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大奉》

第106章文官改制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天下诸般大事,无过于抗战。自匈奴入寇之日起,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抗战守土,匹夫有责……”

赵桓再次把自己借鉴的这套主张说了出来。

差不多在一个月之前,匈奴刚刚抵达太平城的时候,他就曾慷慨激昂讲过,只不过那时候的朝堂百官对此无不将信将疑。可是到了今天,赵桓在没有往日的激烈,反而平静了不少,好像说家常话一般,可是在场的人都探身倾听,丝毫不敢怠慢。

毕竟当你做不到的时候,喊得再凶也只是对空输出,就跟耶律种曳对赵阖说的一样,乘一时嘴角之快罢了。

但当你有那个实的时候,哪怕只是轻声细语的话,那落到别人耳中也是平地惊雷!

虽说御马场称不了一场大胜,可是打败了匈奴,这就足以改变赵桓在所有人心目中的地位。

自奉高祖之后,赵桓差不多是大奉最有权势的皇帝了。

衰六世之轻烟,驱逐匈奴,光复河山,就在眼前!

好吧,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

“坚定抗战之决心,是我们战胜匈奴的第一点。至于第二点,就是抗战之策略,朕还是那句话,大奉和匈奴之间的战争,是一场持久战,匈奴强大奉弱的态度还没有因为这一场战争就改变,接下来还会有更残酷的战斗等着咱们。这次咱们是仓促应战,匈奴也只是试探。”

赵桓语气渐渐严肃,众人更是打起了十二份精神,听得更加仔细,甚至频频点头。

“如果朕的判断没有错误的话,那么随着天气逐渐变热,匈奴会暂时停止对我朝的大规模用兵。但是最迟秋后,那时间草枯马肥,耶律师定然会再次南下,留给我等君臣的时间也不过几个月罢了。”

“在这数月之中,我们要做的事情非常多,第一,咱们要把耶律师赶出黄河以南,要收拢河北溃散兵力,最好能沿着北方三镇建立起可以迟滞匈奴进攻的大型据点,还得沿着黄河构筑堡垒,等到下次开战,绝对不能像今年一样,随随便便的就被耶律师打过来。军备力量要增强,城中的老弱也要转移。河道要拓宽以免再次被匈奴拦截,太平城中要增加粮草军械储备。最重要的,我们得集中兵力,解晋阳之围,不管河东怎么样,都要把白安白将军将军救出来。”

赵桓每罗列出一件事情,垂拱殿中的宰执重臣都要思考一下,甚至窃窃私语在摇头不止。

放在赵桓登基以前,想做成一件事情,那都是不可能得。

现在这十几件难上加难的事情都被罗列了出来,只是想想,就让人头大,就连李邦昌都暗自摇头。

不过事情在难,想必也不会难过跟匈奴交战。

御马场大战下来,被洗礼的不仅仅是赵桓和将士,在场诸公也都清醒了一翻,面对这种艰难的事情,大家伙还是没有退缩,一个个都挺直了胸膛。

赵桓却没有给大家伙分派任务,目光渐渐转向张彦昌。

老张一得到眼神指示立马站出来,先是向赵桓施礼,而后朗声道“陛下,我大奉自立国以来,就面临着冗官过的多的问题,期间更是经历了青苗变法和历庆新政,目的都是裁减冗员,而方法则是三省制度,使得名位相符,节约财政开支。”

“不过老臣以为三省也不算完美,而且三省虚化,枢密使权柄增加,设立三司使,这些措施都和前朝亡国,朝政崩坏,战事不断有关,是为应对辽国入侵和收复西凉准备的。”

说到这里,张彦昌停了下来,似乎是在斟酌词句,坐在龙椅上的赵桓把话接过来:“看来张大人不知道该怎么说,那就让朕来说吧,咱们现在的情况比起前朝亡国要糟糕很多,匈奴更是比那些造反的人凶狠。往后朝政要更加往战时调整,需要倾注更多的力量,所以管制也是要跟着调整的。”

赵桓一说完李邦昌第一个跳了出来,恭维道“圣明睿智,无过陛下!”

吴敏、耿安、白时中、顾南风等朝堂执宰也相继站出来,表示支持调整官场制度,最后就连李征也站出来。

“臣以为官场制度确实应该调整,只是现在国事艰难,还请陛下以简约为主,最好不大动干戈才是。”

赵桓含笑点头,表示认可了李征的说法。

话题再次回到张彦昌这里,由他介绍具体情况。

“恭奉陛下旨意,废除三省之分,设立内阁,总揽朝政,复设三司使,负责财税,以宰执领工部尚书,同列……”

张邦昌将大致原则介绍之后,朝堂文武也很快明白过来,赵桓已经不想折腾或者恢复到国初之时,只要让所有宰执重新变成“临时工”,就好了。

从加张彦昌平章军国重事,给宋杲武同平章事开始,这个种子就被赵桓种了下来,现在在借助这一次胜利,赵桓终于能让这颗种子生长了。

“张彦昌,李邦昌,还有白时中,你们三人辅佐朕渡过最艰难的一段时间,接下来在朝政上的事情朕还要倚重你们。这样吧,宋杲武、李邦昌、张彦昌,你们三人一同位列同平章军国重事,轮值福宁殿,随时以备顾问!”

被点到的三人,张邦昌是已经有心理准备的。

李邦昌确实有点失落,毕竟才做太宰的位置才一个月罢了,这就要让出来了,不过他也清楚,他是太上皇旧臣,皇帝怎么可能让他好端端坐在太宰的位置把持朝政,现在虽然没有了太宰的位置,可是还有一个同平章军国重事,而且还能在福宁殿轮职,随时影响官家决策,已经是意外之喜。

至于宋杲武,虽然赵桓还没说军制要怎么调整,但是禁军营使的位置他是不可能担任了,往上走一步,也算是天恩浩荡。

因此三人还一同谢恩。

赵桓点点头,问道“朕记得当初辽国使者到了大奉,不自量力,出了一个对联,叫三光日月星,是李大人对上来的,是什么来着?”

李邦昌躬身道:“臣当时对了四个,其中最被推举的就是四德亨利元!”

赵桓含笑说道“没错,亨利元,这三个字朕就送给你们三位,以示卫国之功!”

听到这里,把这三人都惊呆了。

天道四德,这可是代表着皇帝的。

赵桓给他们三人如此高的评价,哪怕百年千年之后,再评价他们,大约也离不开这三个字了,三人一举从从佞臣变成贤臣。

不仅是对于三个老男人来说,是无法抵抗的,恐怕在场诸公都无法抵抗这三个字。

至于最后的一个贞字,则被赵桓赏赐给了李征,原本他是想给顾南风的,可是眼看顾南风好像有点嫌弃这三个人,赵桓也只得作罢。

顾南风“……”

阅读中兴大奉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中兴大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