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1990]》

第24章 第24章买房风波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妈妈, 葡萄干也要放,我最喜欢吃就是葡萄干了。”

“妈妈,妈妈, 这又是么?”

一大清早就开始吵吵, 小嘴叭叭就没停下来过,范晓娟给她吵得头痛,问了她好几次要不要出去跟玲玲香香玩。

韩星辰说:“玲玲香香也在家盯着煮腊八粥。”

好家伙, 这群小东西在家当监工呢。

生怕妈妈忘记了, 韩星辰从屋面翻出来一把葡萄干, 丢在妈妈面前:“葡萄干是一定要记得放。”

韩江刚从外面回头,跑一头是雾气, 手头拿着『毛』巾擦了擦:“我不要葡萄干。”这玩意儿太甜, 他不喜欢。

可怎么行,韩星辰守在家,就是想盯着妈妈放葡萄干呢, 小家伙捏紧拳头面葡萄干:“不行!”

韩江故意跟她抬杠:“可是爸爸不喜欢放葡萄干。”

他扫了一眼,黑米、红豆、花生、糯米、莲、黑豆、核桃, 五谷杂粮。

“哟, 今天这么多种豆呢。”每到了这个季节, 家就会煮上一大锅腊八粥, 孩们喜欢吃甜食, 面会加上葡萄干或者是红糖。

大人嘛是图个意思就好啦。

范晓娟抿嘴一笑:“黑豆、红豆跟莲是王『奶』『奶』拿过来, 等下煮好了给她送一碗过去。”

重生回来以后, 她倒是把邻间关系搞特别好,她嘴这个王『奶』『奶』,住在院西厢房,自从入冬以后就再也没出过房门了。

纪大了, 腿脚也不好,煮粥这种费力气活,一个人就干不动。

韩江在旁边一坐下,韩星辰就嗷嗷叫跑过来,哒哒哒杀到妈妈旁边:“要放葡萄干!”

“放,给你放,可葡萄干是煮好了再放,丢进去太早了给你煮烂掉了呀。”

“这样吗啊?”韩星辰这才相信妈妈会往面放葡萄干,又扑腾着跑出去找小伙伴玩了。

一到腊月,味也越来越足,各家各户开始炒干货,布置家。

就连平常吵吵闹闹孙家,也安静了不少。

“你们单位么时候才能放假?”韩江一坐下,就开始帮着剥花生米了。

“哟,可得忙上了,最近我不会回来太早,你要是空放学接一下孩。”

韩江单位倒是条件带着孩过去。

“哎,你剥么多花生米做么,煮粥不用太放多!”

“又不是只用煮粥,等会儿炸点花生米,个啥,我事要跟你说说。”

“啥?”就觉不是么好事情。

“个,我小姨,就是个在东莞小姨,今天打电话给我了。”

哦。

范晓娟心说,准没啥好事。

就叫人到难处无人帮,稍微好一点就到处是亲戚了。

韩江在事业单位待了么多,难就没分房机会吗?

早几,单位集资盖房时候,也找过韩江,但会儿他钱寄给老家了,打电话跟父母一问,韩家二老拒不承认还钱。

一说起来就是,你以为钱经得住几花呢,不算账不知啊,算完了反正就没了。

就这样一混过来了。

其实韩江哪能没钱呢,从十五岁开始就打职业球赛,球手生涯巅峰时期,比现在上班时候绝对挣钱,省队时期就津贴了,还比赛奖金,他自己也算过账,最多一各种加起来四千多块钱。

到二十七岁结婚,才彻底结束了给家输血生涯。

十二,少说也给家奉献了五六万,可到韩家二老嘴,集资建房一万块钱拿不出来。

结婚时候,他连个金戒指买不起,到现在又能存几个钱?

范晓娟开口:“么意思?”

韩江也觉得开不了这个口:“我就知不该跟你说这话。”

“你妈也给你打电话了?”

“打了。”

“......”范晓娟沉默了片刻:“你妈可真意思,怎么着连我辛辛苦苦省下来钱,也要盘算过去吗?”

韩江觉得自己就开不了这个口。

范晓娟这气倒不是无放矢。

当初两人结婚会儿,韩江也去找父母要钱,毕竟这他挣得钱存在二老手了嘛,轻时候听爹娘忽悠了两句,就觉得他们做么是为了自己好。

到真正要钱时候,就翻了脸,韩家二老就说钱用掉了,一分没。

这也就算了,八四,范晓娟刚怀孕会儿,他小姨说是要借点钱周转,她也不好得罪亲戚,也就借了。

后来过了还钱日,小姨也没动还钱意思。

家也确实要花钱,生孩要花钱也算是个很好理由吧,就去找小姨还钱。

谁知小姨大喇喇说,这钱还了啊。

还给谁了?

说是还给韩江爹妈了。

韩家二老听完要钱,只说没。

要她说,人不怕没脸,到了连儿媳『妇』私房钱能吞得下去这程度,她也不打算给两位养老了,以后病了躺下了别找她,钱还怕没人伺候?

一万块是范晓娟婚前辛辛苦苦存钱,一口气让韩家二老套个干净不说,韩老头还阴阳怪气说:“没想到老大还学会藏私房钱了,你们也是轻不懂事,能管得住钱吗?”

从回开始,梁就结下了。

还好意思找他们“融资”,她又不是单细胞动物草履虫。

九十代,东莞可是国内风口上城市,世界代工厂,满城是外资,『色』产业也是会儿奠定了坚实基础,说比深圳还风光不过份。

房价也是嗖嗖,九十代初期泡沫,国房也不便宜,这会儿东莞房价,比十后深圳房价还贵。

“她也真好意思开口。”范晓娟无语至极。

“上次事她真不是故意。”韩江自己觉得没脸。

“不是故意,就是存心,这种话以后别在我面前提,糟蹋咱两情分。”话头一转:“她投么?”

“房地产啊,你看报纸没,现在海南跟广东房地产可真是火爆。”

要不说男人金融知识来自于报纸跟各种闻报呢。

照范晓娟说,国人民知发财渠,离破灭也只一步之遥了,因为这个世界上就不可能员暴富。

钱从哪来,一部分人没钱了,一部分人才能富裕起来。

但这个理没人懂。

九十代初期房地产泡沫,银行和房地产到处融资,人人以为掌握到了一夜暴富秘诀,可最后只花了半时间,泡沫就破灭了。

没经济基础一夜暴富,也只是五彩斑斓泡泡而已。

黄金贵时候一窝蜂去炒黄金,等到大家入市了,金价暴跌。

房贵时候去炒房,不过范晓娟等到天,房价还没跌。

会不会跌,谁也说不好。

但是真理永远不会掌握在绝大多数人手,要不怎么说钱人占比,不到百分之五呢。

要不是活过一次,吃过一次亏,只要说起来搞房,范晓娟肯定是举起双手双脚赞成支持,经济是在飞速发展,但这会儿东莞好行业不是房地产啊,而是制造业。

得恭喜他小姨,几以后可以喜提个破产记录。

这也算人生之中很特别体验嘛,不知多少人一辈没破过产呢。

范晓娟放下手活,往他对面一坐:“买房,咱们就自己买。”

韩江手头也停下来了:“买房?”

韩星辰也不知想到了么,异常兴奋问:“买么啊,咱们又要买么好东西?”

“说煮粥事情呢,等会儿你可得多喝一点。”女儿不太喜欢吃这种汤汤水水东西,但是只要孩多,就能干呼呼。

“我能去玲玲家喝吗?”人多吃饭香。

“你自己带上粥,再去人家家,别去别人家要东西吃知不?”胡家也是鸡飞狗跳,范晓娟想了想就说。

今天韩星辰也太乖了,米饭也是乖乖吃。

这几天是这样,吃完饭还去门口量身高,她个小,在班上是最矮一批,范晓娟觉得八成是遗传了自己基因,她小时候个也不高,到初三时候才蹿上来。

就在韩江以为这个话题揭过时候,范晓娟又开了口:“我说买,咱们自己买,你没想过,咱们以后得个自己房,院门一关,就是咱们自己地方。”

韩江差点没喷出来。

买胡同房?

这头几乎没人愿意买胡同,这面房破破旧旧,买下来一笔钱,翻修又是一笔,相当于两项支出。

更别提邻居,掐准了你想把院盘下来心,卖得还不便宜。

就说王『奶』『奶』家个户型两间房,加起来三十平米多一点,按照集资建房两百块一平方,也不过是六千块,可卖出去市价,就要到上万。

他们买这时候才花了七千块!

商品房另说,按照韩江说法,只要等下去,单位迟早要集资建房。

一套房七八十平米,才一万多,翻下来说不定比房还贵。

当初要不是错过了集资建房,他干嘛要在这买房?

韩江认认真真跟范晓娟讲理,指着自家墙壁说:“这屋,砖瓦是明清时期吧。”

范晓娟纠正:“这叫历史底蕴。”

“多少钱?”

“我打听了一下,王『奶』『奶』开价一万二。”

韩江一头磕在桌上。

当男人真难呐,打一个国冠军奖金才发几千块钱,可人人能拿冠军吗?

这要是换算成平米价格,得四百多了吧。

还别说,外头商品房上千了,可能一样吗,商品房走楼梯,通风也好阳台隔热做是两层,还通暖气,楼上楼下蹲厕,连倒夜香省了。

这头谁不想出去住?

便利真是楼房便利,可多少以后就能到真章。

现在京市还没开启大规模拆迁,盖在二环商品房少之又少,按照房地产理论来说,房看么,还得看地段。

现在单位集资房往三四环边上靠了,上班位置也不方便啊。

范晓娟耐心同他讲:“王『奶』『奶』这房人家也没说一定要卖,人也是看着纪大了,在这住着不方便,所以就顺口一提。”

她得让韩江知,这房是稀缺资源,买了就是赚了。

韩江鼻孔面出气:“这么贵,也真敢想。”

范晓娟继续说:“你就惦记着单位分房,可你们单位分房准头吗,你知为么亲戚们借钱来找咱们吗,就是吃准了咱们钱没花出去,疯狂找咱们借钱。

钱,是一『毛』也别想从我这拿走,王『奶』『奶』这房咱们先拿下,万一你单位分房,咱们再买不是。”

存定期拿利息她拒绝,亲戚们借钱是没利息。

九十代初韩江给一个同事借了八百,过了三十他们回国时候才还,还是还八百,这钱还不如白送你得了。

韩江差点没一脑袋磕桌上:“买,咱哪来么多钱?”

他努力在外面接私活,还不是因为钱不好赚嘛,范晓娟他们单位一天天,连工资要贷款发了,这要是哪天断了炊火也不是不可能。

“贷款,借,满世界人想借钱,咱怎么就不能找人借钱了?”

“人银行能随随便便给你借钱?”韩老财这概念还是改不过来,他就不喜欢贷款。

“找朋友借,你个朋友小金,不是说铁哥们嘛。”说起小金就来气,借八百就是他。

“你这——”

“为啥,关系铁,就看借钱能不能借,不借咱以后就不跟他玩了。”

“......”

前世两人回来探亲,就经过京市,零五京市,房价三四千地方遍地是,会儿首付低,贷款也容易,两成首付就能拿下房来,人银行利率还打七折,随便放款不要求么资质!

范晓娟蠢蠢欲动,就说买一套,万一以后回来了要住呢。

结果让韩江犹豫了一下,又算了手现金流,当时手也就十来万人民币,这得贷款。

贷款是多可怕事啊,分期二十还完。

二十以后两人老成啥样了,而且贷款个三十万,利息二十万,他觉得很不划算,这事儿两人争执不休,以韩江胜告终。

当时韩江还信誓旦旦,说再过两,中餐馆经营上来了,到时候咱们拎着款回来买。

刚好国内会儿个朋友要买房,许了高额利息,这钱就借给他了。

韩江当时还唏嘘,借了么多钱,这人以后还能能笑得出来?

可后来怎样了,再过了几回来,京市房上万了。

他辛辛苦苦存了三四钱,在同样地段,只能买一套同样大房,贷款从原来三十万要变成七十万,哥们还他钱时候笑比花还灿烂,给了高额利息还额外送了一盒燕窝。

可范晓娟气,吃龙肉高兴不起来。

这样一对比,就更觉得不值,还不如几前三千块买呢。

韩江当时还振振词,一万块一平米,就么小一个鸽笼要上百万块,老百姓谁能挣到上百万啊,家得搭进去几十,银行贷款就是要套住每个人到,六七十万贷款啊,我要还到头发花白换不完。

国家说了房只住不炒,你看看现在泡沫经济,跟当东京大泡沫一拼,这房哪能值么多钱,是炒作,你再看看九几东莞海南,会儿跳楼人还少吗,天台盖得么高,是给下饺人准备,不用两,这房准跌回三千,到时候我给你买别墅。

可最后怎样?

房一路涨上去,十几没下来过,请问这房是盖给老百姓住吗?

两人就从没在买房这方面打成过共识,从来没。

一向『性』格随和韩江,在贷款这方面,相当意。

他同意买房,但是绝对不贷款。

所以,一提到这个范晓娟就动了气:“到底买还是不买?”

韩江还没发现她动了气:“怎么说呢这个,我也没说我不买房啊,娟儿我保证,肯定能让你住上漂亮大房。

你看我单位集资房也了动静,咱们总得留点钱对吧,这要是买了胡同房,单位盖房不就买不成了?要我说住胡同肯定没集资房好,边是大三房,一套八十多平米,比咱们这三排加起来还大,还不够你住?”

范晓娟知他,了动静,跟这事儿落不落定是两个概念,于男人来说就是个“拖”字诀。

只要这房拖到卖出去了,范晓娟就不会烦他说起买房这事儿了。

这男人啊就是这样,能不买房绝对不买,住哪不是住,可女人能一样吗,没房就没安,虽说了房也不一定安。

后来她还慨啊这世界上要只男人,房价估计也飚不起来。

可范晓娟能让房价三千不买变一万,三十万不贷变七十万,气自己这事儿再发生一回吗?

她发誓,要再来一回她就撞墙!

为了买房,为了装修,她也一定要把单位奖励金拿到手!

阅读海归[1990]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海归[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