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从笑傲开始》

37伯通神经与离去4000字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黑龙潭秘籍》毕竟不是宁正所求,所以他在知晓其内武功后就从石盒中拿出最后两本秘籍。

放在最里面的一般也就是最重要的,比起之前那些书,最后两本秘籍要厚实很多。

‘《中伯通武学百解》、《伯通神经》!’

从书名可以确定两本书的性质,宁正迫不及待的翻看了起来。

两本秘籍,

其中《中伯通武学百解》写的是周伯通自己对武学的理解,其中有很多他对各门各路武学的拆解应对之法,

而《伯通神经》中则记录了周伯通所会的大部分武学,除了那些不该出现的武学全部被记录在册。

至于不该出现的武学是什么,代表的便是杨过的《黯然销魂掌》和一灯的《一阳指》这类不属于他武学。

当然秘籍中对于那些武学并非一点提及都没有,

作为一位武学大家周伯通也没能避免一项通病,那就是会不由自主的点评别人的武学特点。

秘籍上将这那些武学的思路和手段写了出来,至于应对方法则因为周伯通面对的是同一级别的高手一灯、杨过之流,所以写出的答案他自己都没能用肯定的语气。

快速翻动《伯通神经》,宁正开始寻找起自己想要的东西。

开篇部分记录的是全真武学,剑法、拳法、轻功、内功全部记录在册,只有全真教护教阵法天罡北斗阵因为全真门人弟子的原因没有记录下来。

除此之外可以说全真一切武学皆在其中,甚至就连宁正此次的目标《先天功》也记录其中。

全真武学之后,记录的则是周伯通自创的两门武学,分别是《空明拳》和《左右互搏术》。

别看只有两门,可作为周伯通的看家功夫,这两门武学在秘籍上占的篇幅却是最多的。

被记录在最后的则是《射雕》中名气最大的武功《九阴真经》,

关于《九阴真经》的部分是周伯通注释最多的地方,从这也能看出周伯通对于获得他秘籍的人寄予厚望,不然以他的性格绝对不会如此贴心的对玄妙异常的《九阴真经》进行批注。

当然周伯通批注的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则是一个比较尴尬的事实,那就是江湖中人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

修炼简单一点的武功还好说,可面对很多高深的武学,其实江湖中的大部分人哪怕得到了秘籍也根本练不出名堂。

更何况《九阴真经》还是一本充斥道家思想的武学,

若是修炼者对道门知识了解不够,很容易就会练差路子,

这其中的代表就是铜尸陈玄风和铁尸梅超风。

本来正气凛然的崔坚神抓,硬生生被夫妻俩给练成了阴气森森的九阴白骨爪。

就连身为一代宗师黄药师弟子的两人都看不懂《九阴真经》,真要让还远远不如两人的人修炼,最终的结果可想而知。

‘这周伯通倒是真对那获得他秘籍的人上心,看来他真的是指望后人能够练就比他还强的武功,好证明武学一途的无限可能。’

翻到最后那段,看起来狗屁不通的梵文总纲时,宁正不由感叹到周伯通的用心。

要是他年轻的时候对瑛姑有写书时的一半用心,估计他们也不会孤零零的终老百花谷。

看似潇洒的归隐,可一想到百岁而无后,怎么又能不令人孤寂。

‘阿马里,哈失吐,斯骨尔,其诺丹基,斯里星,昂理纳得,甚哈虎文钵英;达纳斯,比肯内,哀斯斯斗牛,......’

把九阴的梵文总纲读了一遍后,宁正就知道自己到了可以出谷的时候。

首先将一灯的肉身放入属于他的坟墓并将土重新填好,随后宁正神情郑重的冲着两座坟各磕了三个头。

虽然秘籍是宁正凭本事得到的,可如果学了上面的武功也定然算是受了他们的恩惠。

江湖中人若是能得到这般厉害的武功秘籍,别说是给他们磕几个,哪怕是让他们叫爷爷叫祖宗供着也没几个人会不干。

毕竟又不是让他们给同龄人或者小辈磕头,

给一个比自己大两三百岁的人磕头没谁会有心理负担。

身上没什么可以当贡品的东西,宁正索性就从蜂巢中借了些玉蜂蜜。

就地取材当贡品,给三位死者进行了两百年来第一次祭拜。

将酒葫芦中的玉蜂后放出来关进铁箱子,宁正就开始了离谷前的最后搜刮,

既然已经用玉蜂蜜当了贡品,他也就顺便取了一壶蜂王浆,用来当回华山给师娘和小师妹的礼物。

确认准备带走的东西。

秘籍自然不必多说,它们是必须带走的东西。

除此之外那一罐被封的严严实实的罐子宁正也准备带走,能被如此保存的东西也定然有些用处,

而除了这两样东西外,还有的便是一灯的宝贝袈裟以及那用来锁铁箱子的铁锁与钥匙。

把要带走的东西搬到足够远的位置,宁正才将玉蜂后放回到蜂巢上并用火把困住。

在无人打扰到环境下,把秘籍和袈裟放进铁箱子拿铁锁重新锁好。

分两次将东西带出百花谷,

站在松树顶的宁正等待起火堆的熄灭。

防止火灾,人人有责。

宁正不希望如此漂亮的一座山谷,毁在他的不小心之下。

时间一点点过去,几个火堆也都陆续熄灭,等到山谷内最后一处火光熄灭,宁正才头也不回的退出了山谷。

姐妹俩遵照宁正之前所说,两人始终有一人守夜,等宁正从树上缓缓落下时,坐在火堆旁的王婵听到动静,抬头看向传出声音的方向。

“大哥!”

将铁箱子和罐子放到一旁放好,宁正对王婵说道。

“小婵我先休息一个时辰,等会别忘了让小好叫醒我。”

朝着妹妹休息的马车看了眼,王婵对宁正用询问的语气说道。

“大哥要不等天亮了我们再叫醒你吧,你这也忙了好几个时辰了。”

“行吧,那你们见天亮了一定要叫醒我,咱们白天还要去趟山阳县。”

说完宁正就走到一棵歪着的松树处,坐在地上靠着松树闭目休息。

人在休息的时候,时间总是过的很快。

放松的宁正梦到自己武功大成正在四处挑战各路高手,而就在他一招将对方击败刚准备扶对方起来的时候忽然感觉肩膀被人碰触,身为江湖中人的警惕令他立即醒了过来。

大脑飞速转动,开始回想睡前的一切。

就在宁正睁开双眼的同时,王婵的声音在他耳边想起。

“大哥天亮了。”

起身拍了拍衣服抖落尘土,宁正看向脸上满是倦容的王婵。

按照宁正说的方式守夜,讲道理绝对不可能像王婵显露的那般疲惫,所以宁正出声问道。

“??小婵你怎么这么疲惫?你难道没叫小好替你?”

虽说是询问,可语气中满是肯定。

疲倦的王婵脸色一红,可还是出声答道。

“我和小好换过了,只不过天一亮就有点睡不着,所以就醒了。”

朝着火堆的方向看去,看到王好也已经醒了此时正在烧水,宁正也明白了究竟是怎么回事了。

“小婵哪怕你是姐姐想要照顾小好,可大哥我要告诉你,像守夜这种事一定不能如此去做。在野外守夜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每个人守夜的时间一定要平均分配好。”

对着王婵小声说完,宁正朝着火堆旁的王好招了招手。

看见宁正朝着自己招手,王好起身快步走了过来。

等王好走到跟前,宁正才出声对姐妹俩叮嘱道。

“小婵、小好,你们记住守夜这件事情千万别为了照顾彼此而相互推让,不然出了事你们连后悔都没地方后悔。”

姐妹俩虽然不懂宁正为什么会为了守夜这种小事特意叮嘱,可她们还是十分听话的点了点头。

“知道了大哥,今后我们一定按照你说的守夜时间,不会再自作主张了。”

没打算让两人做糊涂蛋的宁正听到两人的回答,便用尽可能温和的语气对两人解释了起来。

“这次时间短你们这么做没有出事,可要是真的一次在野外待上十几天,你们这样做虽然在前几天是能让其中一人休息好,但这样你们自己又能撑住几天?

要是你们中累倒了一个,那整个守夜的任务就全落在了另一个人身上,到时候仅凭一个人守夜你们怎么熬过十几天?

记住行走江湖对一切事情都要小心谨慎,对任何人或事都要留几个心眼,在野外最忌讳的便是生病受伤,如果没有得到足够的休息是会增加你们生病的几率。

......”

女人行走江湖本就有着许多的不便,若是再受伤生病,那很有可能引发十分不好的后果。

经过宁正的解释,两人脑海中不由出现了宁正说的那种场景,两人额头不由露出了一丝冷汗。

见姐妹俩脸上都露出了紧张的表情,宁正伸手将休息前忘记摘下的人皮面具摘下,同时安抚起有些后怕的两人。

“好了,今后记住我说的就好,以后不犯就不会有危险的。对了,我先带烈火它们去吃草,你们也赶紧吃饭吧,半个时辰后咱们出发。”

说完宁正走到一旁将烈火和田马的缰绳解开。

翻身骑上烈火,肚子饿的烈火明白主人的意思,它领着田马奔向昨日取水的小溪。

两匹马低着头吃草,而宁正则借机洗了把脸。

夜里因为给自己增加一点保护,宁正选择带上了人皮面具,可进去操纵的时候却发现根本不需要。

不过由于当时过于着急寻找秘籍,所以也忽略了长时间戴人皮面具带来的不适。

洗完脸看着吃草的马,宁正开始想自己到手的秘籍该怎么处理。

先天功宁正肯定是要自己修炼,而全真派的功夫则可以告知他的师傅、师娘,

至于《九阴真经》则需要仔细阅读后,才能决定该怎么处理其上的武学。

当然《九阴真经》的梵文总纲才是最需要处理的东西,毕竟那可是用汉语音译的梵文,宁正只有找到一个既能看懂汉语又能看懂梵文的人才能知道梵文总纲写的是什么,不然翻译的一知半解绝对会害了他自己。

而且记录在一灯袈裟上的梵文,也需要确认写的究竟是什么,不过那个梵文对宁正来说倒是不算无解,毕竟实在不行他可以借助三册佛经来自己翻译其上的内容。

其实宁正感觉袈裟上所写的内容很有可能也是梵文总纲,毕竟除了这个东西一灯也没有其他需要用梵文来记录的东西,总不可能记录的是一灯那位天竺师弟的医术。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是故虚胜实,不足胜有余。其意博,其理奥,其趣深,天地之象分,阴阳之候列,变化之由表,死生之兆彰,不谋而遗迹自同,......。’

记忆不错的宁正,在等马吃草的过程中,趁机默默背起了《九阴真经》。

《道德经》作为道家和道教的最高经典,《九阴真经》成书也脱离不了其上的经意。

脑中满是《道德经》的原文,使得宁正背了一会就要停下来仔细想上一想。

等成功背下来后,宁正才开始练起《鹰蛇生死搏》。

心情舒畅,练的也起劲。

时间缓缓流逝,马吃完了草,人练完了功。

回到松树林,吃了些干粮,就开始收拾东西。

由于是在松树林这种比较隐蔽的地方,所以痕迹处理起来没费什么力。

轻松的宁正,在清理痕迹的同时,还有功夫教导姐妹俩。

作为连武功都不会的江湖萌新,她们在各个方面的知识都无比缺乏。

生活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只是干巴巴的给讲,她们哪怕勉强记住,但当真的需要用上的时候也会因为各种原因而出现问题。

哪怕让她们动手比较浪费时间,可亲自动手却能增强两人的记忆。

在野外活动需要做的事情不少,其中最重要的两样便是隐藏活动痕迹和辨别方向。

没有敌人的时候,隐藏痕迹是一种比较浪费时间和精力的事情,而且还十分无趣,但做这件事的必要性却不言而喻。

平时都做不好的事情,谁又能保证在焦急万分的情况下能做好呢。

只有在平日里便养成良好的习惯,才能保证在事发突然的情况下有足够的心理预期。

辨别方向的重要性,早在数千年前就被无数次的证明过。

若是没能辨别方向,黄帝就没办法击败蚩尤,那逐鹿之战的结果或许就会有惊天大反转。

而西汉时期一位著名将领要是能够辨别方向不迷路,那么他或许就不会屡屡在对战匈奴的过程中碰壁,最终连封侯这个目标都没能实现。

阅读诸天:从笑傲开始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诸天:从笑傲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