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天天状告,让朱元璋罪己诏》

第三十六章 快去禀报皇上,太子回来了!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妹子啊,那你倒是说说看他为什么要瞒着咱?他可是储君,擅自出宫都能引起大乱,何况是出海去了!”

“谁说不是呢,标儿是有些过分了。”马皇后摇了摇头。

“咱很是怀疑,此事跟李长卿有没有关系。”朱元璋忽然眉头一皱,咬牙切齿的道。

“李长卿?”马皇后一头雾水:“跟他有什么关系?”

朱元璋道:“那小子也失踪了!你说说,自打咱发现了这个李长卿,他连着告了咱三次!比刺头还刺头!

“为了他,老二关在大理寺受审,咱下了罪己诏,现在太子和一群皇儿都失踪了!”

“重八,事情没有调查清楚,你可不要冤枉好人。”

“问题是他为什么失踪了?既然他也失踪了,那么除了他,咱再也想不到谁有这么大本事能煽动太子出海。”

“可是他为什么煽动太子出海?”马皇后越来越听不懂了。

“不知道,想不通,咱绞尽脑汁好几天都不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能让标儿放着好好的太子不当怕跑出去下海。”

朱元璋气完之后,一脸疲倦,躺在椅子上瘫软下来。

只能仰天长叹。

目今,只能将一切希望寄托在那些寻找的战船上。

一个月过去,杳无音讯,战船已经陆续回来,新一批战船再次出发。

这一次几乎出动了大明所有海军。

太子本身就非同小可,何况还有一群从十一岁到十七岁不等的皇子。

如果他们有什么意外,京城里能继承储君之位的只有一个朱樉。

而朱樉,在朱元璋眼里根本排不上趟,他也曾夸过他神武非凡,但这几年属实有点长歪了。

也许到就藩之地历练一下还行,但是当太子他不合格。

不能放心把大明交到他手里。

至于其他皇子,都是一些五六岁,一两岁的小屁娃子。

等于说,假如他们回不来,那就只能让朱樉当太子了。

为此,也就在朱标失踪的一个月后,朱元璋举行了一次祭天。

祈求上苍,让朱标等人平安归来。

但是事与愿违,两个月后,众多战船依然没有带来好消息。

此事的影响越来越大,北境鞑靼部和西南的北元余孽梁王,甚至高丽、安南等邻国都听说了。

朝廷不得不赶紧募集兵勇,南北边关纷纷增兵,以防动荡。

到了第三个月。

朱元璋基本已经放弃了。

朱樉早就从大理寺放了出来,时时刻刻伴随在朱元璋身侧,已经开始上朝听政。

只不过他不是像朱标那样站在銮台之上。

而是在下面听政,毕竟还不是储君。

可是无形中,文武臣僚都把他当成了储君。

卫国公邓愈自己不好上书,便发动六部几个臣僚,奏请册封朱樉。

毕竟对于一个新兴帝国来说,国不可一日无储君。何况是三个月?

邓愈是朱樉的老丈人,巴不得这女婿当上太子。

虽然他是女儿是次妃,可是朱樉的正妃乃是王保保之妹,王保保与朝廷势不两立,这女人将来也不会得势。

反倒是他女儿有望成为皇后。

朱元璋却始终拿不定主意,一方面希冀朱标还能回来,堂堂大明太子,活不见人死不见尸的,再册封一个太子算怎么回事。

一方面有点不放心朱樉,觉得他差点火候,就算册封,也得等他在宫中听政两年再说。

于是一直压着此事。

一晃三个多月又过去了。

朝堂上再没有人提朱标的事,仿佛他已经成为了过去。

直到这一天,一匹快马奔雷般冲进应天府。

顺着承天大道一路高喊:“十万火急!百姓回避!”

吓得路上百姓纷纷躲让。

拱卫司这名探子,使劲抽动马鞭,风驰电掣冲到皇宫。

到了西华门,赶紧掏出腰牌:“快去禀报皇上,太子的商船回来了!”

随后连人带马摔在地上,那匹骏马口吐白沫,呼哧呼哧喘着气。

司礼监太监撒腿就跑,奉天殿正在早朝,他也顾不得犯上滋扰,在门口冲大太监刘会摇手。

刘会眼神一凌,让他退下。

朱元璋却发现了那小太监,沉声道:“慌慌张张的跑过来,有什么事发生?”

小太监跨过门槛,噗通一下就跪了:“陛下,太子殿下的船……回来了!”

朱元璋一屁股从龙椅上弹了起来,蹬蹬蹬走下銮台,脚步趔趄的道:“在哪?”

喜迎国庆7天长假看书乐翻天!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10月1日到10月7日)

阅读大明:天天状告,让朱元璋罪己诏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大明:天天状告,让朱元璋罪己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