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的我激活了种植系统》

第 16 章 二哥进私塾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辰时,刘员外家的小胖公子准时带着下人来江(自)家摊(后)上(厨)吃他的第二顿早饭。

唉,说到这儿,江橙一家为了赚钱起的是越来越早了。

等待江家婶婶给他煎饼的时候,小胖的鼻子忽然闻到一股诱人的味道,再一找,是从一个锅里散发出来的。

这能不看?

这一看,能不吃?

这一吃,能是只尝尝?

就着小豌豆吃着煎饼卷生菜的小胖发出遗憾的呐喊:“江姐姐,怎么没粥喝。”

家里人手不够啊,再说能不让别家赚钱?

江橙指着隔壁的隔壁:“刘公子,那家有粥,要不你去端一碗?”

小胖子勉为其难的答应了,下人立刻奔过去为主子买饭。

粥铺老板黑着脸嘱咐:“一会儿记得还碗!”

听的江橙直撇嘴,格局啊,还是太小了。要是喝的小胖子高兴了,还能少了赚头?

江橙事先准备了一个木碗,一碗容量的青豆一文钱。

要几文就盛几碗,这一行为在青阳镇开拓了小量交易的先河,带动了镇上的小额交易,进而传遍天南地北。

原来还可以不按斤卖,按文卖?

刺激那些买不起大量产品但能买得起少量的购买者进行主动消费。

小胖子一连吃了五碗豆,三张煎饼,又喝了两碗粥。把江家人看的心惊胆颤,你不是说你吃过早饭了吗?吃这么多没事吧?

就这还是江橙劝了又劝,小胖子才停下进食。小胖子摸着滚圆的肚子依依不舍的离开,顺便打包了十文钱的豌豆。

其他路过的孩子,见青阳镇的吃货代言人又在江家的地摊上买了那么多新点心,纷纷拽着家人跟风买买买。

“先前还发愁家里的豌豆太多了,还怕卖不出去。”二婶同二叔咬耳朵。

“橙子,豌豆快卖完了。要不我和你二婶先回去做。”江王氏担心的问。

“不用,这东西吃多了上火。和其他东西一样卖就行,不过明天咱们可以多做点。”趁着别人还在钻研配方的时候,自家任性点,想卖多少就卖多少。

一家人开心的笑了。

江家的小本生意做得越来越好,也终于攒下了一定资本。

江远水的学业被江德柱提到了明面上,这孩子的好学,想学,全家人都看在眼里。有条件了,当然要送私塾里!

“水娃也不小了,我和他娘想着要送就早些送。”

没有存在感的老太太听了后只说了一句话:“你同老二商量。”

意思就是她不反对。

二叔想的很简单,现在供你们儿子,以后我们有儿子,大家也一起供就是了。

“好事,都是为了孩子们的前程。”

二婶,大概是被江二叔敲打过:“咱家有钱都是因为谁?”

反正,全票通过了。

山水两兄弟终于可以一起读书一起写字了。江橙江桃也不用再费脑细胞记文章了。

大家都很开心,最开心激动的当然是要进私塾的主角江远水。

“大哥。”激动的睡不着的江远水小声喊。

“嗯?”困的要死的江远山迷迷糊糊的回应。

“私塾的先生凶不凶?”

“不凶。”

“先生布置的任务要是没完成怎么办?先生会不会罚?”

……

没人回应他,江远山的鼾声在静谧的夜里被江远水听的一清二楚。

太过分了,四年前大哥去私塾激动的没睡着的时候他都陪着大哥激动。现在他都没人分享!

淡了,十几年的兄弟,感情淡了……

睡着的江远山:这几个问题你都问了几遍了!让不让人睡觉了?

进私塾,先生要面试,就是弄清学生的底子,对学生家庭情况做大概了解。

私塾的先生姓张,是个老秀才。张秀才一看送来的学生又是个大孩子,那眉头都快结疙瘩了。

都这么大岁数了,不在家等着成亲,来私塾气我?

一问,好家伙,原来是远山的弟弟。果然有其兄就有其弟,都是这么大岁数了才来私塾。

也不晓得这家人怎么想的,别家的孩子这么大岁数是决计不会送进来读书的。都快能成亲了,折腾什么折腾?

咋滴,准备兄弟俩一起少年老成?

这江家,是起来了?这么有闲钱?

想起江远山的家庭情况,张秀才开口问:“你也是准备考功名?”

江远水点头:“想。”

四年前,张秀才自认还是个青壮年,从一问三不知教起还不成问题。现在,他只想拒绝这个学生。

看着都比他哥皮实,老夫抡不动戒尺了!

“考功名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至少得读个七八年的书。你们家俩孩子都来读?”这家里……

老秀才没和其他酸秀才一样在目不识丁的农人面前拽文嚼字,用的都是白话。

老父母自然听懂了:“家里做了点小生意。”后面的话江德柱不好意思说出来,总觉得在夫子面前提钱太俗。

老秀才点点头,内心痛苦的表示晓得了。

“先生,我弟弟很聪明,东西一学就会。我在家也教过他认字背书。”江远山竭力向夫子介绍弟弟的优点。

张秀才就当没听见,你也很聪明,聪明到经常不尊师重道!想到这儿老秀才心生一计:“远水,来,写个字让我瞧瞧。”

你不是认过字吗?不是读过书吗?那就写字,你们那家庭,字肯定没写过多久吧!

“先生,写什么字?”江远水恭敬的问。

“随意写即可。”张秀才为自己的机智点赞。这随意的可操作范围就大了。

江远山与江远水一道走到书桌后,远山磨墨,远水在旁学着。待一切妥当,江远水沉吟一会儿,提笔看了看兄长,见兄长没任何提醒以后动手下笔。

“勤学苦练。”

工工整整的四个字让老秀才无刺可挑。这字一看都是练过一段时间的,比江远山刚入学写的鸟爬强的不是一星半点!

就是这个字,一看就是江远山教的,完全就是把笔画拼在了一起。(注1)

江远山:不,我们都是妹妹教的。

“识多少字了?都会写吗?”

张秀才又问了几个问题,江远水一一答了,把老秀才满意的当场改了主意:“明日,不,今日就与你兄长一道进学。”

“谢先生!”

江德柱与江王氏听了这话就知道成了,喜气洋洋的将束脩奉上,又恭维着说了几句没什么新花样的好话。

“这,这是我们自家做的吃食,请先生尝尝。”江德柱想起来之前女儿教的话,磕磕绊绊的复述出来。

张秀才拒不了,让小仆接了送进后院。

等张秀才忙完一天的授课回到后院用饭,老妻破天荒的打听前面私塾的事。

“今日是何人来访?”

张秀才刚吃完饭还正在进行漱口环节,有些诧异老妻的心急。

这还是自家有食不言的规矩,若是没有,只怕他一进来都问了。

“怎么了?”

“嗨,就是今日松香从前面带回来的吃食,小孙儿喜欢吃,想打听打听哪儿买的。”

“什么吃食?”张秀才问,那么多吃食谁知道是哪一样。

“一包豆,也不晓得怎么做的,吃起来又酥又香又脆。”

这样说张秀才就想起来是什么了,江家送的那包东西。

张秀才把吃食的来历同老妻讲了:“明日让松香去问问远山。”他亲自问多掉面。

松香这一打听不得了,私塾里的熊孩子们都知道私塾里最大的那个哥哥家里有一种好吃的吃食。

好吃到先生家的小孙儿都说好。

“什么,我怎么知道的?”

“我隔壁的隔壁坐的是先生的长孙。”

这一波广告打的,江家的生意又红又火,隔壁一条街都是一股浓浓的酸味。

这一忙,又是大半个月。期间经历了风大不能出摊,下雨不能出摊等各种自然意外,弄得江橙都想在镇上租赁铺子了。

这烧柴做饭太受风雨的影响,风大,烟大,火苗乱飞;下雨直接不能出摊;烧炭又舍不得。但是租铺子又得一大笔钱,江橙又是稳健型的人,支出前必考虑家庭日常开支。简单来说就是买买买之前留钱以应对后续意外。

之前采的蘑菇已经晒干了,江橙觉得是时候去一趟县里了。

江橙寻了个机会指着晒的干蘑菇对老父亲说:“爹,咱们去县里把这些换成钱吧。”

“行啊,这事得同你奶奶商量商量,我就去过一次县里。”

江橙找到正带着杏子转悠着收拾院子的老太太,先帮忙把活做了,等老太太不耐烦要撵她时才问出口。

“有钱还怕摸不到地方?在镇上租个车,来去也快。”

“奶奶你去不去?”江橙邀请老太太同去。

“我老骨头了,就不找罪受了。”老太太不出意外直接拒绝。

等两个学生党回来后,江德柱宣布了要去县里。

“我也想去。”早就得了风声的江桃最先表达。

“我也是。”

“俺也一样!”

等等,二哥你是不是上学上傻了?跟谁学的这是?

江远水:跟你学的啊。

“大哥,娘,我也没去过县里,我也想去。”二婶也没忍住,表达自己的渴望。

江橙看自己娘也眼巴巴的看着自己男人。

怎么办?

阅读穿书的我激活了种植系统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穿书的我激活了种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