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裔》

第二十三章 初步计划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孟繁竺回到家已经快5点了,家人还没回来。想了想,打开冰箱找材料准备开始做晚饭。家里现在就自己闲,这样老爸老妈弟弟回来就能吃现成的了。米饭肯定是焖不好,从冷冻层拿出冻馒头蒸上,锅里倒水煮小米粥。菜最好办,炒个鸡蛋西红柿,只要做熟后放点糖就肯定好吃,另一个就做素炒油菜吧。至于肉菜么,又从冰箱翻出两根冰冻的干肠,跟馒头一起蒸。

5点30左右,老爸接着老妈回到家,听到厨房有声音,进去一看,赶紧回头对老妈招招手。老妈刚换好鞋,正在脱外衣,看到老爸的动作,好奇的走过去,看到孟繁竺穿着围裙正在颠大勺做西红柿炒鸡蛋呢。从兜里拿出手机,咔嚓,拍了一张照片。听到身后有声,一回头看到老爸老妈正在那对着自己拍照,摸了摸鼻子说“这算不算偷拍,今天试试我的手艺吧。以前光看老爸做饭,第一次尝试,不知道好不好吃。”

老爸过来闻了闻“我儿子这么厉害,肯定没问题,光闻味就知道差不了,以后我儿媳妇享福喽。”

老妈也走过来,拿张餐巾纸,宠溺的把孟繁竺刚刚摸鼻子蹭上的油擦干净“我家多多偶尔做一次就行,想当我儿媳妇得家里家外样样拿得出手才行,最关键是得对我家多多好。”然后对着老爸说“你甭拿自己的标准来衡量我儿子。”

老爸又讨个没趣,低声嘟囔“当年多多奶奶也这么想.....”老妈把脑袋凑过去“你说啥,我没听清。”

老爸吓了一跳,忙说“我说我去看看院子里种的菜用不用浇水”说完,就仓皇而逃。

对于老爸老妈他们自己独特的夫妻交流方式,孟繁竺一向是乐而观之。这时乐乐回来了,一进屋就喊“妈,我饿了!”

“马上好”孟繁竺回了一声,往锅里放了一勺半白糖。

听到是哥哥的声音,乐乐放下书包就跑进厨房。“呀,今天我哥做饭!哥,你也太厉害了,都有啥好吃的。”眼睛可劲在橱柜上来回萨麽(东北方言,用眼睛寻找的意思)。

“别找了,我今天第一次做饭,能整出俩素菜就不错了,想吃肉只有干肠了,委屈你啦。”孟繁竺把炒好的菜装盘。乐乐忙接过去,端到桌上。“我喜欢吃二舅妈灌的干肠。老妈,我也要学做饭,周末我就学。”乐乐是哥哥的铁粉儿,从小就是,哥哥做什么就跟着做什么。

“等你高中毕业再学做饭吧,现在可以帮忙刷碗、打扫卫生。今天写完作业把你屋子收拾收拾,都快下不去脚了!”老妈发话了。

“哦~”乐乐不太情愿的答应着。

孟繁竺让老爸老妈在餐桌旁坐好。回到厨房把蒸好的干肠切段装盘,乐乐帮忙盛粥端干粮,兄弟俩一顿忙活,晚饭摆好了。全家人喜气洋洋的用餐,虽然没有什么珍馐美味,但老爸老妈吃得香甜,第一次吃到儿子做的饭,心里的满足远胜于味觉的享受。乐乐也吃得不少,一是确实饿了,二得给哥哥捧场,这么可爱懂事的弟弟哪个哥哥能不疼。

饭后,乐乐抢着刷碗,孟繁竺切好两个橙子放在茶几上,陪着老爸老妈聊了会天。看完新闻联播,回到房间,孟繁竺捋了捋思路。今天的变化比较大,自己需要好好的规划下未来发展计划。

首先最重要的是身份,目前获得才气值,自己最有把握的是写书和写歌,这两项可以都做,但是要有先后顺序。孟繁竺觉得自己应该先写书,一定先写一本文学性比较强而且附和自己年龄感悟的书。这本书可以帮助自己进入文学领域,获得一些学者的关注。如果运作好的话,自己可以获得新晋作家的身份,这对以后的发展至关重要。然后才可以开始写歌、写网络小说、写剧本。这样人们会认为孟繁竺是多才多艺,为以后多线开花起个好头。毕竟一个之前默默无闻的刚毕业高中生突然之间就爆发出多种具备较高水平的能力,是会引起怀疑的。而且现在文学界站住脚跟,再混娱乐圈那可是有光环效应的,也能少走很多弯路。

既然大方向定了,那么接下里就是短期目标了。孟繁竺躺在床上,闭上双眼开始勾勒脑图。首先假期刨去报志愿和提前报到的时间,大概还有将近45天的时间,这种整段的时间很珍贵,自己要充分利用。

第二步就是书的出版问题。自费出版不是不可以,老爸老妈肯定会支持自己,但是性价比太低,只有取得有一定公信力平台的认可,然后出版分成,才是获取名气最有效的办法。这样的话,国内恰巧就有这种平台,而且在文学界是鼎鼎大名。

《萌芽》杂志,这个1956年创刊的中国第一本青年原创文学刊物对中国文学发展可谓是影响深远。它的创刊语至今鼓舞了一代代青少年开启文学梦想:任何参天大树都是萌芽长成的。1999年初,《萌芽》杂志联合bj大学、复旦大学等7所高校,联合主办了第一届“新概念”作文大赛。大赛以“新思维”、“新表达”、“真体验”为评比标准,向陈旧的语文教学模式下的应试作文发起一次冲击。挖掘出张悦然、蔡骏、七堇年、那多、甘世佳等等一大批80后偶像,《萌芽》杂志因此被誉为80后偶像摇篮。

没有比这个更好的平台了,既然这个世界没有韩韩、郭靖鸣,那自己就有义务让经典现世!至于算不算文化大盗,孟繁竺心里向原世界的名人们祷告了几句“勿怪!勿怪!”后,就怀着激动的心情继续自己的拷贝大业。

孟繁竺这次的目标是奔着“萌芽丛书”和杂志连载去的,因为杂志社只接受信件投稿,所以拿出一包a4白纸,抽出第一章,用钢笔郑重的在中间位置用硬笔楷书写上“三重门”三个大字。这部小说是韩韩第一部长篇小说,其书名来自《礼记?中庸》“王天下有三重焉,其寡过矣乎。”三重指的是“礼仪”,“制度”和“考文”。

这部小说通过主角林雨翔的第一人称视角,揭示了一个真实的高中生的生活。书中把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的种种矛盾和问题展现开来,体现了学生式的思考、困惑、梦想。

这是自己最喜欢的小说之一,相信每个处于青春期、叛逆期的孩子在读这本书时,都会把自己代入到书中,就是结局曾让孟繁竺痛苦、迷茫。因为记忆深刻,加上记忆搜索能力的辅助,原著的每个字、每个标点都呈现在脑海,钢笔迅速的在纸上飞舞,身体属性提升和高级书法能力融合带来的效果让人震惊。晚上10点30,就把第一章2万多字全部写完了。翻看着40多页手稿,孟繁竺满足的呼出一口气,在没有标线的白纸上一行行笔触分明、笔划刚劲、笔势流畅的充满朝气的钢笔字整齐地排列在一起,乍一看就像打印出来的一样。

活动活动手腕,孟繁竺发现照这个速度,用不了几天就可以完成整部小说,这样就可以提前邮寄给《萌芽》杂志社,争取早日得到关注,感慨有了系统之后自己的生活还真是天翻地覆慨而慷。把手稿标注码,装在大文件盒里,放好。

孟繁竺躺在床上对于明天的多彩生活无比的期待。

(本章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阅读孟裔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孟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