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心理学,走进生活》

第31章 为什么吵架时少用第二人称?道歉的艺术,你了解吗?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为什么吵架时少用第二人称?

你为什么每次都这样,你能不能体谅一下我的难处?当我们与同学,朋友或恋人吵架时,这样的话非常容易将氛围引向一个剑拔弩张的极端。不难发现这些话都是第二人称,这个你字显得格外刺眼。

第二人称在吵架的过程中是有什么特殊影响吗?吵架时往往有三个要素,吵架主体的我和你,以及吵架的客体。即我和你争辩的问题。

当我们在争吵时较多使用第二人称时,如你,你们,吵架主体的我和你站在了对立面,表现为我在审视你和问题,将对方和问题的捆绑暗含了对方是问题的过错方,就会让对方感受到明显的指责。

当指责意味过强时,容易使原本是针对问题的冲突转变为针对你的冲突,最后演化成两个人的情绪大战。

此外,第二人称的表达在无形之中拉远了彼此之间心理距离。也容易造成冲突和矛盾升级。所以在吵架时尽量使用第一人称。当我们使用第一人称的时候,如我,我们,咱们。吵架主体的我和你站在了统一战线,而问题则处于两个人的对立面。表现为两个人作为一个共同体一起审视问题,关注点不在双方的问题,而在于问题以及如何解决问题上。

例如,将你做的这个ppt字太多了,你精简一下。改为这个ppt字太多,需要精简一下。这会让人感觉更舒服一些。此外,第一人称的表达在无形之中拉近了彼此之间的心理距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和冲突和矛盾升级。

争吵是双方为了找出问题,讲明道理和解决矛盾。而发生了一次激烈沟通。但是道理的通达不发生在我和你的情绪对立当中。而是我们站在同一边,共同去探讨对错。

道歉的艺术,你了解吗?

生活中常常遇到这中情况,头脑一热说错话,不知道该怎么表示歉意,无意间对他人造成伤害。想挽回时,关系却已降至冰点,错误的道歉方式不仅不能传达心意,还会弄巧成拙,让两个人更加疏远,遵守以下几个原则。或许会让你的道歉更容易让对方接收。

首先,勇敢地承认错误。一般来说不愿意承认错误,往往和我们的自尊心有关,觉得承认错误的是弱者,是丢人的事情,但如果你无法直接说出我错了。对方就感受不到道歉的诚意,所以放下自己的自尊心,为自己的错误负责。这也是我们成熟的标志。

其次,道歉时不为自己辩护,很多人喜欢在道歉时加上都是因为你做了什么什么我才会冲动的,这不但不利于道歉,还有加强双方冲突的可能。道歉时表达自己问题的同时,表现出同理心,让对方感受出你的真诚,例如,现在想想我的话确实太过分了。对不起,这一定让你感到很难过,只有真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才能让对方感受到你自责的情绪。从而接受你的道歉,如果对方也有错,可以在关系缓和后用平和的心态进行讨论。再次提出适当的解决方案,一些人道歉速度很快,但再次犯错的速度更快。这往往是他们不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久而久之,很难再得到对方的信任与谅解。因此在道歉时作出承诺,告诉对方,你已经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然后详细阐述你将如何做出行为上的改正,当然最重要的不是口头承诺。而是真正的用行动证明。

最后,不以交换的态度道歉,有些人认为既然我已经道歉了,那么对方就应该接受。倘若对方不接受,他们还会感到受伤,陷入自怨自艾的情绪中。道歉最主要的目的是表示歉意,而非将其作为一种获得对方谅解的手段。无法获得原谅也在所难免,您应当默默陪伴,等待他接受道歉的那一天。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道歉或许无法弥补已经造成的伤害,但至少他能成为一种补偿,一种温暖的慰藉。好的道歉是一种表态,也是一个承诺,谨记维持一段人际关系,就像维护一间房屋,只有及时填补墙上的裂缝,才能让它变得稳固。风雨不侵。

阅读走进心理学,走进生活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走进心理学,走进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