如果石将军能网开一面,对哈同洋行所运货物不予查缉的话,哈同愿意每月为将军提供二十万元的资金支持。”

“什么货物?”

“鸦片。”

“对不起,不行!”

“石将军!”哈同见石铿拒绝得如此干脆,急道:“您再考虑考虑?毕竟云土贩运通道不仅川江一途,我大可以从贵州、湖南或广西陆路运送……”

“请便!”

哈同的脸涨红了,他没有想到身在哈同花园的石铿竟然如此不给主人面子,本要发怒,却又想到湖南督军刘人熙无能约束部下军队,广西的陆荣廷更是雁过拔毛的角色,真要从陆路贩运鸦片的话,青帮那些人是无法疏通关节的,即便疏通了,代价也远比从四川走水路为大。

“石将军,每月三十万!”

“哈同先生,您是在拉一位中华民国的少将旅长贩卖鸦片,毒害民众!”石铿愤然起身道:“如果没有别的事情,石铿先告辞了!”

“留步,石将军请留步。”哈同哪肯放弃?!他赶紧起身挽留,等石铿重新入座后,向身边的罗迦陵使了个眼色,罗迦陵乃邀请梅雪晴走到一边赏景。

“石将军,中国的鸦片产地并非云南一省,陕甘二省的出产量堪比云贵。您可以堵绝四川航道,却堵不了西北陆路;您堵了西北陆路,结果无非是中国这一大片鸦片市场被西亚、南亚鸦片充斥,中国的白银反倒会因此流向海外。除非,石将军能以强力的手段禁绝中国四万万人吸食鸦片,否则,您的所作所为对整个鸦片市场的影响可以说是微不足道,却会因此失去许多愿意真心帮助您的朋友,譬如说鄙人。”

“中国的白银反倒会因此流向海外”和“除非能以强有力的手段禁绝国人吸食鸦片”两句话触动了石铿敏感的神经。

这么说来,禁止鸦片贩运错了?

按照市场经济学的原则来说确是如此。一件商品有消费市场需求,就肯定有供货渠道和产地支持。在利益的驱使下,即便你用严刑峻法去制止也是收效甚微!因此,禁绝鸦片等毒品的源头不是产地,也不是供货渠道,而是如今遍布中国那千千万万的吸食者。就石铿所知,中国曾经在一段时间里基本禁绝了毒品,在那段时期里,中国人的爱国精神、民族志气高涨,强大的精神能量和新的道德意识将毒品和毒瘾完全屏蔽在朝气蓬勃的中华民族之外!

可惜,此时不同那时……

发觉石铿在犹豫,哈同趁热打铁:“石将军,我建议您建立一支水警部队专事鸦片贩运的缉查,这支水警部队可以游离于您的主力部队之外。这样一来,您可以少了许多后顾之忧。当然,如果您愿意与我合作,准备建立这么一支水警队的话,我将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哈同的意思与他所言的字面意思刚好相反。水警队缉查鸦片贩运的行动仅仅针对非哈同洋行的货物,对哈同洋行的货物则采取保护性措施。实际上,哈同和他的合作者想藉此垄断云土、川土通过川江的贩运渠道!

选择在四川各军中地位最为特殊的第四混成旅合作,哈同的眼光确实精到。作为中央陆军,第四混成旅的物资进出可以不受地方部队的监控,而地方部队的物资经过江永地区,却要受中央陆军的盘查。如果石铿再借“查禁鸦片贩运,断绝西南军阀不法财路”为由上书北京政府并取得一个正式名义的话,行事就更为方便了!如此,对一心统一西南的中央政府、对石铿打压滇黔军的发展计划、对哈同的鸦片生意,可以说是皆大欢喜的局面。而云南、贵州军阀在鸦片销售上的利润空间将被三方联手压缩……

不能不说哈同的精明已经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把各方需求算得死死的,又能合理分配各方利益,从而与中央政府和地方实力派结成稳固的利益联盟,从中大发其财。

石铿有些动摇了。江永地区的地方财赋在目前还无法支撑起四个保安团,而陆军部划拨给第四混成旅的军费每年为160万元,石铿还得再想办法弄到30——40万才能维持实际开销。何况还有江永地区经济开发计划要求的工业、银行、交通等项目的资金投入尚未落实,雄心勃勃的发展计划在没有资金支撑前,无疑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空中楼阁。

“我有三个条件。”

哈同原本打着实在不行就让青帮在上海滩干掉某人的主意,此时见石铿松口,乃大喜过望道:“石将军,请讲!”

“这是昧着良心的买卖。但愿我的国人同胞能在今后了解石铿的一片苦心!”心中暗暗祈祷着,石铿说:“第一,水警队的全部装备由哈同洋行提供,我负责向中央政府申请番号和职责权限,并组建、管理、指挥这支部队。”

“我同意。”

“第二,既然经由此事,我与哈同先生结成了合作关系,那么哈同先生需协助江永特区专署和第四混成旅司令部在上海法租界的办事处工作。其中包括网罗人才、采购机器、原料和部分武器弹药。”

哈同想了想,这不是又一条财路吗?

“我同意。”

“每月,哈同洋行需向我提供三十五万元现金,存入我指定的银行或送达江津。为此,我给您的承诺是,除了哈同洋行的货物之外,绝对不会有其他鸦片通过本旅防区流出。”

哈同的脑子转得飞快,转眼间就盘算出这笔大买卖的利润空间。他和青帮以及法租界巡捕房共同经营的鸦片生意,几乎占据了上海、华东市场的八成以上。其中,又有一大部分鸦片的用途是秘密制成白粉输出到欧美国家牟取暴利。当然,此时持证生产海洛因在全世界都是合法的,海洛因在医药界还被认为是一种用途广泛的特效良药,价格及其昂贵。以德国拜耳公司为首的一大批医药企业因此暴发,地下交易也因此盛行。有地下交易就有地下生产,哈同和青帮的合作基础就在于此。

“石将军,我完全接受您的条件!”

两人握了握手,表示合作达成。当然,这种合作不会见诸于笔端白纸上。

“目前,我急需一批无缝钢管,直径为60mm、82mm、100mm、120mm,壁厚12mm—45mm,轧制延伸率在20以下。哈同先生,您能搞到吗?”

“石将军,请稍等。”哈同离座走出凉台,召来一名管事的低声嘱咐了几句,管事的频频摇头,哈同颇失望地挥挥手,打发走管事后,又向石铿道:“稍等,我去打个电话。”

石铿礼貌地点点头,将目光转向远处林荫间的梅雪晴,又向转过头来的她挥了挥手。

哈同花园总管姬觉弥匆匆赶来,将两份电报放在石铿面前,说:“您的电报,石将军。”

见两份都是明码电报,石铿并未避开姬觉弥。一份是江津拍来的,说已经接收保定军官生三十一名,并罗列名单,还说第一批工商考察团成员将于明日出发。一份是北京来电,陆军部次长徐树铮要求石铿尽量劝说蔡锷到北京西山养病。

“姬先生,请代我回电。这份回两字,已阅;这份回四个字,尽力而为。谢谢。”

姬觉弥刚走,哈同回来了,远远就道:“石将军要制造大炮?”

“是的。”

“四川有能力造炮?”哈同回座,端起茶水喝了一口,见石铿微笑不语,又道:“根据您要求的口径、壁厚,我的朋友认为您是想制造一种叫迫击炮的武器,对吗?”

“对,我对您那位朋友非常感兴趣。”

“晚些时候他会来这里与石将军面谈。噢,他叫沃尔茨,是德国人,鲁麟洋行的一级代办。”

石铿奇道:“英国不是正和德国开战吗?您是英国籍,怎么会与德国人合作?”

哈同微笑道:“在上海租界里万国平等,中立的中国政府并未向德国宣战,德国人依然在租界里做着他们的生意。既然有合作的机会,即便英国人有意见,这生意还得做,对吗?”

言语间,哈同显然没把自己看做是英国人。

阅读铁腕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铁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