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门女记者》

第85章 逼宫计划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这一来,日子一天清闲过一天,厉凤竹遂把印刷厂里的报纸杂志捧回去一一地读。

这日,她又下楼来换新报纸,便有位工友上前搭讪:“到底是读书人,您看得可比咱印得还快。”

厉凤竹笑笑:“还不是闲工夫多嘛,也值得您这样夸。”

这时,工友对着她作了一个揖,接道:“厉小姐,贵社大喜啦!”

因几日不出门之故,厉凤竹听了此话只是发愣,眼中装满了困惑。

工友就向她揭了谜底:“前两日啊,因为不知前路是个什么光景,徐主任怕事情若不妥当,多一个人知道就多一个人焦心,就没让告诉您。其实您来的那天呀,贵社也正筹划着搬家呢。那么多家伙事儿,刚三天就搬完了,真也是大本事了。”说时,请她移两步走,指着角落里并肩排齐的几架半新机器道,“您细瞧,这可不是贵社的机子嘛。”

厉凤竹蹲下身看时,每天机子上都有被刮花的字,得细看才能分辨出来刻的是“大公”。这才恍然道:“我那天下楼看见你们搬这几台家伙时还想呢,生意再兴隆,也不至于一口气收这么多印刷机,都够承办两家我们这规模的报社了。”

工友随之哈哈笑了两声,指着窗外道:“新馆址离这儿不过几步路,以后咱就成了长远的街坊啦。”

照这样说起来,厉凤竹重新出山的机会应该就在眼前了,她忙欣然问道:“还有别的什么消息没有?”

“还有就是……”工友顿了一顿才答,“听说你们主编耍了一个滑头,把全社人从日租界带了出来,不过日后的麻烦恐怕是……”

厉凤竹摆了手,满不在乎地说:“这话我倒觉得不新鲜呢,搬不搬家跟麻不麻烦是不相干的。”

“也是也是,你们呀个顶个都是虎胆英雄呢。”工友说着,便对了她竖起一根大拇指,“最迟到后天,你们报社呀就能再次开张了。”

一说之下,厉凤竹仿佛是解了禁,连忙问这下子总可以借电话用了吧。

工友遂答应说:“不让用为的不过是个谨慎,而今啊,贵社全员脱险,您是记者自然还是照旧地各处活动才对。”

对上海一方面的家事,厉凤竹虽是被迫丢开的,但抛了负担有抛了负担的好。这时候猛然能管了,厉凤竹的手脚却开始不听使唤了。医院里一礼拜的观察下来,小如甫的情况好是不好呢,痊愈了吗,的时间准确吗,有没有横生枝节呢?

这样层层地想去,电话一通,首先叫石初听见的却是一声长叹。尔后,他听见厉凤竹报了家门,这才连珠炮地说了起来:“《大公报》的电话一个也打不通,沪馆这边只说最近是有动荡,但探口风似乎他们也与津馆失了一天一夜的联络。我很着急,怕你和你的同事们会发生不测。可是,我又不敢胡乱托人打听,更不要提什么帮助了。明知你有危险,却什么都不能做的感受,实在也太折磨人了!”

厉凤竹先道一句平安,然后苦笑起来:“话要说起来应该是很长的,但对着你,我倒又说不上了。我们无非是在报上写了一些实情,就遭了殃了。索性,风波总算是避过去了。”

石初不迭地回答“那就好”,随后转向正题:“今天一早,船就开了。是一艘英国的商船,你多留意留意海事局的消息吧。”

厉凤竹答应着,又问他:“这艘船到津门要走多少天呢?”

石初回忆了一下,道:“听说会在途中两个大的港口城市各逗留一两天,还有就是这个季节海上可能有风浪,未必能走得快,也许要上十天的工夫呢。”

十天,一轮新的煎熬。厉凤竹默然感叹着,握着电话支支吾吾起来:“那我……”

“哦,船上可以收信的。”

“说什么好呢,平白地消失了好多天,等一切都安顿好了,我再解释什么也都苍白了。只有两句话能说到老母和小儿的心坎里去,我一不配当人女儿,二不配当人母亲,实在失败极了。除此而外,我无话可说。”厉凤竹感到眉心酸酸的,由眼眶里滚了泪珠下来,一颗一颗滴到了衣襟上。

挂下电话,赶巧徐新启登门来请她去新馆址熟悉环境。逼得她把满腹心事更向心底塞了一塞。

据徐新启的话,这三日间,报社的情景可谓凶险万分。在宪兵队奉命上门找“四能”,也就是厉凤竹的时候,一进门就不客气地打伤了门房里的季老伯。

后来租界警察为蒋忆瑶上门时,则大肆地搜查了一番。因没找到印刷机,便知他们有逃跑的意图,岂有个不动手的道理。幸好是王富春及时赶到,向警长表示,一定配合调查。再往后,转托了不少的人去疏通,其中自然也包括了唐书白,这才勉强脱了身。

这两个晚上,除却携家带口的人非得住旅社不可。其余打光棍的社员,都是在新馆内打地铺将就着,条件很是艰苦。

厉凤竹看几位累倒在地的同事,没有铺盖枕头,不过胡乱找一席空地,脸上遮一张报纸就打起盹来。心里很有些过意不去:“你瞧,托你们的福,我身上连皮都不曾破过一处,却连累同事们为我挨了打不说,还要这样地受苦。我看呐,院子里蚊虫多,屋里呢机子一开起来又吵又闷,哪里都住不舒服。倒是我,照旧有一个像样的单间住着。”

徐新启安慰她道:“话可不能这样说,我们几个男子汉不站出来,岂不是就苦你一位女士了?你把弃亲案跑下来,不知抢下了多少个独家。按说是该庆功的,结果却是叫你出去逃命。一想到这个,我就觉得实在对你不住。”

厉凤竹看淡地回他道:“与你毫不相干的,你不是也正逃命呢嘛。干这一行我是有准备的,人家给的是通缉令,但我心里是把它当嘉奖令看待的。这一想,我觉得自个儿还挺英勇的。”

徐新启很受感动的,赞许地点了头,却没有把颂扬的话说出来,只是向她传达了一下报社的决定:“行吧,这两日你还是去隔壁印刷厂住。不过,明天一早就得回来坐班了。”

厉凤竹答应着,又问起来:“对了,今天好像还没发报呢吧?”

徐新启喟然道:“逃命嘛,没办法了,只好停一天。”

这里,二人各想着各的心事,默然地挑高了眼去看头顶上的月光。

厉凤竹依稀记得今天是旧历的月初,果然天上挂的正是一轮弯月。等把它盼成圆月,才是团聚的时候呢。

###

次日早起,厉凤竹来到报社一瞧,彻底傻眼了。

昨天看到社里有些凌乱的样子,以为是刚落脚之故,许多办公用品或者还未整理出来。一晚上过去了,为了编辑部能运作起来,真可谓是出尽奇招了。

因顾虑办公桌笨重还显眼,没有一一地抬来。到了法租界,又拼命地想着要省钱,四处张罗着去找旧门板、废木料。最花哨的一张桌子,三截木头拼成一条桌腿,由整张门板上锯下来的一块当桌面,恐怕桌腿站不稳,就死死地抵在墙角边。这还算是齐全的了,还有的缺一条甚至是缺了几条腿的,就从印刷厂里讨了一摞摞的废纸架起来。往最角落不做招待之用的资料室里去瞧,就更加使她哭笑不得了。不知是谁去乡下捡了好些没人要的稻草来,扎了好几十个草垛子。一个草垛可以当板凳使,两个草垛叠高了,加一块破的随便什么铁板木板就可以平平整整地写字了。两个草垛一叠,四边角上一摆,搁一张床板,以实用来说,也有三分像从前阅览室里的长方桌了,甚至还可以用来开个全社大会。

厉凤竹倚着门框,脑子里回忆着那所她还没待足一个月的旧馆。虽不是富丽堂皇,但也说得上五脏俱全。一间一间的小屋子,按功能分隔得清楚且有条理。桌椅板凳朴素归朴素,到底都还是有文墨腔调的。

扭头看这里是什么样的光景,像陈燕平这样不固定坐班的人,垫了一本硬封皮的书在腿上,往墙角一坐就开始审起稿子来了。

区区几天而已,津门卫第一大报就沦落得这样凄惨。

抱这种想法的绝不止她一个人。起初逃难般离开时,一直互相鼓励活着便是胜利。可真活了下来,实行起重组业务,回忆往昔的英姿勃发,对照眼下的穷困窘迫,难免有些期期艾艾,难以立刻振作起精神。

王富春巡视一周,脑袋一路地摇摆不定。他想着这样下去是不行的,就站到编辑部的当众,预备给大家鼓鼓劲。只见他双手张开,响亮地拍了三下:“一个个丧眉耷眼的,给谁看呢!都打起精神来!这时候,非得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不可!咱跌了这样一个大跟头,指望别人是指望不上的,只有靠自己挣回来,明白吗?!”他把拳头牢牢握着,是有带头下大决心重振报社的意思,可他的话并不能说进人心里去。因之,只收获了零星的掌声。

阅读津门女记者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津门女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