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裔》

第二百九十四章 十字回头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这个真没学过,只在电视上看过表演。”

孟繁竺摇摇头,数来宝和快板自己在梦里人生中最喜欢听郭大师的师弟高峰的表演。因为词语简练、朗朗上口,所以还挺喜欢的。

可是松江听的人并不多,因为历史的原因,家乡那边的人比较喜欢音乐剧、话剧之类的艺术形式。二人转也特别的有市场,就是相声大鼓等传统曲艺并不发达。

这种情况直到老郭在松江开了德云社分社才得以扭转,松江人也爆发了听相声的热潮,一票难求。

当时因为自己在电视台工作的原因,还总有亲戚和朋友找自己要票,可见相声的市场潜力有多么巨大。

观众并不是不喜欢相声,而是不喜欢陈旧、刻板、不跟进时代的老段子。当年的相声前辈创作的作品在那个时代绝对是时尚、潮流和紧贴地气的,所以现在想让相声好听,观众爱听,就得创作符合现代的相声作品,不能吃老本。

这个道理不是没人懂,能说相声的人,个个都是人精。只不过受限于才学、受限于懒惰、受限于不思进取等种种原因,自顾自地躺在功劳簿和前辈的蒙荫之下享受安逸而已。

李在文点点头,心里虽然有些遗憾,实则也暗暗松了一口气。想想也属正常,要是自己这个老徒弟什么都会,那要自己还有什么用。就是立个排位么!

“嗯,这方面虽然我也学过,但是算不上精通。你耀文师叔的快板非常棒,曾经师从高凤山大师,所以有时间我带你去你师叔那求教。”李在文说道。

“是,师傅,到时一定认真跟师叔请教。”孟繁竺点头表态。

“我也要去。”许强自然不甘寂寞,他是真喜欢快板。以前买过两副板自己在家里练过,不过那时候吵得二爸二妈头疼,又临近高考,所以就扔下了。

这次听到能跟师叔学习,当然不能错过机会。虽然不知道快板界的辈分及排名,但是师叔可是师爷家唯一一个继续说相声的人,肚子里的好东西肯定好多好多,就像一个藏宝库,就等他去搬了。

“落不下你!”李在文对许强有一种莫名的宠溺,就像父亲对小儿子、唐僧对猪八戒的宠溺。

这种感情很有意思,完全就是来自于缘分。就以西游记师徒四人为例,论功劳和能力,当属孙悟空;论吃苦耐劳和憨厚,当属沙和尚。可是众所周知,奸懒馋滑的猪八戒偏偏是最受宠的。这没什么理智可言,完全就是感性在做决定。

“师傅是世界上最好的师傅!”许强非常献媚地拍李在文的马屁。

“少贫嘴!”李在文虽然这么说,但是眼角眉梢蕴含着的笑意无不表明了老人家的心情愉悦。

偷偷对许强比了个大拇指。

“多多咱们继续。”李在文敲定了快板的事后说道。

“好的。”孟繁竺答应一声后,范儿立刻恢复成了表演时样子,状态和气质的突然转变晃得其他三人一愣。

“我们相声还有一门功课叫门柳,就是小曲小调的集合,主要用于招揽顾客用的。这个比较简单。”孟繁竺介绍。

“还有比较难的?”李在文继续捧哏。

“当然啦!下面这门就很难,相声的行话叫‘开杵门子’。”孟繁竺说道。

“你给说说。”李在文差点又跳戏,这个也知道!

这可是早年间相声艺人在街头表演的时候吃饭的看家本事,本来以为多多说的十二门功课,是他从说、学、逗、唱里面演绎出来的,没想到啊、没想到,这孩子把相声的历史已经研究得如此之深了。

“杵门子指的是过去的相声艺人在天桥街上演出的时候找顾客要钱。”孟繁竺说。

“哦,要钱的手段。”李在文补充。

“前辈们可不像现在,那时候桌子对面三排板凳,可不是先买票。要钱可是门学问,怎么就能把你口袋里的钱要出来给我?这是必须要拜师学的,老师要是不教,根本就不知道。”孟繁竺瞅了眼师傅。

“你算无师自通,给大伙演示演示。”李在文调侃了一句。

“好,没有别的各位,厂里场外一瞻一礼三老四少各位老大,学徒我脚踏生地,眼望生人,城墙高万丈全靠朋友帮,您各位南走一千北走八百,扎一刀子冒紫血,咯噔咯噔的好朋友。

咱们这行都是靠手艺吃饭,经师不到学艺不高,没有别的,您要是兜里带钱了,有富余的扔过仨瓜俩枣来,回到家里端起粥碗来不忘您的好处!”

“好!”许强和安雅同时鼓掌叫好,这一通贯口着实是江湖卖艺专用,以前可没在节目中听到过,特别的新鲜。

李在文点点头,有些感慨。这些词儿,自己的恩师教过自己,本以为新社会这些老东西都没了用武之地,没想到经过徒弟的这么一番创作,又让老词儿焕发了新的生机。

前辈留下来的好东西,不能总是几十年来原封不动地呈现给观众,就是山珍海味也吃得够够的了。但是像多多这样一换角度,就变得异常吸引人,也更能激发观众对于相声艺术历史及发展的了解欲望。

可以说今天孟繁竺创作的这个作品,对于相声的普及和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都是这仁义道德的话,说到您心缝里。要是再不给,还能说点可怜的话。”孟繁竺自然不知道师傅的想法,继续表演。

“怎么说呢?”李在文饶有兴致地问,现在他很期待孟繁竺能说出更多相声界里被埋没了很久很久的老词,让它们重现光彩,再现人间。

“您家养条小狗不得喂么,您家养只鸟不得喂吗,这点钱对您来说不叫事,对我们来说这可是救了命的东西。没有别的,我就是您驾前的欢喜虫,您赏把小米吃。”孟繁竺流利地说道。

“那要是还不给,而且有鸡贼的偷偷溜的呢?”李在文听得高兴已经开始考校起弟子了。

“那就得开始骂街了呗。各位有钱没钱不要紧,站脚助威您是一位朋友。您这前脚一走,带走了三位五位的,对您来说不叫事,您可毁了我了。好比我这刚熬一锅粥,还没喝,您给抓了把沙子,您可缺德缺大了。您要着急走,我也知道为什么。您家里死人了,您行大,回家抢孝帽子去了。”孟繁竺一摊手。

“嚯,这都骂上了!”李在文哈哈笑道。

“还有就是白沙撒字、太平歌词。”孟繁竺接着说。

“这得学。”李在文点头。

“白沙撒字用不上了,过去艺人们比如中午吃完饭了,上街上,大中午没人来听。怎么招揽顾客呢,拿出一个小口袋,里面是汉白碾碎了,拿手掐着这粉在地上写字画画。勾得人来看,慢慢人多了,就开始说相声了。”孟繁竺说。

“哦。”李在文。

“早年间,白沙撒字是和太平歌词结合在一起。最多的是《十字回头》

一字儿写出来一架房梁,

二字儿写出来上短下横长。

三字儿写出来横着瞧好像“川”模样,

四字儿写出来四角四方,

有个八字在中间藏。

五字儿写出来半边儿俏,

六字儿写出来三点一横长。

七字儿写出来凤凰单展翅,

八字儿写出来分个阴阳。

九字儿写出来是金钩独钓,

十字儿写出来一横一竖站在中央......”

“......什么十字回头?”李在文已经懵了,这段自己居然没听过!

多多是从哪学的?

(本章已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阅读孟裔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孟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