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缘玫香居》

第五十章回拭目以待 厚积薄发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郑如玉看着赵小礼轻轻言道:“你不要那么拘谨,我知道赵府府规严明。本小姐只是想告诉你,我喜欢那片茶树。清明,谷雨,正是采茶的好时节。还有那桃花现在开得也很美!”

赵小礼忽然觉得应该告诉郑如玉某些真相。

赵小礼遂轻轻言道:“少夫人,那茶树乃夫人的丫鬟桃儿姑娘亲自栽种。她是江南人士,知道老爷和夫人爱喝江南的茶,特意从江南带过来的。这片茶园已经十年了...”

郑如玉看着满脸悲戚的赵小礼好奇问:“可是有什么关于桃儿姑娘的故事?她现在人在哪里?”

赵小礼黑夜中朦朦胧胧看着郑如玉:“少夫人听了莫怕!桃儿姑娘为了护住夫人的清白投井而亡!就是这杂屋后面的那口井!公子把桃儿姑娘亲自葬在那井旁,并在坟墓四周栽种了几株桃花以此祭奠。那年公子十二岁!”

郑荣和郑如玉说了太多关于赵珏的故事。

这个关于桃儿姑娘的故事郑如玉其实早已经知道。

这也是郑如玉为什么要选择这个鬼地方的原因之一。

郑如玉就是要看看这百年赵府到底有多少真正的鬼?又有多少无辜的人?

赵小礼看着茫茫夜色下的竹林:“小厮本不应该告诉少夫人这些事。但是,小厮不想少夫人误会公子太深。也就是在那年,公子救了快饿死的我。那年公子十二岁,小厮我九岁...…”

莲儿大惊:“小礼哥哥,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啊?”

见郑如玉不语,莲儿轻轻对郑如玉言道:“小姐,莲儿失态了!”

赵小礼兀自摇摇头:“小厮以为自己是这个世界上最苦命的人。我娘亲生我时难产。我活了,我娘亲死了。我爹爹一怒,把刚刚出生的我扔在荒郊野外。”

莲儿一下眼泪汪汪看着赵小礼。

赵小礼眼里满是坚定:“是好心的乡民把我捡回,一家一口饭把我养大。后来,爹爹病死了。兄长把我和姐姐卖给了一个外地人换些银钱娶嫂嫂。那年我六岁,姐姐十岁。从此小人再也没有找到姐姐了。”

莲儿哭得更厉害了,直问:“后来呢?”

郑如玉看着赵小礼那瘦弱的身板感叹:“怪不得你这么瘦!”

赵小礼笑了一下:“外地人转手把我卖给了一户无儿无女的人家。不到一年,他们有了自己的孩子,便把我卖给了一个大户人家当小厮。那户人家的小公子对我不是打就是骂的!我遍体鳞伤受不了,我就逃了出来。”

莲儿再问:“后来呢?”

赵小礼眼里泛光:“我又冷又饿,一路乞讨,一路被人打骂终于倒在了路上。我不知道自己在哪里?醒来看见一个少年正好奇的看着我...…”

赵小礼笑了:“那个公子面无表情对我笑道:‘你居然还没有死,命够大的!和本公子一样大难不死!你几岁了,六岁了吧?’其实那年我九岁,公子十二岁!”

郑如玉看着赵小礼:“谢谢你与我说了这么多。想来赵小智和赵小刚与你的情形差不多吧!”

赵小礼点点头:“我们兄弟三人都是公子所救的无父无母的孤儿。公子与我们吃穿用度,还请师父教我们武功。公子亲自教我们识字习文。言传身教我们如何为人处事。”

关于仨小厮的故事,郑荣自然告诉过郑如玉。

但是从赵小礼口中说出来,不仅仅是赵小礼愿意对郑如玉敞开心扉,更是希望郑如玉还给赵珏一个机会。

郑如玉如何不知赵小礼的良苦用心呢!

只是赵珏这个重色轻德的毛病恐怕改不了了。

郑如玉现在只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赵珏既重色也重德。

赵小礼望着竹林出神:“我以为有钱人家的公子,一定都是衣食无忧!可我家公子,小小年纪就要背负着百年赵府所带来的一切重担!看我家公子活得像个大人老气横秋!我们仨兄弟的心里只有公子!而香玉夫人,是公子心里唯一的慰藉!”

一个声音远远传来:“赵小礼,你今日话多!公子要你与少夫人告别,你倒好说了许多不该说的话!”

赵小礼一下子给郑如玉跪下:“少夫人,小人明日就要与公子远处行商。少则半年多则一年,小人就不能伺候少夫人了,少夫人保重。我家公子已经安排好了一切,少夫人和莲儿姑娘请放心!”

赵小刚也给郑如玉跪下:“少夫人放心!小厮一定会好好护着公子!少夫人自己保重!”

郑如玉看着兄弟二人:“你们先起来吧!有你们兄弟仨人忠心护着公子我放心!有香玉姐姐和红儿姑娘陪在公子左右,我更放心!”

赵小智冷冷轻身来到黑色一片的后院杂屋:“你们都说要与少夫人告别,为何还在此聒噪!”

赵小礼拭了一下眼泪:“少夫人保重!”

赵小智轻轻一跪:“少夫人保重!”

公子没有出现在后院杂屋让莲儿好生失望。

郑如玉眼含秋波:“你们好生护着公子,也要好生照顾好自己!望你们平安归来!”

赵珏端坐灯火通明的书房,仨小厮齐齐聚在一起等着公子吩咐。

赵小礼欲说还休,赵珏何尝不懂赵小礼的意思?

赵珏低低言道:“相见不如怀念!”

赵小智轻轻言道:“想来少夫人懂得公子的心思。”

赵珏有些不相信:“那个瘦如竹竿的丑八怪怎么会懂得本公子的心思?”

赵小礼看着赵珏一脸质疑:“莫非少夫人在公子的心里真的是个蠢货?还丑八怪?”

赵小刚拍拍赵小礼的肩:“弟弟啊,不要怀疑公子。更不要以为郑大小姐真的可以助公子再兴赵府百年!”

赵小礼还不服了:“哥哥,我们仨兄弟拭目以待吧!”

赵小刚看着冷冷的赵小智,又看看面无表情的赵珏,再看看自信的赵小礼憨憨傻傻的一笑:“公子,拭目以待个啥?”

赵珏看着仨小厮忽然笑了:“果然是皇帝不急太监急!”

赵小刚再憨憨一笑:“公子,这句话的意思小人懂。”

赵小刚又拍拍赵小礼的肩:“公子说了,皇帝不急太监急!”

赵小礼看着冷冷的赵小智,兄弟二人相视无言。

三月十九一大早,公子带着仨小厮和李香玉,红儿绝尘而去。

赵珏走了。没有与郑如玉告别,也没有给郑如玉留下只言片语。

莲儿想不通:“小姐,为什么公子去了那么远的地方,要去那么久竟然不与小姐告别?难不成公子还恨上小姐了?莫不是因为昨天公子华诞小姐没有送礼物给公子?”

郑如玉亦是不解却又似乎明白赵珏的心思——相见不如怀念!

当然,这些告诉莲儿没有必要。

郑如玉就是要让莲儿什么也不知道,因为这样莲儿才安全。

赵昇玉和刘玉容倒是与郑如玉好好的解释了一番。

说什么怕如玉见公子要去那么远的地方担心反而引起公子伤感呀!又怕如玉担心公子一路上遇到些风险不放心呀!

赵昇玉和刘玉容说出了郑如玉的心里话。

郑如玉如何不担心,又如何能放心!

郑如玉从来没有怪过赵珏。

因为郑如玉知道赵珏一直活得很累。

但是,赵珏从来不与他人诉苦。只有李香玉,才是他心中的白月光!

郑如玉看着那独自开放的桃花,不免想起林之桃:“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这是个郑如玉没有感觉到春天正在悄然离去的春天。

也是个郑如玉没有心思欣赏春风春雨给大地带来美景的春天。

郑如玉独立在竹林前,看着那宁折不弯的竹子发呆。

以前二妹郑如月最喜欢竹子的气节。那时郑如玉不明白为什么二妹那么喜欢竹子?

现在日日看着那竹子,郑如玉忽然发现自己也喜欢上了这翠竹。

郑如玉每天带着莲儿照常与刘玉容和赵昇玉请安问好。

那赵府的四夫人似乎与夫人关系很好。

差不多郑如玉每次给夫人问好,都能碰见四夫人冲着她郑如玉温柔一笑。

郑如玉看着年轻貌美的四夫人,听她与自己说着一些体己话,心里很是感动。

四夫人对夫人很好,伺候得也尽心。

只是四夫人年纪轻轻无儿无女的,看着让郑如玉疼惜。

但是郑如玉不能随意表露出自己的情感。

毕竟在这百年赵府里,多说话可能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每次郑如玉只是端庄得体的回以四夫人轻轻一笑。

最后几瓣桃花随风飘落,春天已经过去了。

后院杂屋的竹林越发青翠,夏天到来了。

赵珏依然没有只言片语带给郑如玉。

郑如玉看着那在夏风吹拂下沙沙作响的竹林,油然感叹:“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他乡各异县,展转不可见!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

郑如玉把和莲儿采摘的茶叶晒制好了,送与赵大人和赵夫人品尝。

得到老爷和夫人的肯定后,郑如玉才敢让莲儿送给四夫人,王美玉和刘红玉。

在得到这些人的一致好评后,郑如玉才让莲儿给二夫人,三夫人他们送过去。

虽然二夫人和三夫人嫌郑如玉最后才送给他们,说如玉厚此薄彼。

郑如玉也懒得理他们,随他们是喝了还是扔了。

毕竟后院杂屋是个不祥之地。

那里的茶树乃是死人所种。心里有鬼的人是不敢喝的。心里带疑的人应该很纠结。

农历五月十六,如玉十七岁生辰。

郑鲲和杨维早早的就把信笺快马捎来,表达对如玉妹妹的思念之情。

郑荣和孙清秋带着一家老小到赵府给宝贝女儿过生辰。

赵昇玉和刘玉容热情的招待了他们。

那一刻,没有赵珏在府里,郑如玉总觉得心里缺了什么?却又不清楚到底缺了什么!

赵珏提前把送给郑如玉的生辰礼物放在了刘玉容那里。

当刘玉容把礼物拿出来的那一刻,所有人的眼睛都亮了。

郑如月一声惊叫:“夜明珠!”

的确,是夜明珠。

这猝不及防的大礼让孙清秋都高兴。觉得赵珏对自己的宝贝女儿是真的好。

郑如玉越发看不透赵珏了,也开始想赵珏了。

当然郑如玉心里清楚,赵珏连自己的模样都不敢去想?

郑如玉心里不免有些伤感。

莲儿脸上却笑开了花。

不是因为公子给小姐送了那夜明珠,而是觉得只有贵重的东西才能配得上小姐的尊贵。

其实不是一样吗?

赵珏送了一个自己亲自挑选并且亲手打磨出来的夜明珠,无言的送给了他的新婚妻。

这份尊荣一般人恐怕只能是望梅止渴般可望不可及也。

王美玉和刘红玉给郑如玉送的分别是一支凤钗和一窜珍珠项链。

郑如玉感叹她们送的都是大手笔。

郑如玉心想,以后她们过生日自己送什么礼物好呢?突然又有些为难了。

孙清秋看着郑如玉,知道她的心思,笑了:“我儿莫要担心,到时候娘亲相信我儿定能送去更好的礼物!”

郑荣笑容满面:“我儿莫要多想,心里有数就好!”

二夫人,三夫人,四夫人给郑如玉送的都是银钱,每人二百贯银钱。

让郑如玉想起齐俊一家因为不足二百银钱的欠债,几年都吃不饱穿不暖。

蔡琼瑶把郑鲲亲自做的一套瓷器送给郑如玉。

刘青把杨维亲手画的一幅画送给郑如玉。

郑如玉思及兄长和杨先生有些泪目。

听婵娟姐姐说齐俊和徐威在外地任职去了……

沈碧莲和冯玉兰在京城忙着要生孩子了……

王勤和刘敏也要去外地任职了。

郑如玉好生感叹。

郑鲲和杨先生在一起,郑如玉反倒不担心兄长了。

只是林之桃的意外去世,让郑如玉对两年多前的那场瘟疫心有余悸。

郑如玉还想起了王丽娟,杨梅都是在年轻美好的年华让白发人送黑发人。

郑荣意味深长的对郑如玉言道:“我儿切莫担心,一切都在我儿的掌控之中…”

蔡琼瑶也意味深长的对郑如玉言道:“一切也都在你兄长的掌控之中。如玉妹妹莫要担心。”

郑如玉嫁给赵珏的第一个生辰在没有赵珏的陪伴下过去了。

入夜,郑如玉和莲儿主仆二人站在竹林前看着月亮。

莲儿望着月亮高兴地和小姐说:“小姐,你常常说的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是不是就像今天这么圆。”

郑如玉言不由衷:“对呀!就像今天这么圆!”

一阵风吹过,竹林里沙沙作响。

莲儿忽然有些害怕:“小姐,我怕!”

郑如玉笑了:“莲儿怕什么?”

莲儿四处张望:“以前小礼哥哥在的时候,莲儿一点都不怕。可是现在小礼哥哥陪着公子去行商了。也不知道公子他们怎么样了?”

郑如玉看着竹林,轻轻唤道:“你出来吧!见到了你,莲儿姑娘就不怕了!”

一个人影应声而去:“少夫人好!莲儿姑娘好!”

莲儿大惊:“你是谁?”

那个人回道:“奉老爷和公子之命,守护少夫人和莲儿姑娘的安全。莲儿姑娘不要害怕,小人一直都在。”

郑如玉一笑:“我知道你是那个马车夫…”

那人回:“少夫人好记性。”

此人就是以后的郑义。

现在是不知名姓的暗卫。

莲儿放下心来:“小姐,今晚的月亮真美!小姐今天收到了好多礼物哟!”

郑如玉一想:“走,莲儿,我们看礼物去!那个夜明珠小姐我还没有好好看呢!”

秋天,收获的季节。

郑如玉还是没有收到赵珏的片言只语。

郑如玉心中喟叹:“公子这对丑陋之人的痛恨,当真是无药可救!”

“有所思,乃在大海南。何用问遗(wei)君?双珠玳(dai)瑁(mao)簪!用玉绍缭之!闻君有他心,拉杂摧烧之!催烧之,当风扬其灰!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鸡鸣狗吠,兄嫂当知之!妃(bei)呼豨(xi)!秋风肃肃晨风飔(si),东方须臾高(hao)知之”

当郑如玉把这首汉乐府《有所思》写完后,早已是泪流满面。

郑如玉闲来杂屋周围乱逛。

看那竹林已然萧瑟,只留下宁折不弯的竹竿。

看那桃花早已是枯木一树,正待逢春。

看那梅花连一个花蕾都还没有,默默地在悄然厚积薄发。

那井旁孤坟,独立于秋风中,似乎在诉说这百年赵府的悲欢离合。

唯有那茶园,青青葱葱一片,欲说还休。

郑如玉含泪自言自语:“丽娟姐姐,杨梅姐姐,心梅姐姐,桃儿姑娘!你们未曾达成的心愿,就让我郑如玉来替你们完成吧!倘若我郑如玉不幸也步了你们的后尘!这里,就是我的葬身之地!”

郑如玉心里十分清楚,她和赵珏都是木秀于林。无论自己如何抉择,早已是他人眼中钉,肉中刺欲除之而后快。

与其让自己被人杀于无形不如以退为进。

阅读情缘玫香居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情缘玫香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