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天天状告,让朱元璋罪己诏》

第三十七章 父子团聚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小太监便把拱卫司探子的话复述了一遍:“已经过了镇江,正往应天府来呢。”

朱元璋老泪纵横,在大殿里走来走去:“标儿回来了?咱的标儿回来了!这个兔崽子!咱现在就去问问他,这半年多干嘛去了!起驾出宫!”

他也不乘坐什么龙辇,直接牵来快马,在拱卫司八百骑兵的拱卫下,出宫前往长江码头。

半个时辰不到就来到了长江边上。

不知道那船在哪个码头靠岸,于是从西到东走了一遍。

最后选择在栖霞寺渡口等待。

不多时,左右丞相李善长胡惟庸也来了。

紧随其后,六部九卿也都到了。

以及姗姗来迟的朱樉与马皇后。

马皇后是听銮台上值班回去的宫女说了才知道朱标的商船回来了。

心系大儿的她,不顾姿仪,穿着一件寻常衣服就来了。并且通知了大本堂读早课的老二朱樉。

朱樉心情十分复杂。

半年前,得知太子和一众兄弟出海去了,他十分焦急,生怕他们出什么意外。

但是随着老丈人邓愈以及一大群臣僚的拱卫,他渐渐心思转动,对皇位产生了向往。

他当然不希望朱标死,这个大哥对他不薄,屡次为他求情。

可谁让皇位的诱惑太大,他心里左右为难,一会希望太子平安归来,一会又想,也许他们再也回不来了。

等待的间隙,内心最煎熬的人当属朱元璋了。

他忽然被一种近乡情怯的情绪笼罩心头,这不是衣锦还乡,但这比衣锦还乡重要一百倍。

朱标是他手把手培养出来的接班人,他把自己的国号命名洪武,八年了大明仍在四处征战,他希望自己在任期间把战乱平定,甚至都为朱标想好了国号,就叫建文。

自己洪武,朱标来建文,自己九死一生,让朱标坐拥江山,怀仁治世。

而朱标确实不负众望,是个儒雅仁慈的储君。

这么接近完美的一个太子,倘若半道夭折,他心都要稀巴烂了。

他无比期望那艘船到来,又十分害怕。

他已经听蒋瓛说了,那艘船十分残破,几近损毁,应该是经历了一场大战。

也就是说,船上的人很可能会减员,朱标是生是死他还不知道呢。

晌午时分。

河畔凉亭中的朱元璋,忽然一惊,遥看到,长江水面上驶来一艘残破不堪的巨大商船,停在了码头!

他起得太猛,有些头晕眼花,颤颤巍巍往江畔码头走去。

马皇后和大太监刘会赶紧上前搀扶。

朱元璋没走几步就眼含热泪,情绪接近崩溃,这踏马哪是十分残破?一边一个大窟窿,从这边能望穿那边,窟窿四周还有大片烧焦的痕迹。中间的龙骨也断了,两头下沉。要不是飘在水上,他都不确定这是不是一艘船!

这么一个破烂是怎么从海上回来的?

李善长等一干臣僚也紧随其上。

看到那艘破船,心里也忐忑不安,都觉得船上人员恐怕凶多吉少了。

朱元璋还没走到江畔,便看到李长卿从船上第一个走下来。

指挥着一群人从船上一麻袋一麻袋的往下搬东西。

朱元璋呆愣了一下,一时间认不出哪个是朱标,随后一个箭步冲上去。

边跑边喊:“标儿!”

李长卿和朱标同时转头,看到不远处的树林里,忽然涌出来一大群人。

当先一人正是朱元璋。

后面跟着马皇后、朱樉与六部九卿等一干文武臣僚,以及数百拱卫司侍卫。

可以说朝廷班子几乎悉数到场。

“父皇!母后!”

扛着麻袋的朱标身子一震,激动之情难以言表,将麻袋往地上一扔,大步朝朱元璋走去,露齿一笑。

此时的他,经过半年多的日晒风吹,从一个白白胖胖养尊处优的太子,变成了一个黑煤球,只有牙齿还是白的。

三人情难自禁拥抱在一起。

看着朱标这幅样子,朱元璋百感交集,热泪滚滚,心疼的道:“标儿,你怎么瘦成这样?怎么黑成这样?这是吃了多少苦啊!”

马皇后也泪如雨下,紧紧抓着朱标的胳膊:“好,好,回来就好,标儿壮实多了!像个男子汉大丈夫了!”

随后,一个又一个煤球从船上下来,朱棡、朱棣、朱橚、朱桢、朱榑来到朱元璋身边,一齐跪地,朱棣说道:“父皇,儿臣们回来了,儿臣不肖,让父皇母后担心了。”

喜迎国庆7天长假看书乐翻天!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10月1日到10月7日)

阅读大明:天天状告,让朱元璋罪己诏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大明:天天状告,让朱元璋罪己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