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郎君》

第二百七十三章 新君上位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中宗时,大量吐蕃留学生来长安深造。李显曾下召破例准许,吐蕃学生入国子监求学6。当时,甚至出现了吐蕃使臣深慕盛唐文化,不愿回乡之事。

因此,吐蕃使臣心里也有数,大概比划一下,混个宾主尽欢就行了。但吐蕃对金城公主入藏还是很重视的,这点藏文史料也不讳言。

这位带着千余人前来迎亲的尚赞咄不但是吐蕃大相,还是太皇太后赤玛伦的弟弟,如此高规格的待遇,也算给足了唐朝面子。

在这里,我们要单独说一下,两位男女主角的年龄问题。

女主角金城公主比较简单,武周朝圣历元年698年,出生于邠王李守礼府邸,旋即被李显收养于宫中。景龙四年710年出嫁时,年仅十四岁。

金城公主年纪幼小,男主角赤德祖赞野祖茹就更小了,还在少不更事的幼年期。

关于赤德祖赞,他有一个绰号叫梅阿迥意为胡须王。于是,在传说的戏码里,就变成了,金城公主嫁了个一个老头。

有人传说,他娶金城公主时已经70多岁,赤德祖赞一共才活了51岁好吗704年-755年?

即便,藏地史料记载混乱,记载他年龄最大的红史、贤者喜宴、王统世系明鉴,也只认为其享年六十三岁,不知道多出来的岁月是谁替他活的?!

要说胡子多,就年纪大的话,山羊胡子也挺多的!

关于赤德祖赞出生卒年代,唐史里都有明确的记录。别说当时两国尚处于比较平静的时期,就是战事最激烈的年代,赞普宾天吐蕃使臣至长安报丧也是定例,唐朝通常都会遣使拉萨吊唁。

当然,野祖茹赤德祖赞的情况算比较特殊,其父都松芒波杰赤都松赞去世时,吐蕃政局不稳爆发多处叛乱,赤玛伦秘不发丧一年之久,唐朝没有及时收到信息。

等到神龙元年705七月,吐蕃告丧使臣到达长安,中宗李显废朝一日以示悼念7,这些唐史都有明确的记载。

关于赤德祖赞出生时间,保存在敦煌藏经洞内的古代藏文文献记载的非常清楚。

唯一有争议的是“龙年”,每隔十二年便会有一个龙年,究竟是那个龙年便成了焦点。

不过,综合几十年来汉藏学者的研究,赤德祖赞生于704年武周朝长安四年,卒于754年玄宗天宝十三年,享年、在位均五十一年,已是定论

又有人从另一个角度来解读,认为李显将金城公主许配给一个老头,是因为唐朝被吐蕃打的喘不过气来,被迫如此。

话说唐蕃百年国战,钦陵领兵高宗李治时期确实颇有斩获,算是略占上风。但武则天上台后,唐军展开了一系列反击,打的有声有色,最起码也能算互有胜负。

安西四镇六度易手后,武周长寿元年692年,唐将王孝杰、阿史那忠节在大岭、冷泉大败蕃军,噶尔赞辗恭顿汉史称赞刃,禄东赞五子逃遁,噶尔达古日耸汉史称悉多于,禄东赞四子被俘。之后,唐朝在西域驻军两万四千人,稳住了安西四镇的局面。

河拢地区,娄师德、黑齿常之为首的唐军,在良非川、白水涧等地也颇有胜绩,如何能说唐朝被打的喘不过气来?

反观吐蕃,这几年倒是有点喘不过气来的模样。

公元704年,时任赞普都松芒波杰赤都松赞在平叛期间,死于军中。

公元705年,岱仁巴农囊扎、开桂多囊叛乱,赤玛伦再度摄政,派军斩杀诸叛臣于那拉山顶;

不久泥婆罗尼泊尔政局不稳,赤玛伦免其国王;

随即,南方臣服于吐蕃的“悉立国”又叛,赤玛伦一样以兵弹压,俘虏悉立国王。

除此之外,赤玛伦再度摄政期间,连续处罚、更换包括大相在内的重臣,可见当时吐蕃朝中激烈的权力斗争9。

还记得上文提到,都松芒波杰赤都松赞去世后,赤玛伦一年多秘不发丧,原因就在于吐蕃的政局濒于崩盘,如果不是赤玛伦力挽狂澜,吐蕃赞普还是不是悉卜野家族都不一定。

大家唯一感到困惑的是,704年赤德祖赞才出生,707年景龙元年赤玛伦便遣使求婚,710年景龙四年李显送金城公主远嫁。此时,赤德祖赞年仅七岁,尚为一个幼童,如何能够成婚?

但赤玛伦迫不及待的向唐朝求婚,其未尝没有以联姻之事,缓和国内紧张局势,转移人们视线的目的。

为此,她甚至可能向唐朝隐瞒了赤德祖赞的年纪。

按照旧唐书吐蕃传记载,“国人立器弩悉弄之子弃隶蹜赞赤德祖赞为赞普,时年七岁”10。

唐朝以为704年赤德祖赞七岁继位,再加上往返求亲耽搁的时间,至公主出嫁时,已经十四岁了,恰好和金城公主年龄相仿。

不成想,吐蕃用两个七年把唐朝忽悠了,赤德祖赞不满周岁就在襁褓中成了赞普,至金城公主入嫁时,才七岁。

这小两口,当时与其说夫妻,还不如说是玩伴更合适些。因此,藏史记载“公主至吐蕃,赞普为之别筑城以居之”11,大概也是因为,年纪实在太小,无法马上完婚。

要说唐中宗对金城公主真是够好的,由于李显与李守礼都曾被武后迫害,有过相似的被贬、幽禁经历。相似的生活经历,让李显多少有点爱屋及乌,对李守礼的女儿真是视同己出。

他多次向吐蕃使臣提到“朕之少女,长自宫闱12”、“公主孩幼,割慈远嫁13”,并在送亲途中当众恸哭流涕。

公元710年景龙四年正月,唐庭以和蕃使左骁卫大将军杨矩,护送金城公主入藏。中宗亲自渡过渭河送至始平县陕西兴平县设宴百官,并让群臣作诗以别。

同年二月,为纪念远嫁的养女,李显召命赦免当地死刑以下囚犯,免百姓赋税一年,改始平县为金城县,将离别地点改名为“凤池乡怆别里”

阅读唐朝好郎君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唐朝好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