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月》

62松江事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沈海调戏安青延,也躲着安青延,即是现实的,毕竟两人不熟,沈海对她的印象也不好。按说,安青延是他现在名义上的妻子,他即便是与她住在一起,安青延也不会反抗,甚至她内心中还希望沈海这样做。

但是,她也不会让沈海轻易得逞。

这样以来,她的官员夫人的位子,或许会伴随终身,也有个作伴的人。

要不,三年之期一到,她就是名正言顺的官员孀妻,这辈子也就完了,无儿无女不说,改嫁也不好。

沈海不乐意,也是因为心中有惠娘的影子,倒不是他想与惠娘怎样,或许是因为,他自觉得被她们伤的太深了,对人并不是很信任,包括陈立功这种可以成为很好朋友的人,他都敬而远之,不做深交。

说到惠娘,她与方秀才的婚事就差最后一礼,亲迎了。

同三死的消息,过了两个月之后,在家人的轮番轰炸之下,惠娘也觉得应该为自己的将来着想了,她其实见过方秀才好多次,模样是很好的,唯一的缺点就是年纪大些,比自己大二十多岁,不过,文人们的继室哪有年纪大的,老夫少妻也是正常事。

渐渐地,她也缓和了与家里的关系,婚事就由着父母安排吧。也许是无奈吧,毕竟这个时代,能自由安排自己婚姻的人,要么是没了父母,要么是青楼女子。

不过,她也折中了一下,在她心里,同三是唯一的至爱。

柳屠自然看在眼中,喜在心里,也感慨同三死的真是时候。

想他虽然没有亲生儿子,但以一介屠夫的身份,成为两位秀才的岳父,在这南城也是首屈一指的人物,他自胡谨言中秀才之后,就感觉到自己的社会地位明显上升,被四邻尊重,被商户尊重,之前,哪有什么结伴游玩之说,现在,只要是好时节,就有商家过来邀请一起游玩。

青楼之类的他是不去的,他在意自己的名声,毕竟,高级点的他进去后,就是丢人,低档次的,传出去,对两个女婿的声望不好。

他的大女婿,胡谨言秀才,也是因祸得福,现在从外到内,都散发着学者的睿智。话本和戏本的邀约不断,与董小蝶谈诗论道之后,名声更是大振,青楼的词约也是不断,润笔费越来越高。

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之前那种写作不流畅的毛病,已经治愈了。

尤其时文,在府学内,那是一绝,府学训导就明确讲,下次乡试,以他的水平,必中三甲。

眼见得,胡秀才的学问,已经达到了一种境界,简单讲,就是通达,融会贯通而达道的状态。牢狱之灾并没有打倒他,反而对他的人生是一种激发,就像药引子,主药都已具备,就差这个引子,将药效发挥出来。

胡秀才又是个极其有数的人,从他对钱财的态度就能看出来,现时代貔貅,只进不出型。与人交往也是不强求,不谄媚,同时彬彬有礼,谦虚谨慎,这也是他一贯的风格。

作为一个文人来讲,确实挑不出他有什么毛病。

本来,知府吉燿五对他的态度是很差的,可惜的是,吉燿五因为之前的案件得罪了松江府的文人,郭道也早有预谋,动用关系将他调到布政司,这样以来,胡谨言在松江府的阻力直接没有了,反而更加风光了。

####

凡事太顺利必有反噬。

布政使郭道为皇帝弄了五十万两银子,皇帝自然很是感激他。

但马上就有官员弹劾郭道,讲他在松江府乱行勒索,去年之事,就弄了十五万两之多,皇上自然是清楚的,郭道是太子的人,这十五万两,也有很多进了太子的腰包。

人家父子两人对此事清楚地很。

不过,架不住言官的频繁攻击,郭道被调往京师,任职礼部侍郎,而松江府的那位高官,祸不单行,被皇帝派人来查处了,直接抄家,皇帝的小金库又充实了些,至少五十万两银子又来了。

那位嫡孙最冤,以强抢民女的罪过,被判发配云州,当然,其他人没动。

这种大锤轻轻落下的技巧,无非是堵住那些文人和江南籍官员的口。

抄家归抄家,灭门归灭门,高官族中其他人都没有涉及,当官的继续当官,高官也只好投奔族亲了,去了苏州,本身松江府的文人也是看他是苏州人,想欺负一下而已。

家中的那些乐伎,也让他送的送,卖的卖,好歹要留下一些养老银。

一来一往之间,更加坐实了胡秀才他们为民请命的义举。

####

多事相加,导致胡秀才名气更胜。

他真的是很有才学,这在松江府是公认的,俚曲能写,雅文能作,上得场面,同时又十分克制自己,绝不乱出入污浊之地,总之,他的风评还是很好的。

有了府学训导的那句评语,那些烧冷灶的人就来了,开始资助他,就等着他一飞冲天的那一天。这也是江南的一贯风格,稍微有名的才子,就会被乡间资助,被富贵人家资助。

其中最为出力的是城北王家的三子,与他结为好友,也为他组织了好几次文人雅士的聚会,也是提升了他在文人圈的交往层次。偶尔也会与他一起泛舟太湖,寻访师友。

有了王三公子的照拂,现在的胡秀才大名已经流传出松江府,在苏州杭州也是很有耳闻的。

同时,王三公子在西门外送了一处三进的宅子给他,很大很漂亮的那种。

胡秀才当然也是推脱了许久,勉为其难,终于有了能匹配上他的声望的东西了。

于是乎,很多的才子过来,或是吟诗作对,或是刻苦攻读,总之胡谨言家已经成为一个文化符号。他并没有将这个地方变成一个听曲娱乐之地,可见他还是很谨慎的一个人。

王三公子还给他配了两位乐伎和几个丫鬟小童,惠娘姐姐再也不用做那些下人做的粗活了,她每日的工作就是照顾胡秀才的衣食。

胡秀才也借着名气,在家中设馆收徒,正式开始了人民教师的生涯。他这个人打算比较长远,知道自己若是不能中举,后半生的安排要做好。

胡秀才一身正气,言行合一,自然也是很多青楼女子心仪的对象,尤其他有一个不识字的妻子,很多自诩为才女的青倌人,也是不断地给他送来拜帖,或是求诗,或是聚会。

胡秀才的谨慎,他并不允许烟花女子到他的家中来。

不过,董小蝶除外,她倒是经常到胡秀才家中来,每次来,都是呼朋唤友一群人,这些人,也都算是松江府的富贵人家,胡谨言与董小蝶两人互为知己的名声也是打了出去。

这样一来,胡秀才的开销确实有点大了。

不过大家也都体谅他,也不断的资助他。

####

小蝶在烟花地,除了琴棋书画的雅好之外,也有一些小的技巧,如调香,做吃食。

更为重要的技能,是察言观色,言谈之间,总是能让人觉得舒坦。

惠娘姐姐就是这样被小蝶征服了,每次小蝶过来,都是姐姐长姐姐短地叫着,阿姐是没有主见的人,被这样称呼,也是有些特别地受用。

小蝶每次来,都会亲自下厨,烹饪一些小的吃食,让阿姐在一旁,学了不少手艺。

小蝶不是那种以色娱人的类型,长相虽然清秀,最多也只是中上等,所以她乐意在其它地方来琢磨。

王三公子呢,也不是真的喜欢她这个人,只是在意她的名气,用她来向世人表明一个态度,董小蝶他拥有过,仅此而已。

董小蝶呢,同样如此,成名已经三四年了,也到了物色下家的地步了,不是她不找,是当初找错了人,在江宁待不下去了,辗转跑到松江来。

每到一地,她都会寻找那些顶尖的文坛才子,与之结交,而且只会交往一位,这就是一种营销技巧,多了,就不值钱了。

至于胡秀才,他也没想与董小蝶能有啥结果,他需要的是,董小蝶与他的故事,流传后的效应。

董小蝶虽然也是青楼女子,但是那种卖艺不卖身的,在江南也是声望很好的类型,她的身价,即便再过个七八年,也要几万银子,胡秀才自然有自知之明。

阅读延月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延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