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龙阕》

第225章 考核日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擅闯藏经崖禁地的事,其实也不是头一次发生。

太圣寺对于所藏经书并无心私据。天下僧众皆可前来翻阅,只需遵守由低而高、由易到难的顺序,并经过考核便可一直研读下去。

哪怕是归一卷,只要谁能达到此等修为也是可以开卷一览的。不过考核则是太圣寺历代所传的不可变更的铁律。

大凡高僧因其修为可以自持,自会爱惜也不愿错过每个洞窟中的经卷。但总有少数急功近利者,怀着侥幸心理想一步登天,妄图冒险一试,走捷径越级到归一洞中偷窥归一卷,以为可以一朝修成正果。对于这种人四大护法就得出面教训教训,但多数时候只是将违禁者赶走便可。

所谓修成正果,其实只是个遥远的传说。与擅闯禁地相反的是,很多僧侣只是专注于佛经中的佛学,并不觊觎归一卷。他们愿在藏经崖广袤的佛学沃土中修行几十年,甚至老死洞中。

所以如果某一天在藏经崖的某个洞窟中,忽然抬下一位须发稀白、身形枯槁,已经悄然圆寂的长老之遗骨,那也不足为奇。

不可否认大多数僧人相信在此可以修成正果,也愿意遵守循序渐近的法则。每日里勤勤恳恳,专心致志,锲而不舍地研学经卷。他们为每进一级而欣喜,也为距离归一洞尚且遥远而叹息,但是信念让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继续下去。

当然也不乏长叹一声,默默放弃而离开太圣寺的人。

总之在这藏经崖上,似乎也隐藏着人间众生之万象。对于人生之理想和信念,有的人只注重结果,有的人享受过程,有的人铤而走险,有的人中途放弃……

次日,皆空比平时起得更早。打了个哈欠伸了个懒腰,当第一缕阳光照入洞中时他将小光头探出洞外。崖上很安静,下面洞窟中的僧人们多半还没有醒来。

皆空比他们起得早的原因,一是因为他所在的这级崖洞更高,所以总会更早的被阳光照到。二是因为和呆瓜头两个人睡在不足三步宽的石榻上很不习惯,何况呆瓜头还打鼾。第三个原因很重要,因为今天是个特别的日子。

每个月的最后一天,是藏经崖僧人们进级考核的日子,这也是一个只属于太圣寺的神圣的佛教仪式。所以不管有没有申请考核,僧人们都得参加。

皆空自然也不例外,何况他已申请进级下一个洞窟——第四十四窟的考核。但小僧此时还是一如既往地欣赏着晨光逐渐普照太圣寺时的美景。

阳光先是从他所在的石窟洞顶慢慢下移到脚下石阑边。又从石阑移向下一层级的洞窟,待照亮了崖上所有洞窟后,接着就会向天圣殿的金色檐顶照过去。随后是太圣殿,直到地圣殿。或许圣山太高离太阳太近,所以照得太圣寺三座大殿的金顶总是一片光辉灿烂。

当地圣殿的金顶也被阳光照耀时,太圣殿钟楼的钟声就会当当地敲响。

此时皆空将经卷仔细用一块素布包好,小心翼翼地装入白布书袋,然后背在背上。待一切准备妥当,这才唤醒呆瓜头。

这呆瓜一双眼似乎被眼屎粘住怎么也睁不开,似醒犹睡,梦呓般地道:“皆、皆空你干嘛?让、让我再睡一会儿!”

“阿弥陀佛!今天考核,本寺僧人可以免罚一日,你今天不用面壁了,但必须参加考核仪式,还不随我下去!”

皆空怕他误事,索性捏住了他的大蒜鼻子,呆瓜头吸不了气方才睁眼。但仍是全然不知自己如何会在这里一般。

见这家伙终于醒了,皆空便往崖下爬去。

“啊、面、面壁……哦,不用面壁……哦,好哇,”呆瓜头才睁开眼摸了把脸,洞中已不见了皆空,于是忙呼喊着爬出去,“皆、皆空你等、等我!”

藏经崖的僧人们也没有像往常一样待在洞中。他们不约而同的早起整理好经卷和衣衫,随着数声晨钟响起,便纷纷出得洞来爬下铁梯。

僧人们在崖下一块洁净光滑的岩石上席地而坐,偶尔相互小声交流。

待众僧皆已下得崖来,经卷管护僧便会将申请僧背下来的经书、整齐有序地放在一座真人大小的石佛脚下。

传说佛祖生时,自行七步,步步脚下生莲,他一手指天,一手指地,曰: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三界皆苦,吾当安之。遂天泻净水,为之沐浴,天降梵神,为之赞歌……

这座佛像塑得就是释迦摩尼,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张口说着什么。

据说他这话并非自大之言,而是在启发人们。这个唯我的我字并非佛陀自称。而是人人都有的我。每个人都有一个自我,这个自我是主宰世界的第一因。佛教是崇尚自力的。我可以有无穷妙用,可以不断升华,可以拯救旧世界,也可以开创新世界。我通过六度万行可以成就自能全知的佛。

通俗地阐释,也就是说佛祖在教导弟子们要自尊、自爱、自强、自立、自我升华、自力无穷、自用无限。苦苦修练自我以达成新的更高的层级,终究会修成正果。

所以,努力吧众弟子!

由此可见太圣寺的先祖僧人们在藏经崖下立此佛像,是颇有一番深意的。

既是考核,便须有考核之人。在太圣寺中平时自然由志远、了无、空明来主持。但现在了无和空明皆不在寺中,却不知志远如何安排?

今天的考核也不得不提及三位特殊的观摩者,那就是大夏法师无眉、兀藏安吉和耶利巴陀。这三位早就对藏经崖中的经卷,特别是归一卷很感兴趣,但又不想从低层级开始,觉得有辱法师的尊号。这让志远很为难,因为此乃太圣寺的规矩,是不能随意破坏的。于是志远便说到考核一事,届时可以让他们观摩众僧的经论。三位大夏法师遂未再为难。

因为毕竟拓跋罗的死五虒有重大嫌疑,所以志远不但不便得罪,还要适当予以“市惠”,以免了无若不能及时将五虒寻回,还可向他们求得宽限。

因此,志远在众僧面前恭介三位,自有抬高之意,“诸位,今日考核有幸为大家请来大夏无眉,兀藏安吉和耶利巴陀三位大法师参摩,荣幸之至。望三位法师不吝指教。”

这三位竟也毫不客气,大摇大摆地往志远两旁一站。

“阿弥陀佛!既然如此,不知我等可否参予考核?以免住持一人忙不过来。”兀藏安吉笑眯眯地,额上细眉如风拂杨柳,他指着石佛前成堆的经卷道。

其他二位也连忙点头附和。

“这个……实不敢劳烦三位。”志远口中拒绝,手上不忘合十鞠躬以礼相慰,“寺中早有规矩应是洞中进级高者有资格施考。”

众僧纷纷响应:

“是啊,是啊,就是这么个规矩。”

“不能坏此规矩。”

……

三位大夏法师听罢难免尴尬。

的确,自己不愿研学,却要考核别人,如何能服众?

又有僧人道:“还是请皆空小少佛辅助吧!”

“甚好!”

“甚好!”

……

一片赞同声中,小和尚皆空被推上前来。

三个番僧顿时惊诧:又是这个小和尚!

阅读双龙阕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双龙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