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天霸途》

第12章铁矿备战第十三章陈到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得知细阳县附近就有煤矿,林云高兴不已。可陈家交易的时间块到了,此事也只能稍后在说。

三月十五,一支数百人的队伍到了阳山脚下。林云得到消息后,便派那名小头目吴三去将人带上山。

怕吴三坏事,林云让周仓随行。事情很顺利,这伙人轻易就被骗上了山。

当他们一入山寨,林云立刻下令将所有人拿下。钦点一番后,发现有粮食两万石,金百斤,锦帛布匹共百匹。林云看后笑的嘴都合不上了。

见自己等人被捉拿,山寨头领也换了人。陈家管事陈同知大事不好,立刻高喊道:“你等是何人,赶倾吐我陈家财物?”

林云听后不屑道:“区区一县城大户,口气道是不小。你等人都被某抓了,还有什么不敢的?”

陈同听后怒道:“无知小辈,我陈家乃是颍川大族,刺史大人见了我族家主都要给三分薄面。

何况这阳山的铁,乃是我汝南陈氏旁支为袁家所集。汝真是吃了熊心,吞了豹胆,赶占领这阳山。”

听了这人的话,林云就是一皱眉。在豫州混,当然要知道这里当家的是谁。

在豫州有两个不能惹,一个是陈国的陈王刘宠。一个便是汝南的袁家。

这刘宠勇猛过人,善使弓弩,箭法高超。在其父刘承死后,继承陈王爵位。黄巾起义时,郡县官兵都弃城逃走,刘宠于是征兵自守卫。

当时天下饥荒,诸王侯都已不再享有租赋,反屡遭抢掠,有的甚至流离在外,死于荒野。

只有陈国仍很富强,邻郡百姓纷纷前去投靠,陈王拥有部众两余万人。在现在那绝对是了不起的人物。

袁家更是不得了,四世三公可不是吹的。不久前袁逢去世,病重是,灵帝亲自登门看望。

期间灵帝询问袁逢:“若公不支谁,谁可担三公大任?”

袁逢道:“我死后,我弟袁隗可担大任。”果然,袁逢死后,袁隗便被任命成司徒。

这袁家四世出现五人担任三公,司徒、司空、太尉他们家的人都任了一遍。可算是大汉罪大的权贵。得罪这样得家族实在不是什么好事情。

可这铁对林云太过重要,让林云吐出来,那也是不可能的。以后的事以后再说,火烧眉毛故眼前。

林云下令将这些人关押,然后火速传令,在调一千五百人过来,将这里的军队增加到三千人。

同时又命人沿着后山开辟出一条小路,为以后逃命做准备。他令人将练好的铁锭秘密送回卧牛山,然后让工头李远带人去开采煤。

由于林云前世是冶炼公司的一线工人,对炼铁的工艺自然熟悉。所以他又从卧牛山招来了许多工匠,让他们在西山建造密封窑,准备烧焦碳。

另一边,又对阳山的练铁炉进行了改造。他用烧过的煤渣混合粘土,制作耐火砖,建成类似***时期的小高炉。当焦炭炼成后,立刻开始烘炉练铁。

在这期间,林云派人对细阳县进行了严密监视,时刻注意这官府的动向。

可让林云感到奇怪的是,一连过去了一个半月,县城那边居然一点动静都没有。

这越安静,便让林云越不安。山上扣押着陈家的一个管事,陈家居然连派一个人,上山来打听一下的举动都没有,这就有些不寻常了。

为此,林云又派人在汝南治所平舆县的道路上严密监视。可平舆那边也没有一点动静,这让林云十分疑惑。

他不知道的是,朝廷现在被羌乱搞的焦头烂额。三月,羌人叛军进攻三辅,皇埔嵩由于骑兵少,只得防守与叛军对峙。

而郡府现在忙着对付,刚从南阳那边逃回的刘辟龚都部,哪有时间理会细阳县的一伙山贼。

而细阳县的县兵不过五百,能轻而易举夺取阳山大寨,这伙山贼的实力绝对不弱。不知阳山中的情况,县府一时也不敢动作。这样一来,便没有人理会林云了。

可要说林云就无忧了,那也不尽然。铁矿物资被夺,府内管事又被扣押,陈家家主陈年怎会甘心。

于是他向家族在汝南的旁支话事人陈唤求助。一得到族长回应,言要派一人过来。此人武艺了得,极善统兵,让他安心等待。

得到了族中的回应,陈年也不在着急,开始在细阳县招募私兵,准备等家族的人到来,便攻打阳山。

林云等了一阵,一直不见县城那边有反应,林云慢慢也开始放下了心。

时至四月,卧牛山开始要春种了,林云便打算回卧牛山一趟。林云回了卧牛山,正好赶上春种。

看到村民在木质农具种田,林云回到山上后,立刻下令工匠开始用铁打造新式农具。

林云画了新式农具图纸画完,让四千多工匠加紧打造,快速发放各村。有了足够的铁供应,工具制作的速度很快。

五月时,春种完成,林云有命铁匠打造大量的铁锅,以便妇女熬制精盐。也就在这时,林云接到了阳山那边的消息,说细阳县那边有动静了。

林云得到消息后,立刻将图纸交给工匠,立刻起身向阳山出发。

回到阳山后,周仓带着一人来到林云面前。

此人见见到林云后立刻开口道:“头领,属下在细阳县外探查细阳消息,发现细阳县兵并未有动静,于是便乔装混入了细阳县。

当入了县城后便发现了不对,陈家将县内大户的私兵,都集中到一起训练。人数足有千余人,像是有大动作。”

林云一听,心道:“不怕你动,就怕你不动。”

想到此林云传令道:“胡谵,某给你骑兵三十,日夜监视细阳县动静,若有异动立刻上报。”

胡谵听了林云的话,立刻起身道:“诺”说罢转身离去。

见胡谵离开,林云转身对周仓道:“周仓;某给你士卒五百,再次检查通往阳山的山路,在沿路检查和设置机关陷阱,防止敌人从小路突袭我寨后方。”

周仓立刻起身应“诺”,然后出去安排。

见周仓离开,林云回身看向典韦,一笑道:“典大哥,这回还要麻烦你一下,若这会陈家找来高手,可就要看你的了。”

典韦看了林云一眼,没好气道:“区区千把来人,汝还对付不了?还需某出手?”

林云知道他被自己坑上了贼船,典韦心里还有一点不痛快。于是笑道:“一般人,自是不用典大哥出手。可就怕有能人出手。毕竟这乱世,可不缺你我这样得人物。”

典韦一听道:“没性趣,汝自己想办法。”

听了典韦的话后,林云笑道:“打劫陈留富户时,从一家大户内得杜康美酒数十坛,本打算战后与典大哥痛饮一番。可如今看来,只有和周仓他们饮此美酒了。”

典韦一听杜康酒的名字,眼中立刻冒出了光。

他看了看林云道:“放心,一般的杂鱼,你自己就能料理。若遇上不可力敌之人,某自然会出手。”

听到典韦的话后林云得意一笑。心道:“每个人都有弱点,而这酒就是你典韦最大的弱点。”

搞定了典韦,林云开始在阳山的山路上布置人马,等待敌人来攻山。

五月,一支两百人的私兵,在一人的带领下进入了细阳县。

这支人马可比一般,他们步伐整齐,训练有素,身上皮甲罩身,必身着竹甲的普通兵卒强出不少。

以这个时代的练兵方法来说,这支人马的训练,最少也有一年以上。但具体战力,恐怕只有与其后交战后才知道。

这支人马到细阳后,林云第一时间就得到了消息。他令人密切监视,看是否还有其他军队到来。

可一连等了数日,初这支人马,在无其他军队近入细阳县。得到这一消息,让准备大战一场的林云很是意外。

按理来说,自己一举荡平阳山的贼匪,这说明自己的实力不弱。敌人不可能不清楚,怎么会只有这点人来支援?

林云不知这陈家葫芦里卖的什么药,看不懂于是也只得观望。

一连又等了数天,可陈家的人依旧没有动静,林云只得再次派人混入县城探查情况。

一连排除十几人,可这些人入了县城后就没了消息,全部是又去无回,这下林云可坐不住了。

就在林云急的想热锅上的蚂蚁,不知该怎么办时,一个稍骑回来汇报道:“夕阳县令下令,现在县城许出不许近。我们的兄弟都被困在了县城里。”

林云一听,知道陈家要动手了,于是下令所有军队开始整点武备准备战斗,山脚的明暗哨日夜戒备。

同时派五百人加强守卫南山,他可不想重蹈之前那伙山贼的覆辙。

五月二十三,县城内的各大家族联合县府,派出士兵五百,私兵一千五,浩浩荡荡向阳山杀来。

守候在县外的哨骑,第一时间将消息报到了林云这里。林云听后,下令军队在谷口山腰伏击敌军。于是一千军队便在入谷的山腰上埋伏起来。

时至午时,在细阳县尉费通和一起白马的青年的带领下,一千八百人的队伍到了阳山脚下。

费通下令让五百人为先锋,沿着山路向山谷内进攻。可青年抬手制止了他。

费通很不爽正要发火,这时少年抱拳开口道:“大人,山路间飞鸟盘空不落,必然有大量伏兵,若贸然攻入,必中埋伏,忘大人三思。”

费通听后,抬头望向大山,见远处是有不少飞鸟盘旋,便停下了攻山,反问青年道:“以叔侄之言,我等当如何行事?”

原来这青年叫陈到,字叔侄,乃氏汝南陈氏偏支。陈氏以儒学传世,故不管主脉与旁支,都以文为主,可唯独这陈到是个例外。

他自厌文喜武,八岁拜访名师习得一身好武艺。随家中父母不反对,可还是被以耕读传世的陈氏族人所看不起,连累的父母也在族人面前抬不起头。

这回黄巾叛乱,他才有了出头之日,于是招募乡勇百人保护乡里,消灭了不少黄巾散兵,在乡间树立了威望。

消息被汝南陈氏旁系得知,招他去汝南。他本以为机会来了,只要被家族保举,在郡内当一个屯长还容易的。如果族中肯出力,军司马也不是不可能。

想到此他高兴万分,于是便兴冲冲感到了郡府。可不想到了郡城后,却被汝南的族长安排训练私兵,成了一个看家护院的。

这会细阳陈家支脉有难,故汝南陈氏旁族家住陈唤想起了陈到。他派陈到率两百私兵,协助陈年夺回细阳陈家的铁矿。

陈到抬头看了看大山道:“阳山山高林密易守难攻,山间只有一条路通往山谷。大举攻山军队施展不开,小队进攻乃是寻死。

故;以在下愚见,我等只需守住这山谷出口,断其水源,逼这伙匪贼出山与我等决战。如此一来,一战可平阳山匪患。”

陈到来前自然是问明了谷内情况,知道山谷三面环山,只有北山一条路,且山谷内并无水源,故所以才出了这个注意。

费通听了陈到的话,细细思索一番,觉得这办法不错,省去了攻山的死伤。于是下令沿小清河边扎下营寨,困住山谷,逼阳山内的匪徒出山。

林云在山道内的半腰等了两个时辰,不见官军攻山,正在纳闷,一小喽啰来报道:“头领,官军山口扎寨,未见有攻山意向。”

林云一听,暗骂这伙官兵狡诈,害的老子在这半山腰空等半日,真是晦气。

知道官军不打算攻山,林云便下令军队回营。还下令稍探密切监视官军动向。

回到大寨后,林云命人端来一碗水大口喝了起来。在山腰苦等半日,可把林云给渴坏了。

一碗水下肚,林云思索官军今日放弃攻山的事。心里还在嘀咕:“这官兵就是矫情,才走了二十里路,就要停下休整,不知道兵贵神速吗?”

他刚要将陶碗扔到积案上,水碗一脱手,林云忽然脸色一变,回身立刻命人将之前那个哨探叫来问话。

没多久,那名哨探跑入聚义厅,见到林云立刻道:“头领唤属下何事?”

林云一回身,看着那名哨探道:“汝言官军在小清河边扎寨,这大寨是如何扎的?”

那稍探思索一番后道:“他们是在我们山口,沿着小清河扎寨。”

林云听到这里,心中就是一凉。他此刻明白了,官军这是要断自己一方的水源,想要困死自己一方。

要说这阳山什么都好,山高林密,东西两边山壁陡峭,形成天然屏障,可谓易守难攻。

南边山势较缓,虽然可以通行,可哪条小路走起来十分不易,只有北边一条大道通向山谷。是绝佳的屯兵之所,可唯独一点不好,那就是山谷内无水源。

开采铁矿是个累活,需要大量的用水。山谷里虽然有几口井,可需要靠人力不停往山谷内蓄水。

大寨虽然是在山谷中,可地势还是高出河道很多,开渠引水根本不现实。所以山谷里的用水只有靠从小清河往回拉。

五千人的生活用水量极大,需要数十辆牛车装满大木桶,不停往山谷里运。所以山谷里的存储的饮水并不是很多。

现在官军封锁山口占据水源,这无疑断了山内人的活路。这怎能不让林云心惊。

他立刻令斥候队长探去探明官军人数,一边派人估算山谷存水可供谷内人几日用度。自己开始计划起如何打退官军夺回水源。

夜间,斥候队长回转,告诉林云,更具官军大寨中的炊烟,估计官军人数不下两千。同时去清点山谷存水的人告诉林云,山谷内的水只够谷内五日用度。

听到官军人数和谷内存水,林云便有了计较。他令周仓带千人,出南山,绕到官军后方隐蔽,待自己与官军交战时从后方杀出。

若敌军出寨迎战战,周仓便断其后路。弱敌军不出寨,便佯装攻打县城,制造声势扰乱敌军,诱官军回援县城。

只要敌军出寨,自己便沿路追杀,与他回合,一举消灭这伙官军。

周仓接令后,于第二日一早便带人从南山出了山。这阳山面积极大,周仓要想绕道敌后,需要绕道百里。

以这个时代的行军速度每日四十里,周仓要想悄无声息的绕道敌后,最少需要三日的时间。因此林云对官军的攻击时间定在了三日之后。

三日后,林云率一千五百人出山,在山口结阵,在敌军寨前讨敌叫阵。

见山匪出山,费通大喜过望,道寨内观察敌情。可一到寨墙边就傻眼了,他以为这伙山匪最多也就千八百人,可观眼前敌军,这人数远超他的预计,必自己带来的人也不少多少。

费通看到这一情况,顿时就慌了。他回头看向陈到道:“叔至,这敌军势大,我等如何行事?”

陈到抬头看了看这伙山匪,瞳孔也不由一缩。只见敌军一色汉军装备,队列齐整,一看就是一支精锐军队。

此刻陈到心里也犯起了嘀咕,观眼前军队,军阵严谨,是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可不像是啸聚山林的匪徒,难道是那支军队哗变了?

一想也不对,他并未听说哪只军队大量哗变啊!眼前这人数不下一部人马,如果有那个校尉叛变,他不可能不知道。难道是那个大族打着山贼旗号,夺取这阳山铁矿不成?

想到此,陈到隔着寨墙高喊道:“你等何人,为何啸聚山林,占我陈家产业?”

林云听后哈哈大笑道:“这阳山乃某从一伙同道手中抢得,何时成了你陈家产业了?既然来了就废话少说,可赶出来一战?”

陈到听到林云的话,先是心里一松。看了看对面的军队,又看了看己方士卒,心又不由凉了半截。

自己一方的军队是由三百县兵,自己训练的二百家族私兵,还有县内几家大族的私兵组成。

县兵就不说了,除了装备差,纪律也是出了名的差。各家私兵装备到时不差,可他们训练不行,看家护院还可以,可上了战场,那也就只能合合了。

再说这些私兵是给家大户所凑,多者二三百,少者三五十,他们自成一个小团体谁都不服谁,根本就不听县尉和他陈到的命令。

远的不说,就这细阳陈家的三百私兵,都不停他陈到的命令,更何况其他人。这样的军队如何战胜眼前的这支强军?

陈到此刻是满满的无力感,弱这些人听自己的调遣,只要训练半年,稍做整合,在训练一番,到也不拒眼前这支军队。

可现实的问题是,细阳支脉的人根本就不给他这个时间。再说整合这些人也不现实。

大族之间也不是表面那样和谐,各家有各家的小心思。要是整合这些人,这些大户还以为你要吞并他们呢。这些大户怎么可能同意?

他回头看向费通道:“我等消息有误,敌军势大,我等只有拒寨死守,或可有一线胜算。”

阅读黄天霸途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黄天霸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