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汉武帝的女儿我躺平了》

128 真诚必杀技(修) 爱没有技巧,真诚才……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因为天降天火, 就算没有刘璃的刻意营销,百姓们吹捧建陵公主之势也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

椒房殿大长秋喜滋滋的向皇后汇报民间之说:“小君,咱们公主在百姓们心中的地位可高了哩, 百姓们纷纷说建陵公主乃是天女。”

刘彻听着大长秋的话,纤眉微挑,唇角虽然带着笑意,却有些不辨喜怒:“哦,天女?”

没有人比刘彻对这方面更敏感了。

为帝王者,都自称是天子,是上天的儿子, 是代表天神来管理人间的。所以天子便是天下之主,所有人都要臣服于天子。可现在天下的百姓竟然称建陵公主为天女,这让刘彻不得不多想了。

大长秋和皇后说这些, 也是想让皇后高兴高兴, 毕竟当母亲的知道自己的女儿在民间有如此的声望, 必然是高兴的。于是他点头道:“是呀,百姓们现在连上古天神都不祭拜了, 都来拜建陵公主。”

刘彻:“。”

他的指尖微微一顿,追问道:“百姓具体是怎么说的?”

大长秋将自己搜集来的百姓言论一一说给了皇后听,最后还压低了声音补充了一句道:“还有望气者称,除岁夜天火绽放之时, 未央宫上空有天子之气。”

天子一直在未央宫里,却没有人站出来说宫中有天子之气。怎么偏偏在建陵公主求天火的时候, 就有人说有天子之气了?

刘彻听罢神情一凝,随即哈哈笑了出来:“吾知道了,你先退下吧。”

大长秋:“诺。”

等大长秋离开后,刘彻的神情也冷了下来, 他指尖轻轻的敲着桌案,最后低喃一声:“有点意思。”

三月,长安城内的医院总算完工建成了。

刘璃要带荀熠去熟悉医院内的各种设施,挑了个休息日,带着荀熠在医院内好好的转了一圈。

“后面这快空地便是给你们用来晒草药用的,地方大且阳光也充足。”刘璃站在住院部的楼上,指着楼下的空地道:“等人多了,你可能会觉得这里留得位置小呢。”举手间,大有挥斥方遒之气势,仿佛楼下的不是一片空地,而是一片江山。

在荀熠眼里,这里就仿佛是一个大了好几倍的医馆,他也能看出刘璃对医学方面的重视。

“挺不错的。”荀熠颔首道:“阿璃有心了。”

刘璃笑着说道:“我只是觉得荀先生的才能不应该被埋没,大汉应该有更多像荀先生这样的医者才是。”

看完了医院,接下来就是给医院里添加设备还有学徒。两人一边往外走,刘璃一边和荀熠说:“目前我已经筛选出了二十个人来这里给荀先生当弟子,都是各地对医学有一定基础的人,荀先生教起来应该会轻松一点。”

荀熠应了一声,“行,我定不负阿璃所托。”

刘璃的车辇就在门外,她转头看向荀熠,拱手道别:“那我就先回去了,荀先生告辞。”

话音刚落,刘璃却听到一阵疾驰而来的马蹄声,转头却见霍去病仗马飞奔而来,匆匆从他们面前跑过,不一会儿他又倏地停下,折返了回来在刘璃和荀熠面前停下。

他翻身下马,大步跑过来,浓眉下的眸子黝黑又显得有些焦灼。他看了看刘璃,抱拳:“公主。”

刘璃见他神情焦虑,开口问:“你这么急着做什么去?”

霍去病却看向荀熠:“荀大夫,你能不能随我去救人?!”他的声音轻颤,很明显是紧张的。

荀熠皱了皱眉问:“何病?”

“我舅父的妾室夏夫人难产,我本想去未央宫寻医官,半路看见了荀大夫,恳请荀大夫施救。”霍去病说着,直接九十度鞠躬拜礼。

荀熠迟疑了一下,最后还是道:“带路吧。”

刘璃见状,连忙道:“荀先生坐我的车辇去吧。”

救人要紧。

荀熠点头,和刘璃一起上马车,御者跟在霍去病身后,一起往长平侯府奔去。

马车内,刘璃看向荀熠道:“没想到荀先生还是一位妇科圣手。”

荀熠动了动眉梢,没有什么表情:“年轻的时候和师姐学过一段时间,师姐精于这方面。”

“那应该去找淳于前辈来救人的。”刘璃轻轻的嘀咕了一声。

荀熠摇摇头道:“师姐年纪大,不宜如此奔波了。”

马车很快在长平侯府前停下,刘璃和荀熠一起下马车,仰头打量着眼前的门阖。如今的长平侯府应该是这一片最有牌面的府邸了吧,等卫青出征回来,恐怕要更上一层楼了。

霍去病翻身下马,将马交给迎接过来的门童,然后邀请荀熠和刘璃进去:“公主,荀大夫里面请。”

长平侯府的内在结构和陈非的骁勇侯府差不多,不过因为卫青家人多,府里的婢女家丁也很多,看上去好像也更热闹一些。

霍去病一路将他们带到了后院,刘璃没想到长平侯府的后院更加热闹,竟然全是她眼熟的人。

不仅卫子夫在这里,就连刘玥、刘玲和刘据也在,甚至还有曹襄。

好家伙,在这里团建呢?

曹襄看见刘璃来了,眼前微微一亮:“阿璃?”

众人看见刘璃出现在这里,神情明显都愣住了。卫少儿连忙上前将自己的儿子拽到了一旁:“你不是去请医官了吗?怎么将……带来了?”

霍去病连忙向母亲介绍道:“母亲,这位是荀熠荀先生,医术胜过宫中医官。儿子正好看见了荀大夫,便将他请来了,让荀大夫进去救夏夫人吧。”

“可他是男子哎……”卫少儿说着,又瞄了一眼一旁的建陵公主,其实她更想知道为什么建陵公主会跟着一起来。

荀熠声音冷淡:“医者眼里没有男女之分,到底需不需要我救?不需要的话,鄙人告辞。”

霍去病连忙阻拦:“荀大夫莫走!”

卫少儿转头看向一直没有说话的卫子夫,希望她能给个意见。

卫子夫捏紧了拳头,深呼吸一下,走过来拜礼道:“请荀大夫救人。”这是愿意信任眼前这个陌生人了。

有了卫子夫的话,其他人自然也不会再阻拦荀熠,一旁的婢女连忙将荀熠带进了房间。

这下留在外面的刘璃就尴尬了,所有人的目光都聚在她的身上。

刘璃:“。”

还是曹襄走到刘璃身边,好奇道:“阿璃,你也认识那位荀大夫吗?”

刘璃点点头:“嗯。”她不欲多说,顺口问道:“曹表兄怎么在长平侯府?”

曹襄挠挠头回道:“卫将军长子今日两周岁,我来凑个热闹。”

原来是这样啊,难怪卫子夫还有她的儿女都在这里。也不知道荀熠救人需要多久,刘璃犹豫了一下,实在不想留在这里被人围观,她微微抬头刚要开口,却听卫子夫道:“来人,给建陵公主备座。”

一旁的侍女应了一声:“诺。”而后匆忙搬来椅子,请刘璃坐下。

刘璃犹豫了一下,只好接受邀请,在椅子上坐下,安静的等待着荀熠出来。在等待的时候,刘璃将目光移到了卫子夫的身上,大大方方的和她四目相对。

卫子夫微微一愣,而后神情不自在的垂下了眼眸,不再看她。

刘璃在心中舒了一口气,子曰:当别人看你的目光让你觉得不自在的时候,你就看回去,这样不自在的人就会变成对方了。

这下轮到刘璃打量着眼前的卫子夫了。

据说卫子夫当年入宫的时候才十五岁,如今已经是三个孩子母亲的卫子夫,今年也有三十岁了。毫无疑问的,卫子夫其实也很漂亮,毕竟她曾经是平阳侯府的舞姬,若不漂亮也不可能被当年的刘彻一眼看中。

她的气质和阿娇截然不同,如果阿娇的美是张扬且明艳的,那卫子夫的美便如同涓涓细流一样,带着一种叫人赏心悦目的气质。这样的气质在她此时年龄的衬托下,变得更加有韵味了。

或许和她是重生的,也有一定的关系吧。

房间内隐约传来女人痛苦的叫声,将刘璃的思绪唤回了现实,她听得头皮发麻,在这古代生孩子就要这样硬生,实在是太可怕了。

房间的门总算被打开了。大家看荀熠走出来,连忙迎上去。

卫子夫连忙问:“荀大夫,怎么样了?”

“我为这位夫人施了针,将她唤醒了,接下来就交给产婆了。”荀熠缓缓说道:“这位夫人体寒,之后最好还是不要再受孕了。”

卫子夫:“多谢荀大夫施救。”

荀熠只是微微颔首,从众人中间穿过,对刘璃道:“阿璃,走吧。”

刘璃点点头,看向卫子夫,打了声招呼:“卫夫人,我和荀先生先走了。”说罢,她转身冲荀熠使了个眼色,两人准备一起离开。

“等等。”身后的卫子夫突然叫住了两人。

刘璃转头看向她,凤眸中带了几分疑惑:“卫夫人还有什么事吗?”

卫子夫直了直腰杆,开口道:“不知这位荀先生家在何处?今日先生救了家弟的妾室和孩子,改日待家弟归来,定登门道谢。”

荀熠:“不必了。”

刘璃抿唇一笑道:“卫将军日后想要道谢的话,就去长安城内新建的长安医院吧。”

今日荀熠救了卫青的小妾和孩子,就等于卫青欠了荀熠一个人情,就看卫青以后用什么来还了。

卫子夫还想再说什么,身后的产房突然传出了一声婴儿的啼哭声。众人听到了,也没功夫再管刘璃和荀熠了。

刘璃扯了扯荀熠的衣摆,两人一起悄悄离开。

她隐约听到身后有人说什么,夫人和三公子母子平安。哦豁,卫青真是厉害呀,三年抱了两个儿子。算上他之前和原配生的长子,他的三个儿子都出生了吧。

只是不知道,这个时空的卫家,还能不能达成一门五侯的顶级荣耀呢?

出了长平侯府的门,荀熠淡笑着开口道:“还劳烦阿璃送我回家。”

刘璃笑着点头:“好。”

卫子夫抱了抱刚刚出生的孩子,又进房间看了看夏苓后,便也带着三个儿女准备回未央宫了。坐在车辇上,卫子夫神情怔忪的看着车外,小女儿刘玲趴在她身边道:“母亲,刚才的小表弟好丑哦,皱巴巴的。”

卫子夫回了神,抬手摸摸女儿的脑袋:“等过一段时间,小表弟就不丑了。”

刘玲看向刘据:“我记得阿弟刚出生的时候也好丑,现在还挺漂亮的。”

刘据直直的坐着,听到刘玲的话,他的小脸皱起来,纠正道:“阿姐,我是男孩子,你不能说我是漂亮。”

卫子夫目光温柔的看着自己的儿女,不免想到这个世界里已经不存在的三女儿。不,准确的说,消失的是她的二女儿。

前世,自己的四个儿女之间感情甚笃,长女阿玥温顺懂事,小女儿阿玲活泼可爱,唯独排在中间的二女儿阳石公主刘琦,她关注得甚少。

以至于后来,她和公孙敬声私通,并且犯了巫蛊时,她才惊觉自己对这个女儿的关心太少了。

这个世界刘彻的次女变成了陈皇后生的女儿刘璃,而且这个刘璃身上还出现了太多太多说不清的事情。

就像除夕夜晚上,出现在未央宫上的天火。

民间百姓如此吹捧这位建陵公主,甚至还称其为天女。这不明摆着在挑衅刘彻的地位吗?卫子夫不知道这位公主究竟想做什么,但她觉得以刘彻的性子,是绝对不会允许有人窥视他的皇位,这位建陵公主怕不是在自掘坟墓。

**

——公元前124年,汉武帝元朔五年春,卫青等六位将军共计十余万人出朔方郡高阙塞,讨伐匈奴,获匈奴首级两万余,牲畜数十百万头。

五月,卫青等六位将军漠南之战大捷的消息传回了长安,刘彻听罢极为高兴,给其他五位将军都封了侯爵之位,赐了食邑和黄金,唯独在封赏卫青的时候,他犹豫了。

按理说,这次战功最为显赫的便是卫青了,不仅斩了匈奴一万余人,还俘虏了匈奴小王十余人,牲畜百万计。这样的功绩,堪比高祖皇帝时的大将军韩信!

如果此时他不是皇后的话,这个大将军他会毫不犹豫的封给卫青,甚至还要大封特封,以示对他的奖励。

毕竟卫青之前已经跟在他身边好些年了,更何况卫青现在所有的一切都是自己赐给他的,所以刘彻绝对相信卫青的忠诚。

可刘彻也清楚,一旦册封卫青为大将军,赋予他最高统帅的权利,那么对于此时还没有嫡长子的自己来说,封刘据为太子也是早晚的事了。

就算他将次子刘闳记在名下,恐怕朝中也会有人反对,毕竟大家都知道刘闳并非是嫡子。

而以上这些,都是次要的。

刘彻不考虑自己目前皇后的身份,以天子的角度来考虑的话,也会觉得册立刘据为太子是最好的选择。毕竟有这样一个战功赫赫,且忠心的舅舅为后盾,谁也动不了刘据这个太子。

这样对大汉日后的稳固发展,也是有好处的。

可是……真的谁也动不了吗?

如果他不曾洞悉阿璃的心思,或许这个时候册封卫青为大将军的特使,已经捧着他的旨意抵达军中了。偏偏他知道了,他的阿璃似乎并不甘心只当一个公主。

自古以来,就没出现过女人当君主。战国时的芈太后,还有大汉之初的吕太后都还知道垂帘听政,扶植一个傀儡天子。而他的阿璃,居然就直接想当天女了。

想到这里,刘彻的心里莫名其妙的划过一丝小小的自豪,阿璃不愧是自己的女儿,还真敢想。

刘彻一直知道刘璃的想法点子很多,也正是因为她的这些想法,才有了如今富强的大汉。若非她从天神那边得到的各种粮食,例如土豆,红薯还有玉米,恐怕这几年大汉就要陷入饥荒状态了。

还有她和桑弘羊一起搞出来的货币政策,短短几年时间就让大汉的国库充盈了好几倍,如今就算打仗,他也不用愁军费不够了。

冬天保暖的羽绒衣,还有朔方郡那成片可以保暖的棉花。她发现的炼钢技术,改进了大汉的武器制造,这一切的一切刘彻都是记在心里的。

现在她又在长安城里折腾那什么医院,刘彻也任由她放手去做,因为他知道他的阿璃从来不会乱来,她的每次动作,都会让大汉变得越来越好。

阿璃的身后有天神,她可以借天神之力,到时候就算有十个卫青,恐怕也抵不过阿璃拥有的神器吧。

虽然刘彻没有亲眼看见神器的威力,但是经过亲自使用神器的那个士兵徐林的转述,他已然可以想象出,这个神器的威力究竟是什么样子了。毕竟这个神器可是在瞬间就消灭了五万的匈奴骑兵,这样的战绩可算是有史以来最强的了。

每每这个时候,刘彻便觉得遗憾,如果阿璃是个皇子那该有多好啊。他就可以让阿璃名正言顺的成为太子,而且满朝文武也不会有人反对。

偏偏阿璃是个公主……公主终究是要嫁人的啊……怎么能当储君呢?

刘彻的眸光渐渐暗沉下来,他的指尖轻轻的敲着桌面上的这份战报,突然感觉自己的内心也变成了一个女人,竟然变得优柔寡断了起来。

若是在以前,他会毫不犹豫的想办法处死阿璃,让她永远也成不了威胁。甚至于倘若他知道窥探储君之位的人,是刘据或者刘闳的话,他会毫不犹豫的出手弄死他们。

储君之位他可以给,但他们不能主动索要。

但是阿璃不同。

一方面他确实有点舍不得,但是在这份舍不得中,他更加舍不得的是阿璃身后的那个天神,以及天神所提供的那些资源。

刘彻可以感觉出,这些资源原本不属于大汉这个时代,可因为有阿璃的存在,天神将这些东西赐予了大汉。他需要阿璃给大汉带来更多的东西,所以他不会杀她。

权衡再三,刘彻还是决定册封卫青为大将军,等阿娇知道这件事情的时候,他的诏令已经安排了特使送去了卫青目前驻扎的大营中。

阿娇面色薄怒:“你要册封卫青为大将军为何都不和我说一声?”刘彻有玺印和虎符,所以就算他们两人换了身体,他依旧可以不通过她来册封赏赐。

刘彻猜测阿娇对于阿璃的心思应该也知道不少,不然她也不会对自己册封卫青为大将军一事如此敏感。

“卫青立下战功,如此封赏有何不妥?”刘彻笑吟吟道:“还是说,阿娇有更好的封赏方法?”

对上他笑不及眼底的眸光,阿娇眯起黑眸:“你说卫青战功赫赫,那去年阿璃在朔方城一战,以一人之力,消灭了数万匈奴骑兵,这样的战功怎么也不见你给阿璃封一个大将军?”

刘彻:“……”

“大将军是要有统帅万军之能,阿璃虽用神器击败了匈奴,可她终究是不会领兵打仗。”刘彻挑眉道:“就算封了她为大将军,军中将士恐怕也不会心服口服。再说了,你不是又给她加封了三县,如今的阿璃同样是食邑万户的公主了。”

一时间阿娇无话可说。

刘彻见阿娇脸色不愉,他倒是主动往她身边靠了靠:“我这般封赏卫青,也是为了让他日后能更放得开去打匈奴,卫青有这个才能不是么?”

阿娇瞥着他,冷嗤一声:“是啊,整个大汉就你的卫青最能打,要不然我干脆废了你的后位,你去嫁给卫青吧。”她莫名想到了当初刘陵对她说的话。

——卫统领的心上人就是你啊!

在和刘彻互换身体之前,她和卫青就没见过几次面,卫青的心上人怎么都不可能是自己啊。那唯一的解释便是,卫青喜欢的是变成了自己的刘彻。

刘彻一时无语:“说卫青就说卫青,你怎么又扯到我身上了?皇后之位岂能说废就废?”

阿娇冷笑:“阿璃如今都十三岁了,你却一直都没生下嫡皇子。如今又这样封赏卫青,你在心里已经决定要立刘据当太子了吧?那太子的母亲,怎么还能是一个小小的夫人呢?”

她啧了一声道:“依我看啊倒不如现在就将你给废了,立卫子夫为皇后吧。”

刘彻:“……”

阿娇尤不解气,继续补刀:“卫青能娶到心上人,姐姐成了皇后,外甥当了太子,这应该才是对他最大的赏赐吧。”

刘彻的表情一下子变得古怪了起来,阿娇居然知道卫青的心思?!他也有些气恼:“你也知道卫青心属你,你还对我说这样的话?”

“什么心属我?”阿娇没好气道:“我当皇后时,就没见过卫青几次。他是在你变成我之后,才动了心的。”

刘彻:“???”

阿娇:“你自己好好想想,你对卫青做了什么,才让他爱上你的!”

刘彻的神情微微裂开:“……”

懒得再和刘彻说话,阿娇带着一脸嫌弃离开,同时她也在心里衡量,如果自己坚决不同意立刘据问太子的话,那就算刘彻想也没用吧,毕竟自己才是天子,何必管他皇后什么意见?

届时就要看卫青是什么反应了,刘彻口中忠心的卫青,会不顾天子的意思,拥护他的侄儿成为太子吗?

**

果然不出阿娇所料,刘彻册封卫青为大将军,日后统领全军,并且可以开设属于自己的幕府之后,再上朝的时候,已经开始有臣子提议要册立刘据为皇太子了。

丞相公孙弘道:“陛下,自古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如今陛下没有嫡长子,当在庶出皇子中挑选出一位储君来,以稳江山社稷。”

意思就是,立太子的时候,应该选择皇后所生的嫡长子,而不是选择有贤能的。在没有嫡皇子的情况下,就选择母亲身份尊贵的皇子来当太子,而不是选择长子。

后面还跳出不少大臣们跟着附议,中大夫主父偃道:“臣以为,皇长子据可为储君。”

人家舅舅刚刚在战场上立了大功,又被封为了大将军,身份显贵。所以皇长子刘据非常符合成为太子的条件。

“陛下如今子嗣稀薄,唯有早立太子,方能以安民心啊。”

“臣等附议,早立太子以安民心。”

面对这群人的提议,阿娇冷冷的挑眉道:“如今朕不过而立之年,你们就盼着朕早日驾崩了吗?”

这话一出,瞬间挑起了众位大臣心中的弦,众人连连称不敢。

“既然不是盼着朕早日驾崩,那你们这么着急让朕册封太子,又是何用意?”

丞相公孙弘站出来道:“陛下,太子者,国之根本也。”陛下平时看上去挺英明的,怎么一到立太子的事情上,却总是推诿呢?

公孙弘想不明白,其他大臣们也都想不明白。如今皇后都已经三十五岁了,陛下想要嫡长子的心愿肯定是没办法实现了,为什么还不快点认清现实,从庶子中选一个出来当太子。

这个事情的道理,陛下没道理不明白啊。

阿娇深吸一口气,心中对刘彻气得牙痒痒。他将卫青提拔成为大将军,提高了卫青的身份地位,现在她就算下旨宣布将刘闳变成嫡出皇子,也显得过于刻意了。

没办法,阿娇只好使出拖延政策道:“这件事情不如等大将军从边关回长安再议吧。”

众人也只好同意。

七月初,卫青等六位将军成功凯旋,刘彻和阿娇商议之后决定在上林苑替大军接风洗尘。

卫青毕竟是皇长子的舅舅,所以这次上林苑的行程,卫子夫也可以带着自己的女儿一起前去为她的弟弟卫青庆功。

难得又到了放假时间,刘璃跟着阿娇提前几天入住了上林苑的行宫,将上林苑里的几个果园转了一圈,又摘了不少水果带回了行宫,打算做水果沙拉吃。

去年的葡萄成熟之后,通过嫁接技术,今年葡萄的产量几乎翻了好几倍。可惜现在还没有完全熟透,暂时不能用来酿造葡萄酒。

不过经过刘璃的提醒,桑弘羊已经在黄河流域的农户家里,收来了很多高粱。如今上林苑的酿酒坊里面,已经开始产出高粱酒了。

等再过年的时候,大家应该就可以喝到比之前用谷物酿造出来的上陵酒更美味的高粱酒了。

在大汉没有什么娱乐项目,不管是象棋还是围棋,或者是大汉的六博棋,刘璃都玩不过刘彻。想和竹青和乔下棋吧,她们又不会,下五子棋又有点太简单了。

尔雅吃力的拎着装满了水果的篮子跟在刘璃身后往行宫里走,刚走上行宫的台阶,从转角匆匆跑来一个小身影,没注意撞上了刘璃。

两人撞到了一起,对方怀里的东西掉在了地上,刘璃弯腰帮忙将掉在地上的书捡起来递给撞上自己的刘据:“这么着急去哪里?”

刘据将书抱在怀里,仰头看向刘璃,连忙抬手作揖:“据拜见皇姐。”

刘璃明显能够感觉出刘据对自己的疏离感,她还记得四年前,自己在去朔方城之前,在太学院里看见的那个小刘据,当时的他叫自己的称呼,可不是皇姐。

“不必行礼。”刘璃抬手将他扶起来:“下次走路不要这么急。”

刘据白皙的脸颊上出现了一丝红晕,他连忙点头答应:“诺。”

察觉出刘据的拘谨,刘璃也不再多说,侧身带着尔雅继续往行宫里走。刘据站在原地,下意识转头盯着刘璃的背影看了许久,一直到有内侍过来寻他,他才跟着内侍一起离开。

上林苑卫子夫所居院内,卫青在拜见过天子后,便得到了许可来看望姐姐卫子夫。卫子夫见到平安回来的弟弟,亦是欣喜,将这大半年来长平侯府的事情告诉了卫青,卫青也知道,自己的第三个儿子平安出生了。

当卫青听到,是荀熠救了自己的妾室和儿子时,他连忙道:“等回府之后,我便安排人准备谢礼,送给荀先生。”

卫子夫点了点头,她想到了朝中臣子请立刘据为太子的事情,又看着眼前神情内敛,且英武的弟弟,缓缓的勾起了一丝笑容。

青弟,姐姐知道上一辈的那些事情,对于此时的你来说都是不存在的,所以姐姐不怪你依旧对刘彻忠心。但是不管是上一世,还是这一世,你都是我的弟弟,据儿的舅舅。

我们卫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如今你的战功,便是据儿争储的开始。这一次,只要据儿被立了太子,哪怕和刘彻同归于尽,我也要替上一世的据儿还有我们卫家报仇。

只要刘彻死了,我的据儿就可以名正言顺的成为天子。有你和去病在,就算据儿年幼,我相信也没人敢再动他。

“阿姐?”卫青发现姐姐的目光一直凝着自己,眼眸中泪盈盈的仿佛很悲伤,他的心不禁一紧。

卫青并没有忘记姐姐曾经对他说的那些话,关于姐姐口中的前世,他其实一直铭记在心里的。他这么努力的带兵训练,去打匈奴,一方面是想建功立业,另一方面也是想保护姐姐。

阿姐的心中对陛下似乎有说不清的恨意,他害怕姐姐会酿成为大错,只有自己足够强大了,才能保护住姐姐。

卫子夫回了神,她低头擦干了自己眼角的泪,低笑道:“没事,只是又想到过去那些事情了。”

卫青张了张嘴,却不知道要怎么才能劝姐姐放下。

刘据怀里揣着书,去见自己的母亲和凯旋的舅舅。跟着内侍走到门口,刘据还特意扶了一下自己的发冠,整理了一下衣服。

“我这样可以吗?”刘据问内侍。

内侍连忙点头:“殿下衣冠端正,甚是精神。”

刘据这才放心的踏入大殿,看着端坐在殿内的母亲和舅舅,他抬手作揖:“孩儿拜见母亲,舅父。”

卫青起身,同样给刘据拱了拱手:“殿下。”

刘据看向卫青,眼中满是孺慕之情。卫青抬手拍拍他的小脑袋,笑道:“半年多不见,殿下似乎又长高了,也壮实了。”

卫子夫含笑看着自己的儿子,心中欣慰有之:“据儿如今在太学的成绩也一直很好,经常受博士表扬。”

卫青含笑问:“殿下在太学院都学了什么?”

刘据作答:“太学院的博士主讲《春秋》和《公羊传》,不过我更喜欢的事《谷梁传》,可惜博士在这方面讲解得不多。”刘据说着,从怀里将《谷梁传》取出来,展示给卫青看:“舅父,有许多地方我都还没读懂,你能给我讲讲吗?”

卫青骑奴出身,也没看过几本书,还是后来在刘彻身边当了郎官后,跟着刘彻一起学习过。只不过学习的都是《公羊传》,对《谷梁传》中的内容也不太了解。

他刚要开口,却被身后的卫子夫打断:“据儿,我不是说过,你不许看《谷梁传》吗?你现在就将这书扔了,烧掉!”

怎么又和前世一样了?怎么会如此?!

前世刘彻安排了太傅专门教据儿学习《公羊传》,可偏偏这孩子就是喜欢上了《谷梁传》,和刘彻的政治理念相反,刘彻才会说出“子不类父”这样的话。

“母亲。”刘据怔怔的看向朝自己走来的母亲。

“你这孩子怎么就这么不听话?”卫子夫一把夺过他手中的《谷梁传》,伸手就撕,神情更是悲怆。

卫青连忙阻止:“阿姐,你这是做什么?”

卫子夫低头看着被她撕成了两半的书,又对上了儿子委屈却又不敢哭出来的眼眸,她痛苦的掩面而泣。

阅读穿成汉武帝的女儿我躺平了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穿成汉武帝的女儿我躺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