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万界之大拯救》

第两百九十六章 富国强兵策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崇政殿。

今天是制科御试的日子,和贡举殿试时类似,制科中唯有通过阁试的举子,才能参加御试。

除太祖御试紫云楼,后续制科的考试场所都在崇政殿。

考试地点什么的,李杰无意更改。

因此,此次制科仍是于崇政殿殿试。

晨钟敲响,天光微熹,过阁的举子们顺着禁卫的指引,一路行至崇政殿。

虽然这些举子大多都有官阶在身,此前基本都经历过殿试,但再次来到崇政殿,心中不免扔有几分激荡。

有别于贡举,制科更偏重策论,从开始便是如此。

制科,名义上是择选非常之才的科举。

何谓非常之才?

当然是有别于主流的。

也就是考核辞赋之外的策论。

阁试时,考核项目是论,殿试考核的是策。

一如贡举殿试,李杰亲自御崇政殿,临轩发策。

富国强兵策!

这是此次制科殿试的题目,公布考题后,御药院的内侍登场,依次发放表纸五十张,草纸五十张。

之所以发这么多纸张,那是因为制科的策,字数必须在三千字以上。

三千字,五十张表纸,堪堪够用而已。

廊庑。

收到稿纸后,范仲淹并没有第一时间动笔,而后一边以清水研墨,一边暗自在心中打着腹稿。

富国强兵?

这个主题很宽泛,如此一来,也就意味着比较好答。

在场应举的人,大多都是有职务在身的士大夫,既有底蕴,又有实操经验。

想要言之有物,并不难。

然而,万事万物皆是有利有弊,议题宽泛的同时,往往也意味着很难答得出彩。

自大中祥符八年入仕以来,范仲淹先后历任广德军司理参军、集庆军节度推官、泰州西溪盐仓仓监等职务。

这些差遣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是幕职州县官院,且都不是体系中的一把手。

尽管这些差遣事务繁忙,但范仲淹却缺少主政一方的履历。

换句话说,他缺少纵览全局的机会。

当然。

范仲淹也不是没有强项,任司理参军时,他不仅治狱公正,而且还设法延请名师兴学。

任西溪盐仓仓监时,除了自身职责,他也不忘培养人才,创办了一间书院。

也就是西溪书院。

范仲淹执着于兴学,那是因为他觉得为国育才,是一件极为有益的事。

王天下者,身先教化,使民从善;夫善国者,莫先育才,育才之方,莫先劝学。

念及至此,范仲淹顿时理清了思路。

【臣对曰:致治天下,必先崇学校,立师资,聚群才,陈正道。】

这句话便是范仲淹的破题,此话和‘百年大计,教育为先’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就在范仲淹提笔之际,另一边的梁适也打好了腹稿。

【臣对曰。

变风俗,立法度,正今之所急也!

臣伏闻,周置泉府之官,以榷兼并,均济贫乏,变通天下之财,后世唯桑弘羊、刘宴粗合此意。

今学者不能推明先王法意,更以为人主不当与民争利。

阅读诸天万界之大拯救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诸天万界之大拯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