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朝纪》

第十五章 献计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我将取回的墨给升恒送去,顺便让这个眼高于顶的家伙欣赏欣赏今天得来的佳作。升恒伏在案几上详细观看了一刻钟,叹道:

“确是佳作,我是画不出如此意境和这么饱满的色彩的,你从哪里得来的?”

“是一个大美女画的,我和她聊得投缘,她就送给我了。”

升恒挑挑眉:“哦?那姑娘身份不一般吧?看这作画的手法,应是自小就得了大师的真传。”

我:“人家一个姑娘家,我哪好意思上去就问人家芳名的,不过是萍水相逢罢了。”

只是没想到这位“萍水相逢”的姑娘,没有两天,就再次有缘相见了。

这些年《女驸马》《白娘子》这些故事流传甚广,已经改编成了戏曲,极大的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今天“杏花烟雨”戏班子,排的就是《女驸马》的故事。

冯素珍自幼许配李家公子,然而李家败落,冯家便将李公子入狱,逼女儿另嫁。台上正演到冯素珍女扮男装中状元,被公主召为驸马的一段戏。

“公子,想不到我们这么快又见面了。”

我转头一看,正是那位前几日赠画的姑娘。“看来我和姑娘还挺有缘的,姑娘请坐。”我正打算给她倒杯茶,后面的丫鬟走上前来,拿手绢细细的擦拭了一遍茶杯,倒好了茶,轻轻放到那位姑娘手边,一看就是训练有素的大家婢女。

那位姑娘轻轻押了口茶,说道:“我今天来的有些晚了,没有包厢了,本来打算离去的,但看见公子在这里,就想过来瞧瞧公子。”

本朝民风开放,男女大防没有很严苛,但是这么一个大家闺秀说出这种话就有些逾矩了吧?

“姑娘可是有什么心事么?”

“你看这台上演的冯素珍,既勇敢,又聪慧,敢于违抗父母,改变自己的命运,我若是有她的一半勇气就好了。”

难道是被家里逼婚了?我察言观色,“姑娘也是既有才华,又善良大方的一个人,何必妄自菲薄,又不是每个人都要像冯素珍一般,去娶个公主回来的。”

“与公子说话可真有趣。我家里有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辈要过寿辰了,我至今也没想好要送什么贺礼呢,公子可有什么好的建议么?”

我沉思片刻,回道:“这送礼嘛,无外乎两点,一是投其所好,长辈喜欢什么晚辈就送什么好了,二嘛,就是看诚意了,若是晚辈花费功夫,诚心诚意给长辈准备的礼物,那么看在一片孝心的份上,长辈应当也会满意的。”

那姑娘轻叹一声,“我家那位长辈身份不一般,投其所好的人多了,我一个闺阁女子哪里比得过。”

“墨萱,今日出来听戏?哦呦,这位小公子甚是眼熟啊,念归兄,还以为你不在京城了呢,没想到咱俩这缘分真是挡也挡不住啊!”

我听见这吊儿郎当的语气下意识就想跑,没想到张云依那厮一把摁住了我的肩膀,自己坐在了我旁边。

张云依:“墨萱,你们在聊什么呢?”

墨萱看看张云依放在我肩膀上的手,好奇道:“云依,你认识这位公子?”

张云依:“我看你们聊得这么兴起,还以为你们很熟呢,这位公子名唤“林念归”,与我甚是投缘呐。”

我:“两位如果没事的话,我能不能先告辞了?”

我还没站起来就被张云依又给摁了回去,“着什么急啊念归兄,我才刚来,就这么不欢迎我?”

原来你挺有自知之明啊,“张公子说的哪里话,来,喝茶喝茶。”我亲自给他满上。

张云依对我的殷勤不以为意,接着问道:“刚才你们聊什么呢?”

墨萱看起来和他很熟稔,言语间一点也不见外,直接说道:“正说到那位大人寿辰送什么贺礼呢,这几日真是愁死我了,母亲逼得又急,我这几日出来好多回了,也没有找下合心意的。”

“这倒真是一件大事,说起来我们府上最近也是准备了不少贺礼,送哪个还没有选定呢。”说完转头看着我,“那念归兄有什么好的建议么?”

刚才听到张云依唤“墨萱”,我就在思索这个名字很耳熟啊,现在终于想起来了,沈墨萱,永宁侯府嫡长女,也就是荣昌的小姑子吧。永宁侯府和英国公府共同的“那位大人”,答案就呼之欲出了,九月初五,当今陛下的千秋节。

“我觉得吧,就做自己擅长的事情好了。墨萱姑娘既然擅长丹青,不如就画一副盛世图景献给陛下如何?”

张云依来了兴趣,“都画些什么?详细说说。”

我细细回忆了《清明上河图》的内容,建议道:“就画自永定门起,至紫微宫为终点,这一路的繁荣景象,人民安居乐业,运河南来北往,海晏河清,太平盛世,如何?”

墨萱:“听起来很不错,可具体怎么来画呢?”

“我们可以大概知道每条街长多少,宽多少,甚至每座宅子占地几何,把它们以相同的比例缩小,绘与画卷上,看见画卷,就像站在高处,俯视真实的街景一样,就像行军打仗的模拟沙盘一样。”

张云依道:“我大概明白了,墨萱你画的出来么?”

我:“整幅画可能要画几米长,几百座房屋,几百个不同样貌不同打扮的百姓,整个画卷还要构图明确,恢弘大气,画的了么?”

墨萱只犹豫了瞬间,就坚定的点了点头,“我可以,不过可能需要你们帮忙丈量街道,设计一下构图比例,作画没问题的。”

张云依看了我一眼,“我没问题的,反正府里最后送什么也不是我说了算,时间倒是很空闲,可以帮你的忙。就是不知道念归兄可有空闲?前几天还说过要离京外出的。”

墨萱也望向我,我迅速表态:“这计策既然是我出的,那我定然是要参与进来了,墨萱姑娘的画作将来要是青史留名了,也有我一份功劳呢。”

主意已定,下面就是执行力了,之后的几天,我与张云依开始奔波在京城的大道上,测量记录每幢有名的建筑物,墨萱则开始详细观察各色人物,各种家禽牲畜,以及运河上的不同船只,从房屋宅院到桥梁城楼,所有建筑物的特点,都画了详细的草图记录。

把测量好的所有数据和草图交给墨萱,接下来就看她的发挥了。紧赶慢赶的,终于在千秋节前,画作完成。画作使用贡娟,全图长五米,宽40厘米,因为此次千秋节是陛下的四十整寿。画作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将画卷徐徐打开,一副人民安居乐业的盛世图景就在眼前展现出来:浩瀚的运河,高耸的城廓,南来北往的货船商人,店铺林立,百肆杂陈,热闹繁荣的大街小巷,其间还穿梭着嬉戏奔跑的顽童。画卷的最后,是巍峨的紫微宫。在整个画作的色彩构成上,还借鉴了油画的一些技法,使整个画卷更有立体质感。

阅读成朝纪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成朝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