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爻本义》

第9节入微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龙藏是道家北地祖庭,当年去僧还道,就属高榉芮氏的假牛鼻子出力最狠。为了嘉奖,也为稳住自己这个新兴的世家,北地祖庭代曾王牧北,龙藏行出入查处登记之事,芮氏这几年勃然而兴,皆因于此。”

“清之,贫僧见你尚不足志学之年,似乎对这辰安各国都颇有研究?”

“因为我家师兄自小不好经学,专搜罗那些志怪、、山川、平话来看。”

“哦?”雅僧瞥了一眼姚清之,又兀自点头,“是了,累于案牍又怎么称得上风流,清之雅致,必然不受尘俗牵绊。”

“那可未必,现在风流,还不是因为这黄白之物没有耗尽?等哪天我手头吃紧了,总得找个生钱之道。入仕可是我的首选,一朝印在手,便把令来行,岂不快哉?”

雅僧笑着点了点头,他感觉眼前的姚清之和上一次在舒国遇到的又有许多不同,说话间的拘束似是更少了点,也不知道是不是错觉。

“以清之大才,若是真遇明主,未尝不可一展抱负!”

“哈哈哈!就怕那明主没胆子听我的胡诌。”

时机未到,大家也只是打了个哈哈便揭过。

姚清之转头问走在前面的李淳风,“师父,我们四人这次走得仓促,没有办理过所关凭,此次过关确实没有问题吗?”

“无妨!”似乎因为有了雅僧的同行,一路上老道更加惜字如金,半天也锤不出个屁来。

远远地看见一座黑色的城池卧在涛涛大河旁,四处前突的门楼狰狞张扬;越走越近,已经可以通过城门看向里面的瓮城,几人为其整肃的气势所摄,收了开玩笑的心思。

一早,城门口三三两两地聚了不少人,已经可以听到门洞中传出士兵的呼喝声。城门兵举止粗鲁,言语下流,听得蝉衣和雅僧直皱眉,反倒是老道和姚清之一老一少无所顾忌,与最见不得世面的老农一般谦卑地排着队,听凭几个兵油子指挥他们穿行在人群中,好在这些**还知道忌讳,只是拿眼狠狠地剜了蝉衣一下,又哄笑着向队伍后面耍威风去了。

天底下守城门的似乎都是一个模样:城门洞里支了一张桌子,坐个老校尉,呷一口酒,吃几粒豆子,斜睇了一眼来人后,桌上的那手像是抽筋似的屈伸了一下,就要放这一批人过去。只是,当老校尉看见雅僧闪亮亮的秃瓢的时候,突然又咳嗽了一声,于是几人被送到门洞外盘问了一阵后,被‘拒签’了。

雅僧说来也是把南方走遍的人,但是意外地居然忍受不了这些老兵油子的欺凌,愤懑憋红了他的脸,从脖子到耳尖,远远看着像是农家生孩子发的喜蛋。

老道像是全忘了自己说过的‘无妨’,从葫芦中吸一口酒,看一眼雅僧的光头,再长长地吸一口,像是以之佐酒一般。这让窘迫的雅僧更为狼狈。姚清之不明白老道对于西方教的偏见,又或者是对雅僧的偏见,只能自己想办法。

其实办法早已经在城门外摆着,如今存了心思再看愈发明切。剧毒之物出没,七步之内必有解药。这话改一改其实也是可以用的:权力滥用之处,七步之内必有寻租。

姚清之起身走向那些闲汉杂厮,稍一打听就找到了个‘办户口’的牙人,一番激烈的争吵之后,终于定价:五人共金钞三贯,那个秃瓢另算三贯,款到出证,立等可取。几人看着姚清之驾轻就熟的利落样子,很难和‘初出茅庐’的膏粱子弟对上号,一时无语。

又是那个熟悉的门洞,这一回有了金钞开路,一切都顺理成章起来,一路过了瓮城,看着两边剑拔弩张的守城工具,几人不自主地加快了脚步。

只是,快要走出城门楼子的时候,又有人对雅僧的秃瓢表示了关心,忍无可忍的雅僧从背囊中取出他的通关文牒,那门楼子上的校尉验看了之后大吃一惊,亲自将文牒送下来,拱手将他们一行送出了城门才罢休。

“大和尚你那通关文牒什么来头?居然让人家校尉如此兴师动众?”蝉衣看了眼热,出言讨要。

“哪有什么特殊?全脱了贫僧挂单的荐福寺的福气了吧。”

“切,不看就不看。”

蝉衣鸡贼,其他几人也心照不宣:这里是灭佛扬道的道教祖庭——龙藏,哪会卖一个西方教寺庙面子?更何况还是几万里之外的寺庙?

出了城门之后,宽广的官道即在眼前,这条足以容纳十六架马车并行的官道,在战时也作为运兵道存在,故而不惜成本地全以青石砌就,切割打磨平整如镜,比之姚清之蝴蝶梦中的水泥马路犹有过之;要说唯一的缺点便是,这官道能在上面走的人着实少了点。

出了瓮城,两边矗立的一排排彩楼在晨光里争奇斗艳,各类广告已经是喧嚣尘上:

“龙藏大法师开光玉符,家宅护佑,三百九十九文即可请回家!”

“陈家第一蜜饯铺子,认准本家,别无分号!”

只是街对面有另一家“别无分号”的陈家铺子,不知是个什么情况。

“灵云堂七灵丸专治不孕不育,百年老字号!”

“南货行错金琉璃杯,仅此一对,不买也来看看此等珍宝。”

蝉衣和三宝听了这一句吆喝相视一笑,转头对着姚清之挤眉弄眼,后者只当是没看见。

这些乌烟瘴气,或者说是生气勃勃的彩楼广告之下,才是升斗小民的走道。

姚清之几人正有滋有味地看看这个,摸摸那个,忽听到城门口处传来鼓乐声,转头一看,只见到遮天蔽日的旗帜从容地在官道上徐徐展开,刚还显得空旷宽大的官道马上热闹了起来。鼓乐、旌旗、车马,扈从由远及近铺展开来,让人目不暇接。

姚清之侧身看着花花绿绿的一大串仪仗经过,不意间想起了梦中的绿皮火车,也是如此喧腾、缓慢,但又坚定地经过,不禁有点恍惚起来。

仪仗之后是两队兵士,每队三四十个孔武巨汉,兜鍪、铠甲、刀盾,全副武装。在两个方阵的中间被护着的是一顶十六人抬着的肩舆,宝盖华幔遮蔽下,除了四根贴了金箔的柱子正反射的刺眼光芒之外,一点看不见里面情形。

“哟呵,莫不是高榉国公?如此派头,当真令人艳羡!”姚清之提溜着一个细颈瓷瓶,扭头看着店外嘟囔着。

“客官远来,有所不知!”店里掌柜一句话收回了姚清之的注意,顺手从他手里拿回了瓷瓶放好,这才往下说道,“这是从北邙城来的内官,是特意来龙藏慰问高榉老公爷的。”

北邙是曾国的都城,靠着北邙山而建。

“哦?掌柜倒是消息灵通的很。”

“这已经是本月第三次了,算算时间,恐怕这内官还没回去便又折回来,尽在龙藏和北邙城的路上折腾咯”

“国公爷倒是简在帝心。”

“那可不?老公爷可是‘北地庭柱’,这龙藏还要一直兴隆下去呢!”

“掌柜是本地人么?”

“七年前从石马渡迁来的,大王赐了十几亩地,前几年靠这铺子俸禄养地,现如今日子也算是有些起色了。”

“掌柜好魄力!”

“啊哈哈,客官过奖!小店里磁瓶磁盏皆从江息国贩来,一色的柳窑上品。客官一看就出身不凡,铺子口的都是些凡品,不如再进店内仔细看看?”

“哈哈,今日刚来,还急着投宿,改日……改日啊……”

曾国因为和‘商通三界’的镜海会是近邻,这些年风气大开,当年的坊市围墙早已名存实亡,只因为一些客栈、民宅倚着而留存着一些遗迹。

几人沿着这些遗迹找到了今晚要投宿的客栈后,众人就各自忙活各自的事情去了。倒是姚清之借着二师兄的‘淫威’空闲了下来,于是就陪着雅僧寻访起西方教的古迹来。

雅僧也不避讳他,沿着王城走街串巷,偶尔看到一些残佛破庙时顶礼,但更多的时候在里闾间穿行交谈,对方可能是一个工匠,也可能是一个书生,或者是一个富商。

见日已当空,又饥又渴的姚清之没了耐性,拉着他随意找了个街边小吃铺子坐下吃饭。

“这便是雅僧兄的凭吊寻古么?”

“呵呵。”雅僧也不遮掩,从宽大的袖囊中掏出锦帕擦着他那颗锃光瓦亮的秃瓢,“不知清之有何指教?”

姚清之看着他这粉色的秃瓢,心想原来是时时打磨,怪不得包浆如此沉厚。

“嘿!指教不敢,跟着雅僧跑累了,有些话不吐不快罢了。”

“在下洗耳恭听!”这时候也不贫僧了,是个有趣的人。

“兄今日奔走为何?”

“采风,体民。”

“何者为民?”

“士商工农,三教九流,普天之下,皆为国民。”

“我看未必。”正巧汤饼做成了,姚清之唏哩呼噜地吃着,末了用筷子一指街对面墙角瑟缩的乡下老农,含混地说,“兄为何对他视而不见?”

“哈哈,我当是为何?”雅僧也学了姚清之的样子,端起汤饼,只是天生的教养让他实在发不出那些可怕的‘咂摸’声音来,看得姚清之着急。

“老农勤勉,但未免顽愚,终日困于方寸之地,所知者狭。”

“那么他们呢?”姚清之用下巴指了指对面一老一小两个乞丐。

“哎,恕我直言,此类甚多,赈贫济困,非我所能。”

“嘿!”姚清之用手掂了掂自己的佩玉,又伸手要了雅僧的佩玉,他将两块玉放一起,问道,“依雅僧看来,你我二人之玉哪一块雕琢得好?”

“似是贫僧所配略胜一筹。”

“胜在何处?”姚清之颇为享受这种自问自答的感觉,“叫我说,胜在这细致入微之处,胜在这狭隘困厄之处。”

雅僧自然是极聪明的,沉思良久后,放下碗郑重地振袖行礼:“受教了!”

“记得把面条,哦不,汤饼的钱给结了啊!”吃完抹抹嘴,姚清之施施然地离开了,留下雅僧攥着佩玉,热切地看着他的背影。

阅读三爻本义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三爻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