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大奉》

第122章你有拒绝的权利的吗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在一傍的熊挺昌感到有些意外,怎么回事?不是说交给我吗?

怎么成我爹了?

不过这样好像也不错,毕竟是我熊家领兵,陛下还真是够大方的,连争都不用挣,直接就让我们熊家取代了张家,真是祖宗保佑,上天有灵!

熊挺昌正在洋洋得意之时,熊古窑的手心已经冒出了冷汗。

好厉害的赵天子!

只是凭敢战士现在的状况,发赏银,鼓舞士气,只要采取正确的方略,面对匈奴的几万人马,胜算起码得有三成。

对面是匈奴国中最有能力的耶律师。

大奉这边基本没有能和耶律师比肩的将领,只有挑选尽量接近的,至于年老体衰,犹犹豫豫的张九葳,毫无疑问,根本不行。

至于张师种,先不说脑子行不行,光军略他也不如张九葳啊。

赵桓直接越过张家兄弟,把指挥作战的权力交给了熊古窑。

熊古窑本身的统兵能力不弱,算计也不能差,否则呐有本事跟张家掰手腕。

但是说到底,熊古窑是个有才无德的,或者说他太过自私自利,毫无大局观的人。

不管是张九葳还张师种谁掌军,到时候只要出击匈奴,他是一定会想尽办法扯后腿的。

本性如此,赵桓也改变不了。

可是他做为熊家掌权人,几代人的积攒下来,他已经掌握了相当武力,仓促之间根本拿不掉。

这个时候,赵桓这么安排的效果就出来了。

你熊古窑不是想取代张九葳吗?

朕给你这个机会

你的儿子已经成了禁军营统制,天子心腹,勤王大军的大权朕也给你争取过来了。

你熊挺昌带领这二十万人,只要打出一个差不多的胜仗,熊家几代人的地位,日后就会平步青云。萌子荫孙,就问你熊古窑愿不愿意去拼命?

有人或许担心,即使熊古窑愿意,那张家呢?他们可是敢战士中的主力,占敢战士这个集体中的一半。

张九葳张师种两人就不会反过来掣肘熊古窑吗?

别忘了,赵桓已经给张九葳承诺了,还树起了石碑,日后整军,他张家在朝廷之上,还有相当的权柄。

就算张九葳只为他的身后名,他也不会允许张家军掣肘。

相反,他一定会下死命令,要求部下所有将领听从熊古窑的指挥,无论如何,这一战一定打出一个胜仗来。

熊古窑看着赵桓真诚笑容,这背后的算计可是相当深厚。帝王心术真是厉害。

在短短一瞬间,熊古窑的心思就转了几十圈,最后他重重拜倒,磕头作响,城心说道“陛下,臣愿意领兵为朝廷死战,但臣有一件事?”

“什么事?”

“臣想请陛下留在中军,替臣压阵!”

“哈哈哈!”赵桓朗声大笑道“熊卿,朕既然出城,就是要跟将士同上战场的,不光是朕,还有李大人和宋大人,还有两位张卿,都会在中军压阵。”赵桓看了眼张九葳,说道“是吧?”

张九葳黑着脸,哼道“熊古窑,你可得想清楚了,让陛下在军中,匈奴见了陛下的龙纛,势必玩命!一但出现差错,匈奴冲撞了圣驾,光拿你的脑袋,可吃罪不起!”

失去了军队指挥权,有听了熊古窑的条件,你到是怪有本事,让陛下留在军中,匈奴的铁骑一但展开冲锋,你挡得住吗!

熊古窑咬着牙,让陛下留在军中,他也知道这么干有风险,但是他真的没有选择了。

“张老将军,没有别的,我只能让犬子领兵,保护好陛下,匈奴要想伤到陛下一根汗毛,就要踏着熊挺昌的尸体过去!”

此言说出,旁边的熊挺昌仲急忙借势跪倒,指天发誓。

“陛下待臣大恩大德,臣无以为报,定用命守护陛下!”

赵桓扫了熊家父子一眼,脸上任然微笑着。

“朕自然是放心你们的,不过你们这些将军,也别把朕当成累赘。朕只给诸将下一道旨意,不许后退!”

“童三天抛弃晋阳,朕砍了他的头,梁方平从滑州溃败,朕也杀了,归结起来,谁也不许溃逃,谁也不许后退,从上到下,必须跟匈奴死战到底!朕会专门安排督战队,凡有后退者,格杀勿论!两军交战,将士奋战受伤,是很正常的,但朕希望,将士们的伤疤是迎着敌人的。受伤不寒碜,可是他们的伤口,可千万别长在背后!”

“是!”熊古窑咬着牙齿,“臣领旨!请陛下放心,臣定然全力一战!”

熊古窑转身离去,沙场征战几十年了,闭着眼睛他都知道该怎么进军,怎么布阵,怎么迎敌。

可越是心里面清楚,就越是担心。

虽说大奉这边有二十万大军,人数地理上的优势。可是匈奴在面对十倍,二十倍强敌的时候,都敢主动发起冲击甚至断敌后路,这帮蛮夷的凶悍,光是看看已经被灭大辽国,就明白了。

这是一个强大的敌人!

熊古窑采取了最保守的策略,他首先派遣姚苗津,他的心腹苗正彦等将领,率领五千骑兵分为小股部队,接替了原先斥候,负责侦探匈奴的动向。

二十万兵马,分为三路军队,左右中三军,这可不是分兵上瘾啊,三路军队相聚不到半里,基本都合在一起了,每一路军的主力都在五万以上,长枪兵在外,弓弩手在次一层,里面则是车辆驮马,粮草辎重。

在三个军阵之间,是大量的骑兵来回遮掩。

任谁都看得出来,熊古窑派出来的三路军,完全是挨揍的标准姿态。

匈奴来袭,先是长枪迎敌,然后用弓弩对敌,如果敌人数量太多,直接冲破了前两座阵地,还可以用车辆作为掩护,打阵地战。

甚至在危机时刻,可以把三个军队连成一座大阵,共同御敌。

在行军的速度上,熊古窑也力求安稳。

每天行军时,斥候一定要在军队的三十里外,每日行军二十里,日日都要安营扎寨,胸墙壕沟,鹿角拒马,道道防护都不得少。

熊古窑的乌龟做派,引来了不少微词。

就这点胆子,还是纵横沙场几十年的老将,也配领兵?

这姓熊还真是个熊性子,一把年纪算是活到狗身上了,来阵前丢人现眼干什么,还不如回家抱孙子呢!

一些流言蜚语在军中四起。

针对这些传流言蜚语的,发现一个,处置一个。而且出手的还不是别人,正是张家兄弟,也不管从军多少年,是不是家中子侄,一律斩首!

没有办法了啊,陛下就在军营里面,不管发生什么,都能第一时间知道。

在这种诡异的氛围之下,熊古窑大权独揽,军令通达,逐渐达到上下一心,这一场战斗,胜算似乎在直线上升。

对此赵桓是欣慰的,但是却丝毫不敢大意。

他虽然身在勤王大军之中,二十万人的保护下,却也不敢完全相信这支人马。

朱供之率领着五千禁军营人马,在中军保护天子。除此之外,赵桓又调了李文龙部,让他们混在民夫中间,随时准备救援或者支援,确保在任何时候都有一支可用之兵。

再有就是王德那里了,赵桓没有直接给王德下旨,只是让他们尽量配合敢战士的动作,对此赵桓才算稍微安心一些。

当得知卢天象也要到来之后,心里的底气就更足了!

阅读中兴大奉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中兴大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