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之齐国风云》

第4章齐桓公第21节宁戚传3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宁戚,就在峱山等着齐桓公,而他也确实等到了。那是一个春天,万物复苏,气象清新。齐桓公亲率大军讨伐不听话的宋国,他派出管仲为先锋,率军出东门而行。

管仲行军至峱山时,宁戚正牵着牛在饭牛呢。对了,前面我们讲饭牛,就是喂牛吃饭的意思,当然,牛其实吃的是草。宁戚眼看着军队到来,他知道,机会来了。

在激动中,他唱起了《浩浩白水》,“浩浩白水,绦绦之鱼。君来召我,我将安居。国家未立,从我焉如。”并用手里的竹简敲击着牛角用以打拍。

管仲何许人也?他见一放牛小哥,遇到大军居然不惊不慌,不躲不避,反而气定神闲,一曲高歌那是悠扬动听,才高八斗的管仲也从《浩浩白水》中听出了这位小哥的用意。他便命部队停止前进,专心听这小哥唱。

不听则已,一听便感觉到此人非凡,绝非普通草根歌手,更不是一般农民放牛娃,而是隐逸此地的风雅人杰之士。作为相国的他,选贤荐能是他的本份,于是便派侍从请宁戚到自己的战车跟前。

“敢问先生高姓大名?哪里人士?”管仲问。

“大人,小民宁戚,姓姬,卫国人氏,现居于齐国。”宁戚恭恭敬敬地回答。

“哦,先生姓姬?”管仲非常高兴,管仲也姓姬,几百年前是一家嘛。是的,能够姓姬的,说明出身非同一般,那可是王姓,而个王姓后人虽然看似穷困没落,那谈吐不俗,尤其是那首歌更是唱得好听,词也写得非同一般。

于是,管仲便当场考察了一番宁戚的学问。这一初步考察,管仲立刻感觉到,这位叫宁戚的放牛小哥,是一位藏于深山里的人才。只是由于自己军务在身,不敢多耽搁,便对宁戚说:

“我就是相国管夷吾,看先生出身显贵,又满腹经纶,就别在这里放牛了,为国家效力吧。本相给先生写封推荐信,过几天,国君亲率大兵经过此处,先生直接去找他,相信一定会得到重用的。”然后,便写好推荐信,交给宁戚。

宁戚满心欢喜,多年以来的怀才不遇之郁闷,此刻得以烟消云散。而政通人和、国力强盛的齐国,正是他所希望辅佐的对象。齐国,给我一个机会,我还你一个更加强盛!

过了几天,齐桓公亲率大军经过峱山。宁戚就按照管仲的吩咐,一直在峱山等着。

宁戚远远看见大军到来,便又高声唱起他的饭牛歌。歌声瞭亮,远远传入齐桓公耳朵。齐桓公非常奇怪,心想,寡人这些年来,功绩显赫,齐国更是大治,怎么这里有个家伙唱的歌却好象在讽刺自己?于是,便叫卫兵将宁戚叫来。

齐桓公板着脸问宁戚:“寡人率领诸侯征战天下,现在中原百姓安居乐业,可谓是草木沾春,论功绩,舜尧这样的明君也不过如此。你倒好,说什么不逢尧舜,长夜漫漫什么的,你小小一个放牛的,居然敢讽刺朝政,到底是何居心?”

宁戚心想,坏了,国君有些不高兴。他本想将管仲的推荐信拿出来,但又想,不在国君面前露两手,以后岂不是被小瞧了?再说,反正身上揣着管相国的推荐信,这便象是罩了一层护体能量罩一样的,有什么好怕的。

于是他直了直身子,对着齐桓公说:“小民乃贫贱之人,哪里敢讽刺国君呢?不过,小民听说想当年尧舜时代,天下是风调雨顺,老百姓有田耕有粮吃,天下大定,诸侯臣服,中原太平,夷敌不敢来犯,这样的日子,也只有尧舜才可以给的。

而现在国君您呢?一会儿鲁国违背了盟约,一会儿宋国又不听您命了,三天两头打仗,百姓流离失所,农田荒废,哪里来的百姓安居乐业啊。”

这下把齐桓公气得不轻,心想他姥姥的,今儿个出门触到这么个霉头,被白白奚落了一通,自己的口才又偏偏说不过这放牛的。算了算了,直接砍了得了。于是命令兵士将宁戚斩于马前。

宁戚此时已是面不改色心不跳,只是仰天叹道:“想当年桀杀龙逢,纣杀比干,想不到今日我宁戚成了第三个被杀的人啰!”此言一出,众皆愕然。

公孙隰朋立即对齐桓公说:“主公先息怒。臣看这家伙虽然狂妄,触犯了主公威风,主公现在是奉王命而号令天下,这家伙区区一放牛的,居然敢触犯您,杀了倒也罢了,只是臣担心万一传出去,百姓会说主公肚量太小,容不下一放牛的,从此以后不再尊重主公了,这可就亏大了哦。”

齐桓公看了看公孙隰朋,气呼呼地说:“那依你看,该怎么办?”

公孙隰朋说:“臣听说以前那些有德先王,在用人上,只要是人才,便不拘一格地使用。比如商汤的伊尹,父母都是奴隶,自己只是农夫,最终因为有才有德,当了丞相。还有商武丁时的傅说,只是一个泥瓦匠,后来也当了丞相。

现在是诸侯争霸时代,人才难得,只要有点用的,我们都要用起来。臣看这个放牛的,绝对不是普通的耕牧之士,从他的歌里也足可以看出他有远大的志向。这样的人,如果我们齐国不用,那如果被别的诸侯用了,我们可就要后悔了哦。”

齐桓公一听,有道理哇,再说,刚才也只是一时之气,真要杀一个放牛的,也确实不明智,再加上公孙隰朋又搬来了这么一个好台阶,还不快下?

于是便尴尬笑了笑,对宁戚说:“好了,刚才寡人只是试试你的胆识而已,现在看来,年轻人表现不错么。”

到了此时,宁戚觉得自己表演也够了,便从怀里掏出管仲的推荐信递给齐桓公。齐桓公一看,板起来脸说:“你啊你,既有仲父的书信,为何不早呈上?”

宁戚正色道:“贤君择人为佐,贤臣亦择主而辅。如果主公恶直好谀,那小民是宁死也不愿报效的。”

齐桓公听后非常高兴,当场便封宁戚为大夫,让他与管仲一同参与国政。从此,齐桓公时代又多了一位贤臣,宁戚。

好了,宁戚先生,从此希望展你所学,辅佐伟大的齐桓公,在轰轰烈烈的春秋史上,留下你浓厚的一笔吧。

阅读春秋之齐国风云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春秋之齐国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