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同心的商业帝国》

第41章师爷王文海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杨同心的商业帝国 (.)”!

青帮三当家兰成贵带着大当家何长庚给的二百两银子,离开武圣庙。

兰成贵掂量掂量手里的银子,出门走了很远忽然停下脚步,一股颓丧之情油然而生——自己诸多计策都得不到施展,虽然银子是收了许多,却始终郁郁不得志,他叹口气摇摇头,振奋一下精神,往县衙走去。

来到县衙,他递上自己的名帖,说道:“兰成贵拜访王师爷,麻烦通报。”

长垣知县宋文治的师爷王文海在退思堂接见了兰成贵。

王文海发髻挽的很整齐,佩四方安定头巾,别根云头玉簪,着素色襕衫,系云纹布腰带,腰悬祥云鹤纹嵌饰方形玉佩,踏黑色布鞋。他拱手行礼道:“原来是兰贤弟,久违了。”

“兰成贵拜见师爷,晚生近日冗事杂繁,未能及时向师爷请安,望师爷赎兰某不敬之罪。”

“兰贤弟哪里话,请坐,看茶。”

兰成贵尝了一口,笑道:“这明前龙井在这小小的县城里,倒是难得一见,师爷费心了。”

“这还是二当家前些时候送来的,一共三两。”王文海笑道,兰成贵心中哀叹一声,知道必定是白青松嫌弃明前龙井过于昂贵,抠抠搜搜一共才送了三两,连忙笑道:“我二哥不会品茶,只知道这明前龙井贵重,不论多少终究也是一片心意,还望师爷不要见怪。”

“二当家的也算心意到家了,古人诗云:玉髓晨烹谷雨前,春茶此品最新鲜,这三两茶叶足够我品上一年了。”

兰成贵听出王文海语气里的调侃意味,连忙转过话锋:“久闻宋知县长于书画,却不知偏爱哪位大家的作品,兰某藏有几幅前人的字画,奢望县尊能赏光品鉴一二。”

王文海端详兰成贵,明白这小子今天是专门来探风向的,笑道:“我家东翁喜好宋人山水,最爱北宋山水风景,不知兰贤弟藏有什么名人字画,不妨拿来一起赏玩品读。”

兰成贵一听知县喜好宋人山水,那这是王文海故意给自己出难题,更是对没能收掉赵四郎手里的字画暗自懊恼,面不改色的笑道:“我这里倒是有几张苏东坡的山水,另有米南宫的小楷一本,不知是否能入得县尊法眼?”

“县尊连日来操劳公务殚精竭虑,这赏玩书画暂时无暇顾他。”

兰成贵清楚这是王文海在拿姿态,他起身鞠身行礼,说道:“岂敢叨扰县尊大人,见不到真佛虽是憾事。不过,听闻师爷也是精通书法之人,晚生厚颜,想讨和师爷讨要一副墨宝,晚生也好回去观摩瞻仰,只恐师爷嫌我学识粗陋出身卑微,不肯赏光。”

王文海笑了一下说道:“我这几笔字如何拿得出手?”

“师爷过谦了,兰某虽不才,这名家字画却识得不少,您的墨宝我是瞻仰过的,若是不肯,定然是嫌弃我们青帮招待师爷简慢了。”

“也好。来人,文房四宝。”王文海领着兰成贵到了一旁的书案前,说道:“不知道兰贤弟,想要题什么字?”

“不论师爷写什么,晚生都得之如宝,还请师爷不吝赐教。”

王文海不假思索,提笔在宣纸上写了几个字:谨慎能捕千秋蝉,小心驶得万年船,正宗的颜体,笔力遒劲颇有章法。兰成贵明白王文海的弦外之音,等王文海盖好印章,深深作揖说道:“多谢师爷。”

收好卷轴,兰成贵从袖口拿出五张银票,弯腰献上说道:“这是润笔,请师爷笑纳。”

王文海坦然收下,兰成贵拿过卷轴作揖,说道:“知晓师爷公务繁忙,兰某这里就不多叨扰了,至于求见县尊一同品读书画,还请师爷不吝美言。”

“县尊一向勤于政务,大概要到这半年赋税忙完,才能偶有闲暇品读文玩字画了,近日金马井正在开道取水,事关两村的赋税,县尊很是在意。”

兰成贵心中一震,自己的推测果然应验了,笑道:“钱粮赋税自然是头等大事,不敢耽误师爷办理公务,晚生这里告辞了。”

王文海送到退思堂外,没有远送,收好银票往后府走去,到了知县的居所,径直进了里间。

县令宋文治约莫四十出头年纪,面容清隽,留着胡须,穿着一身淡蓝色氅衣,发髻用的是细长的玉质竹节纹曲项簪,足踏皂色官靴,翘着二郎腿,神情放松,正在欣赏一件新得到的宝物——乌金头簪。

“东翁,这件乌金头簪可使得?”

宋文治轻轻推过一个雨后晴釉色的茶杯,一伸手作势一请:“这小小的长垣县里,居然能寻到这样的宝贝,云章你还真有眼力。”

“这根头簪是前些时候,我路过金石居偶得,二百两银子买下。不日,令师寿诞将至,另有五色玉器已经备好,这根乌金头簪不过锦上添花罢了。东翁可曾看过那几样玉器?”

“那开封府松骨堂的手艺名不虚传,五色玉器我已看过,不错。为恩师寿诞东奔西走费心挑选,云章你辛苦了。前几日,恩师有书信一封,信中对你多有夸赞。”

“蔡大人谬赞了。东翁,我已经托同乡询问过了,今年之内省里四品官位怕是暂无空缺,原以为洛阳府能出缺。目下看来,官盐贪墨案影响虽大,却没有动摇洛阳官场。”

“洛阳官场盘根错节,徐巡抚也不愿意小题大做伤了和气,所以那洛阳官盐案才会压在省内结案,没有上达天听,这么处理对地方最好不过。我倒是曾和方文天有过一面之缘,可惜了这位清官。”

“东翁,依我看来,方文天不过是代人受过而已,徐巡抚也是柿子专挑软的捏,看方文天在朝中无人,就拿他顶罪。既然洛阳没有出缺,那咱们在这长垣县里倒是要做几篇锦绣文章,自己扬名出位了。”

“难啊,长垣县这种中上之资的县城,能有什么文章好做?”

“有蔡大人在上面坐阵,其实咱们也不用太着急,升迁是早晚的事。说到升迁,您看罗茂清,知道自己朝中无人升迁无望,熬了足足六年光景上下打点才调任外府就职,只怕捞的好处也都吐干净了。”

“罗茂清做了六年太平知县,谁知道他捞了多少?你只看他从一个河南七品知县调任浙江做了从四品知州就略见一斑,算了不说这些了。方才,管家说青帮的兰成贵来拜见你,倒是提醒了我,既然那个何长庚不愿烧香拜佛,咱们不妨拿他做下文章。”

“方才青帮三当家兰成贵跑来打探消息,想求见东翁,被我搪塞过去,他死皮赖脸拉着我让给他题字,写好之后给了我五张银票。”王文海笑吟吟从衣袖里拿出银票,笑道:“喏,都在这里了。”

宋文治捻须笑道:“听闻兰成贵也是个读书人出身,看来这人见识到底差了些,他可知道我家师爷这字可是一字千金啊,小小的在公文里做些文章,他们青帮就要吃罪不起,这是给你的润笔,你只管收下。”

王文海把银票收到袖中,说道:“青帮的文章,属下已经打好了腹稿,不过缺一个破题的。”

“据说县里有位富商叫杨同心,他独自出资在金马井帮开道取水?”

“有这事,工房邱鹤昨日送来的启禀文书,不过我看行文用词倒像是汤主事的手笔,汤主事的面子自然要给,再者不用从府库花一分银子,我已经批复准了。东翁您的意思是……”

“我命管家上街详细打听了这个杨同心,云章你刚才说少一个破题的,我看此人倒是颇有城府,看他办事,这人不简单。你只需要暗示他一下,他若能心领神会,那我们这篇文章就可以做的周正了。”

“属下明白,过些时候我去拜会拜会他。”

“家师托人从洛阳给我带了两坛牡丹酿,中午不要回去了,咱们小酌一下。这几日操办恩师寿诞礼物,辛苦你了。”

“若是有好酒,那是赶我我也不会走的。”

宋文治笑着伸手点点王文海,两人开怀一笑。

“工程进展如何?”户房主事汤如海询问自己的弟子工房主事邱鹤,邱鹤恭敬起身回道:“一切顺利,我们工房的本事,您是知道的,老师亲自吩咐,上下人等都是全力以赴,只不过……老师,按照成本核算,这工程颇有结余,学生不知道怎么处理,还请指点一二。”

汤如海说道:“造福地方是好事,你们只需认真办差即可,结余分成,咱们拿四成,留五成给王师爷和县尊,剩下一成退给佛海即可,他是个聪明人心里有数。给县尊和师爷的结余,你要亲手准备不得马虎。这件事他们给了咱们面子,我们要领情。到时候工程验收之后,这种会泽乡里的善举,县尊是可以大大的在功劳簿上记一笔的,又可以分润实在好处,锦绣文章无路达,袴襦歌咏隔墙听。你明白么?”

“学生谨记。老师,那杨同心行事,我倒是真有些猜不透,若说他沽名钓誉,可办的又都是实在事情,说他乐善好施可他毕竟是商人出身,无利不起早,他到底图什么,我还真看不透。不过,他能得到您这样看重,想必是不同凡响,只不过我生性愚钝看不明白就是了。”

“你小子,是来套老夫话的么?”汤如海笑道,邱鹤赔笑着没敢说话。

“多个朋友多条路嘛,这人不错,你大可以和他交个朋友。”

“是,那我去办差了。”

“去吧。”汤如海拿起笔来开始办理公事,兰成贵在门外敲门,进来一躬身:“汤主事,兰成贵有礼了。”

“三当家的可是稀客啊,请坐。来人,看茶。”

“在汤主事面前,我这三当家实在不值一提。您老不要开我玩笑。”

“兰贤弟来此为何?”

“我听说那个杨同心这次是自己出钱,帮金马井修渠引水?”

“嗯不错,你有何高见。”

“不知县尊对这这工程,是什么想法?”

“县尊最近忙于公务,我也好些时日没见到他了,修水渠的呈报文书都是王师爷批办的。”

“汤主事不觉得这杨同心似乎太有钱了么?”

“此话怎讲?”

“当初他孑然一身布衣入城,上无片瓦遮身下无立锥之地,短短不到半个月,没看到他开店赚钱,却屡屡有财力惊人的大手笔,我只是觉得他这银钱来路似乎有些可疑。”

“可疑?”汤如海笑一下:“行商坐贾自然本钱要藏得深一些,焉知不会有人对他的财产生了觊觎之心?”

兰成贵也知道汤如海向来看不上青帮横行霸道,他今天来要的是汤如海对杨同心的态度,但是汤如海老谋深算不咸不淡都推了回来,还拐弯抹角的嘲讽了一下。兰成贵看看户房里没有别人,他拿出何长庚给的二百两银子,慢慢放到桌上,笑笑:“我们行事鲁莽,汤主事是看不上的。我这里是这几个月漏缴的常例,我大哥粗心大意的,经常忘这个事情,我代他给您陪个不是,您老别见怪。”

汤如海看看装着银子的包袱,笑道:“我一个不入流的吏员,如何敢收别人常例,你还是拿回去吧,民间有句俗语叫做二两银子铸个土地爷,送给兰贤弟,我这里还有公事,不远送了。”

阅读杨同心的商业帝国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杨同心的商业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