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汉武帝的女儿我躺平了》

127 天女 我的目标是当我父亲的顶头上司!……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刘璃最近忙着监工建造新医院的事情, 一开始商议之后,是想将医院建在郊外的,但是刘璃考虑到建医院的初衷是利民, 若是建在郊外恐怕很多百姓的出行也会很不方便。最后便将医院的地址选在了长安城内的一处闾里间,并且将被占用住房的闾里百姓迁居去了新的地方,还给了一定的补贴。

桑弘羊感叹:“小公主, 你简直就是咱们大汉的良心。”朝廷征用百姓的房屋那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吗?建陵公主不仅给这些百姓安排了新的住址,甚至还要送钱补贴,得亏现在国库非常充盈。

刘璃只是笑了笑,没有多说什么。

如今按照刘璃构想的大汉版医院已经完成了一半了,其中有面对百姓的门诊,后面还有给重症患者的住院部, 这样看着虽然是简陋了一点, 但有总比没有好。

隔壁闾里的百姓经常来围观眼前的医院, 当百姓们听说这里即将要出现一个专门给百姓看病治疗的医馆时,纷纷奔走相告。

刘璃还在附近贴了告示, 有对医学或者草药什么感兴趣的, 都可以来报名当学生。学成之后, 接受天子调配,去大汉其他医疗条件落后的地方开设医馆, 救治百姓。

百姓们关心的,不过是能不能每天吃饱饭。大家听说当学徒期间是国家管饭, 学成之后国家还会发俸禄,来报名的人瞬间增加了一倍。当然这些报名的人, 日后还要通过严格的筛选才能入学。

宫里的侍卫用马车运来了好几车的西瓜,然后分给了正在烈阳下辛苦建筑的百姓们。刘璃取了一瓣西瓜,爬上她的马车开吃。

咬一口沙瓤西瓜, 甘甜的西瓜汁让刘璃的心情大好,她一边啃着瓜,一边又开始天马行空的想,等医院体系运行成熟之后,或许还可以在大汉推行医保政策。

“我说怎么不见你,原来是躲起来吃瓜了?”一声粗粝的声音传来,刘璃猛地抬头,就对上了站在车窗旁挑眉看着自己的桑迁。

刘璃神情古怪:“桑迁你的声音怎么了?”

桑迁咳了一下,清了清嗓音,说话的声音依旧很难听,如同公鸭嗓子:“我也不知道,前段时间我回了一趟洛阳老宅,然后声音就变成这样了。”

刘璃:“。”

他该不会是到变声期了吧?算算他的年龄,刘璃猜八成是这样的。

“你去洛阳做什么?”刘璃吧唧吧唧一边吃瓜一边问他。

他挑了挑眉,却从车窗外离开,转身上了马车走了进来。刘璃挪了一下位置,他也不客气的在她身边坐下,而后从袖中拿出两个香囊递给她:“喏,这个送给你。”

刘璃瞅了一眼,伸手就要去接,却被桑迁避开了,他有些嫌弃的看着她的手:“你这手上全是西瓜汁。”

刘璃:“……”

她只好从一旁抽出纸巾将手擦干净了,这才向他伸手要香囊:“现在可以给我了吧?”

他将两个用玄色锦缎做成的香囊放在她的手心,而后道:“我听我阿父说,你自从朔方郡回来后,就一直睡不好觉?”

刘璃将香囊放在鼻息间闻了闻,能闻到香囊里有淡淡的香味,像花香又不太像。她点了点头:“最近好些了,不过还是很容易被惊醒。”

刘璃为了晚上可以睡一个安稳觉,吃了两天安眠药,夜里果然不再做噩梦了,但是第二天她整个人都萎了,打不起精神来。

之后这安眠药她也不敢吃了,又去找荀熠开了一副安神的药,每天睡前喝一碗。虽然药很苦,但确实安神了不少,第二天也能很有精神。

“这香囊有安神的作用,你睡前放在枕边,看看能不能睡好。”他刻意放轻柔了声音,但配着他如今的嗓音,怎么听都很别扭。

“你去洛阳……该不会特意为我寻这个香囊的吧?”刘璃将两个香囊紧紧的撮在手里。

他粗声粗气道:“当然不是。”似乎为了掩饰,他道:“我家祖宅在洛阳,家中祖父叔父也都在洛阳,我去洛阳是回老宅祭祖,顺便找人做了这两个香囊而已。”

刘璃噗嗤一笑:“不是就不是,你吼这么大声干嘛?”她抬手掏了掏耳朵,仿佛被他给吵到了。

桑迁:“。”

她将送的香囊小心的收进怀里,而后抬眸看向他:“虽然你不是特意为我寻的香囊,但我还是要谢谢你。”

他颇为傲娇的哼了一声:“嗯哼,下次战场那种地方你还是不要去了。”

刘璃点了点头,应该也不会再有下次了。她托腮看着身旁的他,笑着说道:“听说你最近学业进步非常大,父皇对你也非常赞许呢。”

桑迁挑了挑眉,那张清俊的脸上多了几分得意:“这不是应该的么?我的目标是当我父亲的顶头上司!”

刘璃:“。”

她顿了顿,冲他竖起大拇指:“有志气。”

桑弘羊如今位列九卿之中,想要当桑弘羊的上司,那便只有去当丞相或者御史大夫了。

想到这里,刘璃调侃道:“给我父皇当丞相多少有点风险,你瞅瞅自我父皇登基以来,都换过多少丞相了。”

桑迁:“……”

他顿了顿道:“那就当太尉吧。”

刘璃挑眉: “太尉属于军政方面,你也想上战场打仗吗?”

秦朝统一六国之后,设立太尉一职,为最高的军事长官,与管理政务的丞相共同管理国家政务。但是到了西汉时期,太尉的职责便渐渐和军事无关了,汉武帝选中的太尉基本上都是一些贵戚,如同虚设。

建元二年之后,大汉就没有太尉了。

“我倒也想上战场立战功,可惜我不是这块料呀。”桑迁长叹一声:“看来我只能努力当一个不会早死的丞相了。”

刘璃:“……”倒也不必这样诅咒自己。

桑迁是特意来寻刘璃,给她送香囊的。天色渐黯,刘璃也要回未央宫了,桑迁和她道别。

刘璃看着他的背影,突然开口叫住了他:“桑迁。”

桑迁转头看向她:“嗯?”

她抿了抿唇道:“理想不错,继续努力。”

他扬眉,转身背对着她,向她挥了挥手。然后又听身后的公主说:“还有你现在的声音真的好难听,建议你变声期过后再开口说话。”

桑迁脚下一个踉跄:“?”

负责给公主驾车的御者已经驾驶着马车缓缓的驶出了闾里。

**

欺负刘闳的老妪被士兵押着准备送去廷尉府,接受大汉法律的制裁。押她离开的时候,正好遇见了从宫外回来的刘璃,刘璃好奇:“她怎么回事啊?”

“这老妪照顾二皇子不周,被窦太主发现了,皇后小君要命人将她送去廷尉府处置呢。”跟在后面的宫女,简单的将事情告诉了刘璃。

话音刚落,刘璃便看见回廊的栏杆边,站着一个看上去显得垂头丧气的小男孩,那男孩看着的方向,就是刚才那老妪被带走的位置。

刘闳似乎察觉到有人靠近了自己,微微转头便看到了刘璃,两人都愣了一下。随即刘闳先反应了过来,抬手向刘璃拜礼:“闳拜见长姐。”

刘璃走向他,仔细的打量着眼前梳着两个发髻,大概六七岁年纪的刘闳,而后颇为友善的伸手将他扶起来:“不用多礼。”

刘闳有些拘谨的站直了身体,看向刘璃的目光小心翼翼,却又充满了一些好奇。

从懂事起,他就已经知道自己在这个未央宫中的地位了。

他没有母亲,更没有兄长刘据那样一个会打仗的舅舅。常年陪伴他的,只有那个会经常使唤他,贬低他的老妪。

父皇会记得让四岁的兄长入太学,却忘记了那时的他也是四岁。他虽然没有兄长聪慧,但他可以更加勤勉。

这些……父皇都看不到。

未央宫中人人都知道,父皇最喜欢的孩子,其实也不是皇长子刘据,而是眼前这个大汉皇后所出的公主。

“你刚才为什么叫我长姐?”刘璃有些好奇的问。

她虽然是长公主,但在刘彻的孩子中并非为长,按理说刘闳怎么也不该叫自己为长姐吧。

刘闳小声道:“长姐是父皇亲封的长公主,闳自然要叫长姐。”

这个理由倒也合理,刘璃也不再纠结这个称呼问题,她随意问:“你今年几岁了?”

刘闳:“七岁。”

“入太学了吗?”

刘闳:“去岁刚入太学。”

刘璃看着他如此一板一眼的模样,总觉得他身上好像少了一点这个年纪的孩子应该有的活泼,多少有些老成了。

又想到他这样可能是因为成长环境所导致,刘璃抬手拍拍他瘦弱的肩膀问:“有人欺负你,你为什么不来找父皇诉苦呢?”

刘璃相信,不管是刘彻还是阿娇,若知道刘闳被宫人欺负了,一定会出面保护他的。他都七岁了,听他的谈吐言辞,应该是懂事的,为什么不来告状呢?

刘闳听到刘璃这么说,眼眶徒然一红,他小声说:“因为……阿嬷说父皇本来就不喜欢我,就算我去告诉父皇,也只会让父皇更加不喜欢我。而且……阿嬷虽然对我不好,但她毕竟是将我奶大的。”

刘璃一时间有些沉默,眼前这孩子似乎还蛮善良的,倒是和历史上记载的刘闳还蛮像的。

历史上的刘闳,汉武帝的第二个儿子。

因为他的母亲王夫人很得汉武帝的宠爱,所以他从出生开始,便也非常得汉武帝的喜欢。

这一点在《汉书》中,是有明确记载的:闳母王夫人有宠,闳尤爱幸。

可惜刘闳命薄,在被封为齐王,去封国成为诸侯王的第八年就过世了。他死的时候还没有子嗣,估摸着也就十几岁。汉武帝赐他谥号为怀,意为慈惠仁德。

如今历史改变了,本该受宠的皇次子刘闳却成了没有娘,爹还不疼的小可怜。

这边姐弟两人正说着,大殿内的皇后和窦太主已经谈完了事情出来了,看见站在殿前的刘璃和刘闳,刘嫖甚是满意的看向刘彻,用眼神示意他自己看。

——瞧瞧这两个孩子相处得多好?

“阿璃。”刘嫖笑吟吟的叫了一声。

“外祖母。”刘璃眸子弯弯,走到刘嫖身边抱住她的胳膊:“你今日怎么得空来椒房殿呀?”

“来看看你和你母后。”刘嫖抬手亲昵的捏了捏刘璃的鼻尖:“阿璃最近都在忙什么,阿苒说邀请你去侯府,你都说没空?”

刘璃嘿嘿一笑道:“改天阿璃一定登府去找表姐。”

刘嫖也没再多问,只转头对刘彻道:“我说的事情,你好好考虑,就算不为自己,也要为了我们阿璃想想。”

刘璃:“?”什么事情?

刘彻动了动眉梢,声音敷衍道:“好,我会好好考虑的,母亲慢走。”

窦太主浩浩荡荡的离开了椒房殿,刘璃有些好奇刘嫖来找刘彻究竟是什么事,刘彻转眸看向一旁垂着头,努力缩小存在感的刘闳,淡淡道:“闳儿留下来一起用晚膳吧,改日吾给你重新找一个教养的宫女。”

刘闳垂下脑袋:“诺。”

**

晚膳时的气氛还算不错,刘闳许是难得吃到这么丰盛的菜,一直埋头吃东西。阿娇甚至还表现出作为父亲对儿子的关怀,给他夹了好几块肉。

餐后刘彻还考问起刘闳在太学院里的学习情况,刘璃坐在一旁看着,感觉刘闳比自己学得要好,《公羊传》中的许多论述,他都能回答上来。

对于刘闳的表现,刘彻还算满意,但又觉得和阿璃比起来相差太远了。就连相对聪慧一点的刘据,他也觉得比起阿璃来,差了一点意思。

想到这里,刘彻甚至伸手抚上了自己的小腹,想着若是自己能再生个孩子,最好是一个和阿璃一样被天神所庇护的皇子。那他必定亲自教导他治国为帝之道,就如当年父皇亲自教导自己一样。

刘璃饭后悄悄的和阿娇交流之后,才知道刘闳为什么会出现在椒房殿里。回想刚才饭桌上,刘彻对刘闳的考问,恐怕他要默认了这件事情。

阿娇纳闷道:“说来也奇怪,虽然我是准备让母亲来和刘彻提这件事情,但我还没和母后开口呢,她倒是主动过来提了。”

刘璃抿唇:“估计是外祖母府里的幕僚提出来的吧,毕竟卫家势起的苗头已经出来了。等这次的漠南之战结束后,以卫青的战功,就该被册封为大将军了。”顿了顿,她突然笑了一下:“阿母,你说卫子夫是不是也在等这一天?”

阿娇听罢,微微眯起眸子:“我还以为她已经放弃了,原来一直在蛰伏。”

说到这个,刘璃歪头想了想历史,挑眉道:“历史上的刘据是在元狩元年,被册封为太子的,成为太子的时候,他正好是七岁。”

这个时空的刘据,在元朔四年的时候就已经七岁了,比历史提前了两年。

“所以阿璃你是觉得,卫子夫可能会利用这次卫青的战功,请立太子吗?”阿娇缓缓的问。

刘璃摇头:“不,她不会自己出面的。”刘璃至今都没有近距离接触过卫子夫,主要是害怕会不小心碰到她,从而开启卫子夫的好感值。

从卫子夫重生开始,她们便已经是对立阵营了,刘璃可不指望这样的卫子夫会对自己有好感。所以只要不开启好感值,她就可以不用收到负分的影响了。

历史上对卫子夫的评价很高,那句“生男无喜,生女无怒,独不见卫子夫霸天下。”便已经可以佐证了,她是一个非常懂隐忍的女人。

“她不会出面,但是朝中肯定会有人提的。”刘璃分析道:“毕竟大家提前押注太子,也算是一种投资。”

如果阿娇和刘彻没有互换身体,或许刘据早就被册为太子了。虽然汉武帝晚年的时候,被网友戏称是发猪瘟,逼死了培养了三十多年的太子。但是刘彻刚刚得到这个儿子的时候,是真的喜欢到骨子里了。

刘据七岁被封为太子,汉武帝就给他安排了最好的教育资源,等刘据十八岁成年后,还专门修建了一座苑囿,送给儿子当作结交宾客之用。汉武帝晚年经常会去巡游大汉,一去就是好几个月,那个时候也都是由于刘据监国。

已经没人可以探究历史上的那个汉武帝,晚年为什么要如此针对他曾经放在心尖上的儿子了,也许大概真的就是发猪瘟了吧。

阿娇:“就算如了卫子夫所愿,日后我册立刘据为太子,难道卫子夫就不怕重蹈覆辙吗?”

这也是刘璃不能理解的地方。

明明已经踩过一次坑了,为什么卫子夫还要再来踩第二次呢?她是重生了,或许可以帮刘据规避前世的一些雷点,可她又不能控制天子的想法。还有最重要的一点,这个时空的卫子夫,并不是皇后啊。

她怎么能保证这一次,刘据的太子之位可以当到最后呢?

“如果册立了太子之后,天子就驾崩了呢?”此时阿娇格外冷静的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刘璃听罢,倒吸一口气,越想越有这种可能!

前世经历过灭门之痛,重生后的卫子夫肯定恨透了刘彻,她如今一直隐忍不动,仅仅是因为她的儿子还不是太子。

自己在等,卫子夫同样也在等。

卫子夫等的是卫青和霍去病的战功,一个大将军,一个大司马。一个是她的亲弟弟,一个是她的亲外甥。

历史记载,公元前117年,汉武帝元狩六年三月,已经官至大司马的霍去病为了保证太子刘据的地位不动摇,在出征之前,联合了朝中众多臣子昧死上疏,请求武帝册封当时的皇子刘闳、刘旦、刘胥三个人为诸侯,并且诸侯王必须去封地就国。一个月后,汉武帝便真的给这三个儿子封了诸侯,并让他们去了封地。

这个时空里,就算卫子夫不是皇后了,但这一点也不妨碍卫青立战功。有如此战功赫赫的舅舅在,一些和卫家没有关系的臣子,恐怕也会站队支持刘据成为太子的。

相比宫中的另一个皇子,一没母亲,二没有会打仗的舅舅,连被提名竞争的资格都没有。

一旦卫子夫等到了自己的儿子成为了太子,她是不是就要开启对刘彻的复仇了呢?

“绝对不能让刘据成为太子!”这是阿娇和刘璃共同的想法,现在的天子是阿娇,卫子夫要复仇那肯定是要动阿娇,刘彻一点事都没有。

“看来我想将刘闳记在名下这一步,还是走对了。”阿娇来回踱步道:“但就算刘闳有了嫡皇子的身份,恐怕也不够了吧?”

窦婴死后,窦氏外戚就没了,在大汉宗室中,唯一还有一点话语权的就只有窦太主了。到时候就算有大汉宗室支持刘闳,恐怕也要下了血本。

最关键是的,刘闳只是阿娇推出来的挡箭牌。若是为了册立刘闳为太子,都要如此费力的话,那日后废太子改立女儿,岂不是更难?

想到这里,阿娇的黑眸中渐染杀意:“既然刘据是关键,不如先……”

刘璃眉心猛地一跳,怔怔的看着眼前逐渐变得冷血的阿娇,她唤了一声:“阿母。”

阿娇猛地回神,对上刘璃清澈透亮的眸子,终究找回了理智。她上前一步,轻轻的抱住了刘璃,缓缓闭上眼睛,声音疲倦道:“阿璃,我好像也变成了你口中那个冷酷无情的怪物了。”

刘璃伸手轻轻的环住阿娇的脖子,拥抱住她:“不会的,你不是。”

民间有一句谚语叫:慈不掌兵,义不经商,仁不当政,善不为官。刘璃想如果面对此困境的是汉武帝本人,他会怎么做呢?他或许会和汉景帝逼死刘荣一样,找机会逼死刘据吧。

或许真的只有做到足够冷酷无情,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帝王吧。至少目前,她和阿娇都做不到。

刘璃曾经很好奇,阿娇明明知道自己不是她的女儿,可为什么还能这样掏心掏肺的对自己好,好到仿佛她就是她的女儿。

彼时阿娇说:“因为我能感受到你的善意,而且……不知道为什么,我总觉得我们很投缘,仿佛我们就应该是母女。”

于是刘璃笑着说:“说不定,我们上辈子真的就是母女。”

缘这个字,真的很微妙呢。

**

刘璃和阿娇目前也想不到好的解决办法,便打算走一步算一步,反正距离卫青立大功还有大半年的时间呢。

万一到那个时候,她们就想到事情的突破口了呢?

不过这段时间,在阿娇刻意的授意下,皇次子刘闳几乎每天都要来椒房殿给皇后请安,并且汇报每日在太学院的学习情况。

刘璃对他也亲厚了不少,随着天气渐渐变冷,她还特意让人用朔方郡的棉花,弹了一床小被子送给刘闳保暖。

这样的变化,自然被宫中的其他人看在眼里,不多久朝中的臣子也知道了,皇后最近对皇次子格外关注的事情。

有人去找刘嫖探口风,想要打听一下陛下是什么意思。刘嫖自然也不隐瞒,暗示着皇后准备收养皇次子为子。

原来天子意属皇次子吗?不少保持中立的臣子,心里已经开始筹划着要怎么站队了。

时间一晃而过,转眼间又到冬季,刘璃有些惆怅的看着屋外飘着的雪。

乔从门外进来,轻轻的抖落身上的雪,捧着刚刚蒸出来的糕点放在刘璃面前:“公主,这是陈非将军送来的,奴婢刚刚热过了,你要吃吗?”

刘璃回神:“陈非回来了?”

乔点点头:“是呀,听说陈非将军是昨天晚上回长安的,今日一早就来拜见了陛下,还顺便托人将朔方城的糕点给公主送来。”

刘璃倏地站起来,也不管这热乎乎的糕点了,她急忙道:“他现在在哪?我去找他。”

乔连忙给刘璃披上披风:“应该是在宣室殿吧。”

穿上披风后,乔又命人给刘璃准备了车辇,然后问:“公主找将军有什么要紧的事情吗?”外面还下着雪,公主往日最怕冷了,这会竟然要冒着雪出去。

刘璃抿了抿唇道:“确实有点事情。”

外面的车辇已经准备好了,乔将刘璃扶上马车,然后轻轻的坐在御者的旁边,示意御者驾车。

等刘璃赶到宣室殿门口时,却被告知陈非已经回去了。陈非的伤势刚刚好转,便从朔方城赶了回来,面见过阿娇之后,阿娇见他的脸色不好看,就让他回府休息去了。

没想到自己还是来晚了一步。

刘璃任性道:“那就出宫去骁勇侯府吧。”

其实陈非的车辇并未走太远,给刘璃驾车的御者驾驶技术还不错,居然赶上了陈非的车辇。

乔在外面提醒:“公主,好像追上陈非将军的车辇了。”

不过一会,双方的马车停下,陈非缓缓的上了公主的车辇。

“公主。”陈非的声音有些虚,脸色也苍白得厉害。

刘璃连忙让他先坐下,盯着他已经瘦了一圈的脸道:“你伤到哪了?”之前她也只听说他受了伤,却没想到他伤得还挺严重的。

彼时陈非人在上谷郡,听说了匈奴骑兵包围了朔方郡,他一时心急不慎落入了匈奴人的陷阱中。身中数箭,才被部下给救了回来。

也幸好他生命力顽强,再加上刘璃派人送去的药,这才保住了性命。可也因为如此,陈非错过了即将要到来的漠南之战。

“没事,你还活着就好。”刘璃着急见陈非,就是想看看他伤成什么样子了。若是不重的话,这个时候安排他出征,或许还能赶上。

但看他这样,想必上次伤得不轻,还得再养一段时间。或许注定了,要让卫青立这次的大功吧 。

“你回去好好休息,暂时不要管军中的事了。”刘璃抿唇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以后还有机会的。”

“好。”陈非郑重点头:“我下次不会这么不小心了。”因为关心则乱,所以他才中了埋伏。

目送陈非上了马车离开后,刘璃便让御者掉头回去了。坐在车内,刘璃突然就想明白了在这个皇权之下,外戚的具体意义了。

卫青是刘据的舅舅,所以大家理所当然的将他们划分在了一起。陈非虽然也立了战功,也有军权在手,但他却不是任何人的舅舅,只要他不公开站队,他就是中立的。

想到这里,刘璃就一阵后悔。早知道当年就应该劝陈非认刘嫖为义母的,这样陈非的身份就是皇后的弟弟,自然就成了陈家外戚。

失策啊失策!

腊月寒冬之后,便又一次迎来了除夕。之前两年刘璃都没在长安,今年总算又能和父母一起过年了。

刘彻像是想到了什么,拉住刘璃问:“阿璃,我听说去年除夕,朔方城上出现了天火,又叫烟花,是不是有此事?”

刘璃点头,已经明白了刘彻的意思,她笑着问:“父皇想看烟花?”

刘彻确实挺想看烟花的,他问:“你还能让天火出现第二次?”

只要积分够,出现多少次都没问题。刘璃抿了抿唇,乌溜溜的眸子转了转,开口道:“我也不确定能不能出现,但是如果父皇在高处设个祭坛,我和天神沟通一下,或许可以出现。”

“哦?”刘彻来了兴趣:“祭坛需要什么东西,阿璃尽管说。”

刘璃道:“其实也不用什么东西,让大家都站在台下看着就行。”刘璃打算利用烟花在一次神化自己。既然百姓们相信君权天授,那么就让大家彻底相信,自己是下一个被天授予君权的人。

除夕日当天的晚上,长安城未央宫的上空会出现曾经在朔方城出现的天火烟花一事,已经被阿娇命人宣传去了民间,甚至还鼓励百姓们想要看见天火的,可以登高仰望,或者来未央宫附近。

朝中的臣子们也听说过朔方城出现过漂亮的天火,当时就流传出了很多个版本,最靠谱的版本就是,天火是为建陵公主而绽放的,因为是公主带领着大家,建筑了朔方城,这样的功德感动了天神。

如今未央宫的上空也要出现天火了,百姓之间逐渐有了不一样的声音。一部分的人觉得,天火是为了天子陛下所绽放的。另一部分人就认为,这个天火还是因为建陵公主而绽放。

于是除夕日当天,百姓们在家早早的吃完了团圆饭,纷纷搬着小板凳来到了未央宫附近,打算守着天火出现。

来宫中吃除夕宴的臣子们也好奇这个天火究竟是怎么回事,忍不住询问天子的时候,天子也只是笑而不语。等外面的天黑了,未央宫的各个宫殿都悬挂上了大红灯笼。

阿娇道:“建陵公主已经在高台上请天神绽放天火了,诸位若是想观天火,可以移步未央宫前殿。”

未央宫的宣室殿是整个未央宫最高的建筑,为了让更多的人看见烟花,刘璃便将烟花燃放点的位置定在了宣室殿的阁阙上,已经提前安排人搭好了台子,她只需要假装做几个祈祷的动作,然后点燃烟花就行了。

如此隆重,就是为了让所有人都知道,这个天火是为了建陵公主而绽放。

到了计划好的时间,刘璃隐约看见前殿的广场上站满了来看烟花的臣子们,她一边搓搓已经冻僵的手,一边蹲下点燃烟花。

绚烂的光芒自她的头顶绽放,仿佛可以在一瞬间照亮整个未央宫。不仅是在未央宫附近的百姓看到了这一道道漂亮的烟花,稍远一点的长安城百姓,也能隐约看见。

毕竟刘璃燃放烟花的位置还蛮高的,而这个时候的长安还没有高楼大厦遮住视线。

传说中的天火烟花居然真的在眼前绽放了,而且绽放得一次比一次好看,不管是来围观的百姓还是官员都看呆了。

长安一闾里内,荀熠看向遥远的未央宫的方向,看着那若隐若现的光亮,缓缓的勾起了唇角。

他身旁没见过“世面”的淳于敏惊叹道:“那个是什么?好漂亮啊!”

荀熠道:“这叫烟花。”

淳于敏非常崇拜的看向荀熠:“原来这叫烟花吗?小师叔不愧是小师叔,果然见多识广!”

荀熠:“。”

“建陵公主一定是天神安排来拯救我们的天女。”围观的百姓人群中,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句。

被烟花所震撼的百姓们也跟着激动的喊了出来:“建陵公主一定是天女。”

这一声声的呐喊,竟然顺着风飘进了未央宫,传到了所有人的耳朵里。

天女自然就对应着天子。

除夕之后,短短三天时间,关于建陵公主是天女的话题,已经刷爆了长安城。

百姓们见面就聊关于烟花的事情,并且还有了凡是见到了烟花的人,都会受到天神保护的传说,随后话题自然而然的就被引到了让烟花绽放的人身上。

这样引导性的内容,当然是刘璃刻意营销出来的。自古得民心者的天下,她得从现在开始,就让百姓们开始支持自己。

当然为了不让自己被舆论反噬,刘璃在营销自己的时候,还不忘记夸一波天子。自己可以获得民心,但是这个民心不能凌驾于天子之上。

一旦炒作过头了,让刘彻猜忌自己,那历史上刘据的下场,就是她刘璃的。所以凡事都要懂得拿捏分寸,自己出风头的同时,还要将自己的顶头BOSS给捧上去。

例如,纠正一些特别崇拜建陵公主的百姓,告诉他们正是因为有当今天子,才会有建陵公主,毕竟公主是天子的女儿,所以才是天女。

建陵公主是天女的意思是天子的女儿,而不是天的女儿。

阅读穿成汉武帝的女儿我躺平了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穿成汉武帝的女儿我躺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