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天天状告,让朱元璋罪己诏》

第二十七章 朱标:南美洲离这里远吗?不远。好,我去!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你身为太子,做什么才能让人刮目相看?当然是救百姓于水火,让大明江山永固!”

李长卿从袖口拿出一张纸。

朱标马上脸色一变,以为他要掏状纸了。

不就是储君这些年没有贡献吗,不至于告他吧?

“民以食为天,百姓吃饱了就是盛世,对吧?”

“当然,李御史明知故问。”

“可是现在百姓非但吃不饱,还连年战争,加征田税,百姓是不是水深火热之中?长江以囤积大量灾民,这时候有人再搞造神那一套,振臂一呼,太子觉得有没有人相应?

“所以臣说江山不稳太子认可吗?”

“本宫认可。”朱标一脸认真,前所未有的认真,比面对那些大儒还要认真。

因为大儒只会教他怎么提高学问,可是学问再高江山都不稳有什么用。

而且李长卿还说了他身为储君的隐患,这些话虽然从来没有人说过,但他知道都是真的。

他这个老爹不是一般的皇上,不太循规蹈矩,而历史上那些循规蹈矩的皇帝都有可能随时把太子废掉,甚至根本不立长子为太子,那到了自己身上,谁又能保证父皇一定会让他顺利登基?

不然父皇为什么那么早就把秦王定为磨刀石,现在秦王烂泥不上墙,扶都扶不上去,父皇明显有让周王替代磨刀石的意思。

这样一而再再而三的设立磨刀石,不就是不信任自己吗?不就是嫌弃自己平庸吗?

他担心的还不是秦王周王,而是四弟燕王。那才是他未来最大的对手。

兄弟手足固然重要,但在皇权面前经得起考验吗?

他很怀疑。

朱标觉得这个问题很大。

但是他无能为力,不知道怎么改变。

“倘若这时殿下拯救百姓于水火,让大明江山稳固下来,你觉得那群兄弟还有谁能威胁得了?”

“问题是本宫何德何能让江山稳固,拯救百姓陷于水火?连父皇都无计可施!朝堂上六部九卿哪个不是聪明绝顶,整天献言建策,也没见有什么好主意。”

朱标一脸气馁,这不是他想不想发愤图强的问题,而是作为大明王朝的中枢,大家天天聚在一起商讨国事,都商量不出一个好办法。

一个如此庞大的国家,想要改变谈何容易,处处都是壁垒,李长卿这个问题根本不是短时间能解决的。

李长卿摊开手中的纸张:“我有办法,既让你一骑绝尘,真真正正绝绝对对凌驾于众皇子之上,又能让万民称颂,每次掀开锅盖都赞扬你的恩德。”

“这是什么?”

朱标见那纸上画着一个椭圆形的蛋,和一个长条形的东西,一脸不解。

“圆的这个叫土豆,长的叫地瓜。亩产都在四千斤左右,不上粪也能哇哇长。而且口感俱佳,地瓜挖出来就能生吃。往土里一埋一烧,更是人间美味。”

“本宫信赖李御史,但也请李御史不要戏弄本宫,这世上怎么可能有亩产四千斤的农物?”

“那我又何必要骗你呢?莫非殿下怀疑我图谋不轨?那我状告皇上,殿下觉得我是为了什么?”

“本宫从未怀疑过李御史图谋不轨,李御史赤胆忠心,满朝文武都看在眼里,不然父皇也不会下罪己诏。”

“那殿下为什么不相信我的话?”

李长卿不无感叹,这就是人设的重要性,自己状告朱元璋,已经在别人心里树立起了直言进谏的美名,朱标才能老老实实听他说这么多。

当然他说的也确实都是真的,土豆和地瓜的种子拿到大明,虽然水土略有差异,但是改良几次的确能亩产四千斤,甚至更多。

只不过有些问题他不能说出来,那就是随着土豆和红薯的到来,大明的人口会急剧暴增。

还有就是,如果不能解决地主士大夫阶级剥削农民的问题,老百姓依然会挣扎在温饱线上,亩产四万斤都没用。

但这些跟他无关,就不提了。

朱标这人心思重,说多了他反而会迟疑。

“好,我相信李御史所说,它们能亩产四千斤,那它们在哪里呢?”

朱标一脸希冀的问道。

“在不远的南美洲,有个列斯群岛,那里就有红薯,而土豆也在附近。”

“不远是多远?南美洲离这里要几日路程?”

“从上海县出发,进入大海,也就千八百里路吧。”

朱标沉默了一下,喃喃说道:“千八百里路,那确实不算太远。李御史的意思是,让我亲自过去?”

“你必须亲自过去,不然这功劳怎么算在你头上?”

“好,我去!”

喜迎国庆7天长假看书乐翻天!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10月1日到10月7日)

阅读大明:天天状告,让朱元璋罪己诏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大明:天天状告,让朱元璋罪己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