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大奉》

第4章的皇帝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由于太上皇禅位的缘故,新帝登基的事宜最快也要等到三天后才能办理,可有要挑选良辰吉日,礼部就选中了十五日后的一天。

不过昭告天下的事情还是很快,不过半日也就是天黑前,太平城内的百姓都知道了这件事情,至于太平城周围最多明天一天时间,所有人都会知道大奉换个皇帝的事情。

跟太平城百姓的震惊相比皇帝本人确实要平静多了。

“忠贤你现在就去,领了六扇门的事物,朱供之,你去领御林军统领的位置,还有把原先的东宫卫都安排进御林军里,替代的就去守东宫。”

魏忠贤立马道谢,满脸笑嘻嘻的,跟今天接赵桓进宫的陈纯一样,不过这样的笑容真实了许多,至于朱供之就比魏忠贤要简单多,领命之后快步下去。

只是赵桓眉头就有些邹起了,显然心里还有事情没有解决,只等两人离去,赵桓还是原先模样。

快、一定要快,今天一天没能回过神来的赵桓都在考虑一件事情,他的父皇,原先在太子府的时候,赵桓还不曾想过太上皇南狩的事情。

太上皇南狩的事情好像就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被赵桓忽略了,可是在接过登基的旨意下来时赵桓的心态瞬间就不一样了。

真的要放太上皇离开吗?这个在先前一直萦绕在他的心头的问题,就在刚才,两道任命下去,赵桓已经清楚了,一定、一定不能放太上皇走!

如果太上皇一走,只怕太平城就倒了一半了,有时候一个领袖就是这样的作用。

至于六扇门原先赵桓还不知道这个官方情报部门的存在,要不是问过朱供之一些事情,恐怕到现在赵桓还不知道大奉竟然存在这样的利器。

在说御林军,天子近卫是一定要控制在自己的手里的,至于为什么要把东宫卫放进来,还是赵桓有点不放心,东宫卫毕竟也守护这具身体有些年头了,比起御林两个字,还是要让人放心的。

只等一觉醒来,看着面前众人跪拜耳边传来万岁之声,赵桓的心中更加坚定,绝对不能让太上皇南狩,这一刻他都想着,要是太平城守不住了,干脆自己南狩算了。

第一次上朝的赵桓内心是激动的,一句平身过后,就有一身穿朱红官袍虽然有些年老可还奈不住身上充满风流的朝臣走出。

“陛下,如今匈奴已经逼近滑州睿州一带,臣请发兵救援予以匈奴迎头一击。”

予以匈奴迎头一击?绕是刚来到这个时代的赵桓都能明白这是不可能的事情,这身穿朱红官袍起码是朝中一品大臣的人是怎么说出来的。

不过跟着一段记忆显现出来,赵桓到是有点清楚这人为什么会说出这种话了。

少宰李邦昌,太上皇心腹之一,现在他开口说话如果没有太上皇的意思赵桓可不信。

想到这赵桓看了看不开口的顾南风,他总觉得这个人要比李邦昌甚至百官的话更值得信任一点。

“嗯,这样做也好,只是领兵之人……”赵桓抚摸着腰间玉佩,既然太上皇想去碰一下匈奴,那正好,去吧,我也看看匈奴和奉庭的情况,反正不是我提议的。

“陛下,殿前司使梁方平英勇有为可领兵前往,侍卫步军司使李灌也是沙场老将可为副帅,有此二人,必可击败匈奴。”

赵桓看着开口之人,李邦昌并没有提议谁可统兵只是有换了一个人,吏部尚书,高鞠,至于他提出来的人,梁方平和他一样都是太上皇心腹。

不过这个李灌,好像还真是沙场老将,打西凉出身,算是一个小官二代,但是能做到侍卫步军司使的位置,位列两府三衙之一,肯定是有军功傍身。

“也好,梁方平李灌何在?”

随着站出来的两人,赵桓有些震惊了,李灌到是没有什么,跟赵桓想象的差不多,可是这个梁方平就有点不对了吧。

根据记忆和站出来这位,脸蛋虽然白,可看着也太文弱了吧,而且…他还是个宦官!这是怎么做到殿前司使的位置的?

在这种时候,顾南风这个兵部尚书竟然还不站出来说两句吗?

这个时候没人阻止赵桓也只能捏着鼻子同意,只等传了口谕,这一天朝会才算结束。

只不过赵桓不知道的是,自己的圣旨都下去,而且李灌都已经率兵出城去了,那个梁方平竟然没有动的迹象。

“陛下,今天早上太上皇传了一道指令出宫,是给梁方平的”站在一边为赵桓磨墨的魏忠贤小心说道。

“嗯,那今天梁方平也该出京去了,对了李灌带了多少人马?”在魏忠贤心中本应该生气的赵桓平静问道。

至于生气、发火赵桓可是没有想过,哪个希望梁方平领兵的人不就是想看到这样的场面吗?故意告诉赵桓,老子虽然退位了可大权依然在老子的手里。

“李灌将军带了七千本部人马,一直在京城七十里外等着呢。”

赵桓点点,看来这个李灌还是个可用之人呀,等这次他们回来在说吧,沙场老将,帮忙守备京城应该是一大助力。

至于他们能不能打赢,赵桓可不敢想,如果有赢的机会,自己名义上的父皇也就不好禅位了。

阅读中兴大奉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中兴大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