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葫芦寨》

第113章 神秘选址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第二天起来,廖立送走了陆远山和货栈护卫队,就带着姜大龙、肖楠竹、姚庆文去现场。石灰石矿离县城最近,就在北门对出去的那座山上,而且还比较好开采。廖立说:“给你40个人,一边建工棚,一边建石灰窑,建好后,昼夜组织生产,我要在平邑建不少工厂,需要大量石灰。”

“好。”

廖立带着大家继续往北走,又走了十多里地,廖立把大家带到一个山麓,指着一个山壁:“煤就在那里。”

姜大龙扒开荆棘,就看到了煤,大喜:“这太简单了,把人开过来,当天就能出煤。”

廖立点点头:“给你60人,也是一边建房子,一边产煤。”

“好,工具在那里?”

“去货栈领,只是可能不是太齐整,慢慢配。”

“好,干起来再说。”

廖立对姚庆文说:“这里黏土很多,你看看在那里建陶瓷厂比较合适,而且我想把规模做大一些,所以给你100人。”

姚庆文跑到小河边转了一圈,指着一片平地说:“就建在那里,离水源近,离煤炭厂也不远。”

“涨水会不会被淹?”

“不会,离河还远,再说,我反复看过了,没有被水淹过的痕迹。”

“好,这条河很窄,我在这河上搭一座桥。你们看,对岸全是大森林,可以在这里建一个伐木场。我们再在这里建一个乡政府,这一带就发展起来了……”

……

从五月初八开始,平邑县就拉开了建设帷幕,煤炭厂、石灰厂、木材厂、陶瓷厂、被服厂全面开工。其中煤炭厂当天就出煤,几天后,县城、军营和附近的村民就基本淘汰了烧柴,大家切实感受到了工厂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宜。

逃难的人仍然在陆续回来,人气在逐步恢复,一些地主和大户对重新分配土地和住房虽然心中不满,可面对这么多军队也只好忍气吞声,加上子弟可以安排工作,也就认了。一些外地逃来的难民也能得到安置,土地上耕作的人越来越多。

春儿的几个师姐向廖立告辞。这次,廖立是真舍不得她们走,使劲挽留,最后留下十三师姐、十四师姐继续做廖立的卫士,三师姐带着几个师姐和春儿洒泪而别。

廖立觉得让喻馨儿一个女人去守山口确实不合人情,和刘臭巴商量,最后决定让刘臭巴去守北大门,喻馨儿成为卫戍营都统,兼县尉。刘臭巴成为连弩兵营都统,当然,刘臭巴的部队和喻馨儿的部队也进行了整合,女兵都留在了县城。

葫芦寨第二批人员到达,有木匠、铁匠等匠人,有几个管账,还有几个文化人。廖欣儿也被派了过来,廖立任命她当了货栈的管账主事。

二娘给廖立娶的媳妇陆远瑛和她母亲颜红芬也被安排过来,廖立安排陆远瑛任安置使,负责难民安置,颜红芬任被服厂厂长。至此,廖立的几个媳妇除了古婉儿怀孕留在葫芦寨,其他人都到了平邑。

俞峰、杨昌举、李金华也到了平邑,廖立叫他们等着,先到各部门熟悉情况。廖立想,这三个镇以后是要建县城的,可不能随便选址。再说,管理一个镇不比管理一个乡,得好好给他们讲讲,于是又给他们上了两天课,重点讲怎么增加人口和发展经济,要求在镇里开设商铺、设置交易市场、发展作坊等等。

五月底,廖立先去平邑县和朱提县交界的老鹰山山口选了营地,并确定了筑关的位置,廖立把这个关口取名为猴儿关。六月初一,刘臭巴率队离开县城,到猴儿关筑关建营。六月初三,廖立带着马三强的部队、郝得义的部队、雷光亮的部队、300建筑队、100卫戍部队,浩浩荡荡离开了县城。

部队沿着六溪河向东南方向走了两天,六月初五,到达一个两条河交汇的地方,廖立指着一片很大的平地,说:“就在这里了,这个镇就叫大定镇。马三强镇守这里,杨昌举任这里的镇长。”

马三强问:“为什么叫大定?”廖立自然知道,这里以后有城池,叫大定府,但不好解释,于是笑笑:“我喜欢这个名字。”

留下马三强的部队和100人的建筑队,第二天又继续出发。六月初七,到达另一条河的上游,廖立说:“第二个镇在这里,这个镇叫做水西镇,雷光亮的部队镇守这里,俞峰任镇长。”

第二天部队改向东南前进,六月初九,部队到达一个叫达溪的地方,廖立说:“这里就是第三个镇,叫平远镇,郝得义的部队镇守这里,李金华任镇长。”

喻馨儿对廖立的选址很疑惑,问:“你以前来过这些地方吗?你选的这些地方有山有水,土地还相对平坦。”

廖立说:“没来过,我认真研究了地图。”

喻馨儿半信半疑,心想,我也研究地图,地图上只有一些大概的地名,根本没有地形地貌,你就能看出来?不过廖立这么说,她也不好反驳,但总觉得廖立选址很神秘。

喻馨儿问:“这里离广谈比较近了,你要回葫芦寨吗?”

廖立摇摇头:“我要在这附近转一转,给他们找到一两个挣钱的门道,让他们自己养活自己。”

廖立带着郝得义和李金华在四周转了两天,发现这里煤很多,老百姓自己就在开采,只是运不出去,变不了钱。廖立说:“煤你们就不要采了,让老百姓采,你们收煤,收了往夜郎那边运,那边煤少一些,可以卖一部分出去,广谈也可以卖一部分。你们这里煤多,可以多建几个铁匠铺,打造农具和工具,这里离广谈铁厂近,我写封信,你们去我们的炼铁厂拉铁过来,把打铁作为一个主要产业来发展,另外,你们这里药材也比较多,可以组织采药。”

“好,好,有了方向就好办了。”李金华和郝得义都非常高兴。

廖立说:“做的项目不要太多,想方设法做好两三件事,比如生产农具和工具,就把它做好,我们有陆家货栈,有立山货栈,你生产多少都能卖出去,只需要埋头生产就是了。”

“是,是,就是一门心思把规模做大。”

“这就对了,然后就等着数钱吧。”廖立“哈哈”大笑,其他人也跟着笑了。

阅读风雨葫芦寨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风雨葫芦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