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卿欢》

第 61 章 第六十一章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二十八年前,苦夏。

苗疆天旱,烈日炎炎,几月不见滴雨,颗粒无收,族人将生的希望寄托于大巫扶阡的祈雨祭。

祭祀开坛前夜,承载着族人信仰的大巫扶阡,却留下书信,一夜之间消失不见,无人知晓他为何离开,也不知他去了何处。

神明不再,信仰崩塌。

数以千计的族人在绝望和愤怒之下,闯进巫神殿,砸光了神殿内的所有东西,捣毁神像,最后将神殿付之一炬,依然难消心头之恨。

很快,有人披上了大巫玄袍,试图成为新的大巫,高高在上;有人揭竿而起,妄想称王,成为一方诸侯;也有人走投无路,被迫拿起兵刃,烧杀抢掠,也只是为了活命。

领头者一呼百应,跟随者蜂拥而上,整个苗疆暴/乱频起。族长年迈,早已失了,看着遍地疮痍,只能修书长安,以求大梁派兵镇压。

年轻气盛的六皇子请旨带兵,前往苗疆,不到半月便平定了大乱,兵马在苗疆驻扎两月,帮他们重建家园[1],开凿河流,引水解旱。

族长感激涕零,带着活下来的族人磕头谢恩,献上圣女扶凝,以表谢意。

帝赐婚,成两族佳话。

但鲜少有人知道,这桩亲事是奉子成婚,并非六皇子所愿。

……

“不是自愿?”晏景玄问。www.qixinyuan.com.cn 米妮小说网

长公主摇头,徐徐道:“不是,苗疆内乱平定后,族人清醒过来,怕巫神降罪,便将罪责全都怪在了扶阡身上,认为是他才是始作俑者,是他导致了这场祸端,但寻遍整个苗疆都找不到扶阡,只找到了扶阡的两个妹妹,要让她们替兄偿罪。”

“圣女扶凝……”阿卿喃道。

长公主温和看着阿卿,微微颔首,“扶凝便是扶阡其中一个妹妹,他们还有一个小妹,名唤扶榆,年纪尚小,圣女的名头便是那个时候才有的,他们选中了扶榆,给了她圣女之名,要将她火火烧死,献祭巫神。”

苗疆信仰巫神,可扶阡的离开让他们迁怒巫神,毁了巫神殿,清醒过来的他们,还妄想继续得到巫神庇佑,所以他们要赎罪。

献祭是唯一的方法。

“扶凝怎可亲眼看着妹妹被烧死,她一心要护着妹妹,便在那日,避开兵卒,跑进了小六儿的帐中,自荐枕席。一个月后,在扶榆被推上祭台当日,她站在祭台最高处,高呼自己怀了小六儿的孩子。”

那个时候,六皇子是他们救命恩人,倘若扶凝的话是真,便没有人敢碰她和妹妹扶榆。

众人停了祭祀仪式,找来巫医,诊脉过后发现她的确有了身孕,又前往驻地,请来了六皇子。

众目睽睽之下,六皇子目色沉沉,盯着高台上的扶凝,承认了孩子是自己的。

长公主看着晏景玄疑惑的神色,知道他想问什么,遂道:“没有怀孕,扶凝服下了子母蛊,造成了怀孕的脉象,又提前求了巫医不要拆穿她,才顺利瞒下此事。”

“苗疆想与大梁永结同好,顺势将圣女之名给了扶凝,父皇听闻此事,又知扶凝怀了身孕,便给扶凝和小六儿赐了婚,扶凝跟着小六儿来了长安,妹妹扶榆成了新的圣女,住进了新的巫神殿,日日跪礼祈福,以平巫神之怒,终生不得出巫神殿。”

扶凝想带走扶榆,可苗疆誓不肯放人,她们都走了,谁来赎罪,谁都不想让自家女儿住进那金丝囚笼。

族长承诺扶凝,会以大巫之礼来待圣女,供奉她,信仰她。可谁都清楚,大巫是神的使者,而圣女只是赎罪之人,岂能相提并论?

“后来小六儿被封为信南王,封地便是与苗疆毗邻的蜀地,而扶凝再瞒不住,假孕之事被当场揭露,终是惹得小六儿大怒。”长公主回忆道,长长叹了口气。

她还清楚记得,那日她在信南王府见到的扶凝,她倚在床榻上,面容憔悴,身形消瘦,微微抬手,袖口处的伤痕便露了出来,青紫一片,那是手指狠狠掐过,留下的痕迹。

“长公主殿下,你来了?”扶凝的声音极为虚弱,她定定望着窗外飞过的孤鸟,忽然笑了笑。

转过目看着长公主,她道:“长公主殿下,你是个好人,我想给你讲讲我的故事,你愿意听吗?”

“好。”长公主颔首。

扶凝笑了起来,像是看到扶桑花开满了巫神山,她和扶榆跟在扶阡身后,等他摘了花枝,别在她们发间。

“我的哥哥扶阡,曾是高高在上的苗疆大巫,虽然他总是黑着脸,不和我们说话,但我知道,他很爱我和妹妹……”

……

“如果没有那场天灾大旱,我们一定能活的很幸福。长公主殿下,若有一日,你能见到他,一定要告诉他,让他去苗疆救妹妹,不要让她在那冰冷的巫神殿孤独终老。”

她顿了顿,又道:“再告诉他,我从未怪他,可以吗?”

长公主张了张嘴,她原是来劝她学着低头,学着讨好,可看到这样的扶凝,她出不了声,半响才道:“扶凝,你爱过他吗?”

扶凝怔了许久,道:“没有。”

“啪——”

长公主闻声回头,看到信南王手中的药碗摔落在地,他双目赤红,紧紧盯着床榻上的扶凝,步步逼向她。

“小六儿……”长公主拦住他,却被他大力挥开,险些摔倒。

“来人,送皇姐回宫。”

那日过后,她几次去信南王府,都未见到扶凝,下人们只说王妃自请搬去了西跨院,不想见人。她执意要进西跨院,丫鬟进去又出来,递给她一支扶桑花的发簪。

“长公主殿下,王妃说,若有一日您遇到那人,将发簪给他,王妃还说,您会明白的。”

再次见到扶凝,是在她和世子大婚当日,那时扶凝已经怀了身孕,将近五个月,小腹微隆,身子却依然瘦得惊人,好在身边信南王扶着她,像极了恩爱夫妻。

后来,先帝驾崩,承元帝登基,信南王前往封地,带走了扶凝。

多年不闻故人音,再闻已是香魂断。大婚时那匆匆一瞥,竟成了她与扶凝见的最后一面,消息传回长安,扶凝吞金自尽了。

**

从宛宁院出来,天光渐暮。

二人心照不宣都未开口,到了岔路,阿卿停下脚步,轻道:“小侯爷,我先回去了。”

晏景玄垂眸盯着她,静默片刻,忽然道:“跟我来。”

她蹙眉不解,却已被他牵着手,带进了他的寝屋外间。屋内已经点了灯,通明透亮,荼弥看到二人牵着手进来,暗自笑了笑,道:“你们总算是回来了,侯爷,您要的东西已经熬好了,一直温着,可要端进来?”

“端进来。”晏景玄吩咐。

他撩起衣袍坐在软席上,看向阿卿,挑眉道:“看着我作什么,坐下说,现在已经清楚,三哥……世子对苗疆不仅没有多大情意,甚至可能因为小舅母,对苗疆存了恨意,这样一来,他想举兵苗疆,倒是说得过去。”

阿卿听他说起李珏的事,不再迟疑,坐在了他身侧,正欲开口,便看到荼弥带着人进来,陆续将吃食摆满了小案,在她面前放了碗白粥。

晏景玄将瓷勺递给她,道:“荼弥说,你总是不用晚膳便睡了,以后我会看着你吃,你若是吃不下,便少用些。”

阿卿静默,拧了拧眉,接过瓷勺,看着眼前的白粥,实在提不起胃口。

“你尝尝,”晏景玄声音里带着柔意,像是在诱哄她,“熬了几个时辰,味道应该不错。”

在他的注视下,阿卿轻轻舀了小半勺,喂进嘴里。

不是白粥,入口软软糯糯,有淡淡的甜味,却又丝毫不腻,像是银耳羹,又不是用银耳熬成的。

阿卿眨了眨眸子。

她不喜甜食,他是何时知道?

晏景玄看到她眉间舒展,知道她喜欢,眼底藏了笑,道:“我让荼弥吩咐厨房不要放糖水,这物熬得时辰久些,便能有微微甜味,我猜你会喜欢。”

阿卿咽下,轻问:“是什么?”

晏景玄笑道:“三哥从蜀地带来给母亲补身子的东西,母亲吃不习惯,我便要了些过来想让你尝尝,你若喜欢,我便让人去蜀地寻。”

“你快些吃,别放凉了。”他按了按她的手,将瓷勺按进碗中。

荼弥和丫鬟们不知何时退了出去。晏景玄撑着手肘,凝眸看着阿卿,薄薄的光影落在她周身,白衣像是敷了一层金纱,长睫映在眸下,遮了半分眸色,却又多了半分旖旎。

这幅美人用膳图,他甚是喜欢,竟有些舍不得眨眼,生怕再睁开眼时,人便消失不见。

阿卿被他看得不自在,便吃得快了些,许是这碗白粥似的吃食太过符合她的心意,不知不觉间,碗里已经快要见底。

她放下瓷勺,擦了擦唇。

晏景玄看着那拳头大的瓷碗里竟还被她剩下了些,神色黯了黯,嘴上却打趣道:“如何是好,阿卿吃得这般少,我竟像是养了一只猫。”

阿卿微怔,便看到他坐直了身子,拿起筷箸,风残云卷地用了膳,快到她还未反应过来,他已经唤了人,“进来。”

荼弥带人进来,将小案收拾了干净,又给二人添了茶水,才退了出去。

屋内忽然安静,阿卿顿了顿,问道:“小侯爷觉得,信南王世子所说的,有人用噬心蛊控制人心,这话有几分真假?”

晏景玄笑意渐凝,盯了她许久,似乎想从她脸上看出什么,转过目道:“无论真假,不能让他出兵,苗疆之事尚不至此,明日朝堂,他应会提出此事,只是我不能在朝堂上拂了他的面,便托付了几位大人,能不能压得住他,尚未可知。”

阿卿明白,小侯爷和信南王世子再怎么说,也是有兄弟情义在,否则信南王世子也不会一到长安便来镇国侯府拜见长公主。

她犹豫片刻,忽问:“小侯爷,若想重启当年将军府的案子,需要什么?”

晏景玄道:“如果不是自上而下由刑部或是大理寺重启,便需要有人敲击天子鼓鸣冤,但若是翻不了案,击鼓之人要付出代价。”

他是不会同意她去击那天子鼓,只要能查出蛛丝马迹,重启将军府案子这件事,他会亲手来做。

阿卿低眉,陷入沉思。

晏景玄也不打扰她,起身拿了书卷过来,在一旁安静翻看。

烛火摇曳,红袖添香。

他忽然放下书卷,垂眸盯着阿卿:“阿卿,母亲与我说,她向你提了亲,那你呢,你有没有想过,嫁给我?”

阿卿神色微凝,抬眼与他对视,过了许久,她唇边挂着淡笑,轻问:“我心里有喜欢的人,小侯爷不介意吗?”

晏景玄坦然一笑,“介意,但本侯是活人,他是死人,年年岁岁,你心里总会有我的,也只有我。”

他眼里泛着微光,比窗外的星辰还要明亮。

许是烛火太过温馨,许是他的眼睛太过清亮,阿卿听到自己在说:“好,我们成亲。”

注释:

[1]家园:语出《后汉书·桓荣传》:“﹝桓荣﹞贫窭无资,常佣以自给,精力不倦,十五年不窥家园。”

阅读遇卿欢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遇卿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