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朝丝路》

第73章以工代赈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金秋郁郅被包裹在一片墨绿,一派金黄,一抹嫣红之中。

墨绿的是一团团常绿松针乔木,金黄的是朵朵秋菊片片柳叶,嫣红的是枫树枣树生命最绚丽的的绽放,它们争奇斗艳把大地装扮的无比妖娆绚丽多彩。

中秋座谈会和赏月活动安排在三神殿。

与其说是座谈会,还不如说是问政会。

恰逢北地郡各县道的首脑都齐聚郁郅,太守王铎与别驾商议以后,想借机召开一次赈灾座谈会,同时邀请启蒙博士德馨先生以及当地士绅,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建议,开展北地郡的赈灾工作。

北地郡人口大约百万,今年遭受洪涝和雹灾严重的有七八个县,其余皆为从西伯利亚赶来作祟的阴雨天气,二阴山地的庄稼近乎绝收。

朝廷休养生息免去了北地郡今年的赋税,同时核准可动用官仓储备粮五万石用于赈灾和来年春种,除了保障运送火油的劳役之外,其余可由北地郡安排修缮水毁水利和道路桥梁。

先说说汉初奇葩的人口统计数据。

为啥说北地郡的人口大约百万?因为那时候按照传统的习惯,一般只统计‘丁口’。

‘丁口’为户政名,即男女人口。秦制,凡男子自十四至六十岁称丁,妇女称口,合称丁口。丁口既是统计人口的基本计量单位,亦是派征丁银、徭役的依据单位。

‘丁’意为“子”,子在古代指儿女,所以丁口也代指子的意思。

秦汉时期,天花等瘟疫肆虐,未成年儿童夭折概率极高,所以十四岁以下的儿童,基本不纳入人口统计范围,并且超过六十岁的人口也不在登记之列;

再者,许多奴籍为了避税很少登记,因战乱避祸而隐居深山的山民因条件人力所限,无法全面核查登记,没有户籍的人口普遍存在,漏登的人口估计最少有十之二三。

据史料记载,西汉末年,全国人口大约五千三百万,北地郡十九个县道实际人口大约有一百二三十万才是比较准确的数据。

虽然听着绕口,但这就是当时人口统计的真实情况。

因为牵扯到要完善滑轮制作工艺的报告,所以小神童赛甘罗也在邀约之列。

每个行政主官都有一套自己情感色彩明显,特立独行的办事风格,尤其在封建社会初期。

并不是每个封建社会的封疆大吏都霸道独裁,集思广益博采众长问政于民,反而是大多数官员的理政思路。

初次参加这样的座谈会,甘延寿感到无比的新奇。

太守大人像极了后世娱乐节目的主持人,不断抛出一个个事关切身利益的话题,或自由发挥,或点名提问,皆信手拈来挥洒自如。

不由使人联想起非常六加一、星光大道、非诚勿扰等脍炙人口,让人津津乐道的经典。

问政会按照预定的轨道平稳运行,在节目的尾声却因为主持人的一次心血来潮而突生变异。

“甘延寿,你小子不错,本太守看好你未来可期!”

太守大人的脸色隐约有几分大灰狼的味道:“问政于民是这次座谈的主要目的,再好的仁政,没有好的措施实施,就会在落地时失之偏颇,如同你带领青云班的学童丈量龙首山,任何在选点时候出现的微小失误,最终会显现出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的恶果。

今天的座谈到目前为止,你都全程参与,以你的聪慧,其中的关键想必早已了然于胸。

郁郅县乃至北地郡都有你赛甘罗种种的神奇传闻,可我们在座的大多数人也只是听闻而已。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今日何不让我等见识一下你赛甘罗的风采。

小家伙,你的老祖宗甘罗十二为相,虽说天赋异禀,但也不是一蹴而就,出道即巅峰,没有前期的种种历练,何来从政后庖丁解牛的娴熟。

今日群贤毕至长少咸集,正是你展露才华的最佳场合,可否就眼下北地郡的政局谈谈你的高见?”

坐在老太君身边的甘延寿满脸惊讶:“大人,您让小子参与郡府大事?学生以为还是算了吧。

问政于民又不是问政于童,岂能儿戏,传出去岂不让天下人笑话。”

卧槽,这个太守大人有点腹黑啊!

虽说我是道爷的学生,但你也不能把我放入八卦炉修炼吧,我可木有猴哥铜头铁脖子的不坏金身。

在场除了自己的父亲和老太爷目光凝重,其他人都一脸的玩味,摆明了想看小爷的笑话。

都说‘洪洞县里没好人’,郁郅县北地郡有吗?

没看见!

主持人却没那么好相与,步步紧逼咄咄逼人:“想出人头地,仅仅有天纵之才还不够,同时还要付出艰辛努力和不断地磨炼,方可达到目的。你小子昨天挥洒自如处惊不变的亮眼表现哪去了?

不要有所顾虑,毕竟你是局外之人,况且小孩子的思维天马行空顺应天意,相当于玩一个老鹰抓小鸡的游戏,你坐在本太守的这个位置,谈谈你该如何应对眼下的赈灾事宜。

说错了不要紧,但凡能给我等丁点有益的启示就好,功莫大焉,善莫大焉。”

看来非要赶着鸭子上架啊,甘延寿有点麻爪。

“既然太守大人出题,延寿再推辞就失礼了,权当学生作一篇‘政论’,至于成色如何,全凭在场的各位大人研判。”

甘延寿略一思索便侃侃而言道:“学生有三策应对。

眼下,北地郡可用的赈灾资源有夏赋约十万贯、赈灾粮五万石、以及本郡除运送火油之外的劳役。

赈灾的要达到的目的是:让受灾百姓度过明年春荒到夏收、修复洪涝灾害冲毁的水利设施及道路桥梁、保障来年春种的种子和畜力。

平心而论,资源有限而灾情严重,如何应付此危局的确是一道考验北地郡执政者的大考题。不敢奢求优等,做到人人满意,只要上下齐心,坚持到明年夏粮收割,不出现大的民生动荡就算及格。

学生有三策可针对目前的局面,具体阐述如下——

其一:循规蹈矩,按部就班。

一切按照朝廷法度,照例施行。

夏赋全部购买种子,原路返回为春种兜底;

赈灾粮保障鳏寡孤独重点人群,其余可按受灾程度的不同分等级发放;

提前评估受损基础设施,组织劳役按轻重缓急分步修缮。

非常时期行非常法度,强化监督机制,成立督查组,明察暗访,巡回各地,从上到下,坚决斩断伸向赈灾粮款的黑手;一旦发现贪腐舞弊行为,从重从快严厉打击并昭告天下,抓好警示教育工作。

其二:分解任务,责任到人。

全面核实灾情,制定目标任务,详细分解赈灾粮款以及劳役。

郡府太守大人抓全盘,属官以及县道分片包干,责任到人,作为年度考核评价指标。太守大人乾纲独断,可施行能者上庸者下的末位淘汰制,鞭策庸政懒政官员。

你看这么快就招人嫉恨,许多人看小子的眼光都五味呈杂,太守大人,学生还要继续说下去吗?!”

马丹,这小子腹黑蔫坏,小嘴叭叭就给平日里耀武扬威的各位大人套上了无形的枷锁,这还了得!

但此时此刻却谁也不愿做出头鸟发声,那不是摆明了找不痛快吗!

条件反射,身体是诚实的,于是乎,座谈会躁动不安响起了各种奇奇怪怪的声音,屁股扭椅子动,喝茶吃瓜果,借此掩盖内心的踹踹不安。

太守大人眯起了眼睛,精光闪烁把眼前的场景尽收眼底。

“不错,有点赛甘罗的味道。童言无忌,你尽管接着讲,各位大人都是朝堂久经考验的贤达,这点度量还是有的。”

“那小子就接着往下讲,下面的内容可能有点离经叛道,但收获可能最多,最有利于北地郡的长治久安。

第三策为:开源节流,放水养鱼;群策群力,以工代赈。

孙子兵法曰:以正合,以奇胜。

大灾当前,郡府要大力提倡民间互助会,红白理事会等民间组织,红白事俭办,减少婚嫁彩礼,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

梳理郡内大型建设项目,让承建者最大限度吸纳本地剩余劳力参与其中,尽可能让利于民;扩大劳务创收渠道,由郡府县道牵头,出面沟通协调,承接周边地区的基建项目,能人带头各显其能,有组织有计划的劳务输转,鼓励让人走出去,把钱粮拿回来。

各县道组织乡里,由各地德高望重者牵头成立互助会;根据乡里纳税田亩,合理利用现有耕牛及其他畜力数量,采用延期支付酬劳、换工等多种形式,帮助缺乏劳力畜力的农户春种秋收度过灾年;在此基础上总结经验,使之常态化。

各地乡绅要肩负起振兴乡村的责任,能者多劳,收益大担负的责任更大。

动员乡绅们积极行动起来,拿出真金白银,投入到民间互助会,成立购买耕牛、骡马等畜力的发展基金,采取三户联保或者五户联保的形式,免息发放贷款,郡县可多渠道筹资贴息。

根据收益范围,积极倡导辖区内的绅士商贾捐款捐物。

赈灾粮款可与善款统筹使用,采取自愿的方式,适度扩大劳役数量,采取包工、计时等多种核算方式,以以工代赈的形式,可以给参与劳役的百姓支付合理的酬劳,利用冬闲农闲等时段,多渠道增加百姓收入,调动各方力量,群策群力,共度时艰。

以上三策可单独实施,亦可综合考量,优化实行,总之一句话,要高效简政利国利民,灵活多变因地制宜,切不可墨守成规搞一刀切。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传统理念中断句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正确的施政理念是:对于老百姓,所有官吏应该做好道德榜样让他们追随;而不是跟他们解释政策的来龙去脉。

所有的先生是这样教我们的,所有的帝王官吏也都是这样施政的,从来认为这就是圣人的教化。

但是诸位有没有好好想想,孔圣人真的教导管理者‘愚民施政’,难道说‘有教无类’的启智教育不包括‘民’?

如果断句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不是更好吗?

依法施政的理念是:守法善良的百姓(良民),对他们行为自主不要过多约束;愚昧暴戾的百姓(刁民),要惩戒教导使其知晓过错。

学生看到有不少前辈对此有不同的见解,私下学生可以讨教,现在不讨论这个观点是否正确。

之所以提出这个话题,主要是牵扯到舆论导向的问题。

自古以来皇权不下乡,

也许,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它呈现过有益于统治者的一面;但更多的时候,这种情形被别有用心的陈胜吴广之流所利用,造成生灵涂炭民不聊生的局面。

国富民强与民富国强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既然我们为民生谋福利,为什么害怕让老百姓知道我们的执政理念呢?!

假如让我们大汉帝国的所有百姓都知道,我们的帝国是天下独一无二,疆域万里万邦来朝,令人骄傲感到伟大的强大帝国,我们的百姓难道不自豪吗?!

要知道,自高祖打天下到汉武中兴,我大汉君臣付出了多少常人难以想象的浴血拼杀和艰辛努力,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多么的来之不易。让天下百姓都知道这一切而心怀感念与国同休,又有何不可呢?!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可见舆论导向在治国理政中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法无成法,与时俱进;顺应时代,推陈出新。

学生以为,各地学政要广泛发动所有公学私塾的学子,走上街头,深入乡村,大力宣传郡府此次赈灾的施政措施,真正把广大老百姓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参与其中,上下齐心,群策群力,这世上就没有不可战胜的灾难!

信口开河,班门弄斧,令人贻笑大方,还望各位前辈多多包涵学生。”

余音绕梁,三神殿殿堂上北地郡所有参会者,这一刻都被小家伙赛甘罗前无古人闻所未闻超前的执政理念所震惊,一个个仿佛都成了形态各异的雕塑,哑口无言落针可闻!

于无声处听惊雷,此时无声胜有声。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阅读天朝丝路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天朝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