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红年代,我在陕北当知青》

第五章 赶紧抢落脚之处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终于到绥得县城了!

现阶段这座历史名城,其实也是一片灰蒙蒙、乱糟糟,很难想象它居然是陕北的著名县级城市。

大街小巷全是红砖铺成。

人走在上面,“咔呲咔嚓”硌脚。

绥得县城有一半是石窑、砖窑,一半是灰不拉几的砖瓦平房。

无一例外。

所有房顶都长着无数狗尾巴草,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城区里二层楼房有,不多。

六层的县府办公楼,已经是整座县城里的最高建筑了。

此时已经是凌晨时分。

长街寂静,寒夜清冷。

叶小川头也不回的拉着张海丽使劲跑,“正是因为到地方了,我才着急呢!

再不抓紧时间,今天晚上咱们都去雪地里面,当冰雕?”

“怎么会呢?”张海丽下意识的问了一句。

在场没外人。

叶小川一边跑一边解释给大家听。

原来,陕北临近毛乌素沙漠,昼夜温差很大。

冬季晚上,这里的气温能下降到零下20多度。

零下20多度啊!

想想都觉得发毛。

以至于陕北地区每年因为醉酒,躺倒在野外,结果被冻僵了的人不在少数。

严寒天气,在野外过夜是不可能的。

——那会让人面带微笑的,在不知不觉之中,就和这个世界彻底拜拜了。

而今天晚上这列火车,起码拉了2,300号插队知青,这么多人,一下子猛然涌入小小的绥德县城。

可想而知,要想找到一个落脚之处,恐怕不是件容易事!

张晓丽,熊英,还有那位男知青梁少平听了叶小川的解释,顿时恍然大悟!

这可真是手快则有,慢了只能被冻成狗。

“哇,得亏叶小川同学你考虑周到!”

熊英背上背着一个大包,上面还摞着一个大大的行李,“我说嘛,刚才为啥在火车站广场,你一片刻都不停留...原来是因为得去抢住处!”

张海丽偏着头,冲着叶小川柔柔一笑。

但却没说什么。

只是她的眼里,有光。

【国营火车站招待所】

“笃笃笃——”

梁少平敲响“旅客登记室”的窗户,里面传来一道很不耐烦的声音,“谁啊,作甚咧?”

外面回道,“同志,我想登记几间...”

“一间都没有!”

梁少平提高音量,“同志,麻烦你...”

“后生,你既然知道会给我添麻烦,那就不要开口了...嘿嘿,后生,赶紧去别的招待所看看吧,这两天天气不好,堵在路上的车多的很,住宿的客人也多,我们单位确实没房间了...”

见状。

熊英不禁嘀咕一句,“真的假的?咋会有这么多人住宿呢?”

陕北人出门在外的人,相对于比起南方来说,会少很多。

说句不夸张的话:这个时期的陕北婆姨当中,一辈子没去过省城、甚至没去过50里开外的地方的人,真还不在少数。

怎么会有这么多人来住宿嘞?

所以熊英猜测:该不会是铁老大家大业大,不在乎这几個小铜板,因此故意不留客吧?

熊英的猜测,是根据她从她爸身上的处境得出来的:因为招待所的值班人员,是拿固定工资的。

他们完全可以到点就休息,完全可以不会管单位生意好不好。

反正每个月的固定工资,准时准点到账。

更是因为这些工作人员。

他们个人收益,不会因为多住了几个旅客,或者是少开了几间房,而产生半毛钱增减。

既然此处搞不清真实情况。

于是叶小川引着她们,赶紧往不远处的“国营绥得县粮食局招待所”那边跑。

同样的,这家招待所也没有空余房间了。

由此看来,熊英先前有可能,真还冤枉那家火车站招待所了。

既然找的第二家,粮食局招待所也客满。

想必不远处的“国营县供销社招待所”,估计情况也好不到哪去。

没办法了。

火车站广场附近小巷子多,叶小川正四处乱瞅,打算找一家,能稍微干净那么一点点的招待所入住。

阅读火红年代,我在陕北当知青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火红年代,我在陕北当知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