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红年代,我在陕北当知青》

第六章 这里有一间民宿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跟着那位大姐七扭八拐。

一行人都不吭声,全程保持静默。

贴着大街墙根儿,钻进一条比较宽一些的巷子里,然后改钻小巷。

在里面又拐了几个弯,这才到了地头。

“吱嘎——”

在这漆黑的冬夜,巷子里连盏路灯都没有的情况下。

只见大姐很精准地摸到一处院子前,掏出钥匙开了门。

大家跟随着黑影鱼贯而入。

全程连大气都不敢喘一声,不知道情况的,还以为这些人要去摸鬼子的炮楼。

尤其是胆小的张海丽,更是直接用双臂紧紧抱着叶小川的胳膊,寸步不离,像个生怕她娘会去“买橘子”的小丫头...

等到大家伙儿进了屋。

大姐“呲”划着火柴,点亮煤油灯,“女子,后生,赶紧进来,把门闭上...大家说话都悄些,可不敢让人听见动静。”

关上门,放下身上的包袱。

一行人,这才顾得上查看一下现在自己的处境:原来这是两孔,中间有甬道的连体窑洞。

外间窑洞,有一张与灶膛相通的大炕。

迎面山墙上,老人家正满脸慈祥的看着大家。

旁边还有两行字:

【早请示】

【晚汇报】

另外屋里有张小桌,附带几张小椅子,其它就再也没什么家具了。

外间窑洞的窗户上,还挂着厚厚的粗棉布。

这样做一是可以保暖,更主要的是可以防止屋内的光线外泄、还能隔音。

由于在这个时期,不允许私人参与经济活动。

像这位大姐在家里私自开设家庭旅馆、招徕旅客住宿,一旦被抓住了的话...

轻则被没收所得、罚款,教育,警告。

要是碰到带队干部不依不饶、非得上岗上线的话,恐怕这位大姐被打发到瓦窑堡挖几年煤,也是有可能的...

见大家都放下了包裹。

那位大姐举着煤油灯,准备开始收钱:“大家准备好钱啊,一个人3毛5住宿费。”

陕北人的口音很杂,每个县都有差异。

绥得这边说“我”,发音就成了“额”。

当即梁少平就不乐意了,“大姐,国营招待所四人间,一晚上才2毛3,加床被子,也就才3毛5,你这咋和国营招待所一個价了呢?”

“国营招待所的服务员,人家是公家人,她们有额这么好说话?”

那位大姐显然经验老到,应付这种问题已经很熟练了,“额这里给你包热洗脚水,给你管擦脚布子,国营旅馆,人家管这些?

打瓶开水,还得2分钱哩!

后生,别和额这种受苦人搞价。

我挣点辛苦钱也不容易,上上下下还得打点一些,要不然的话,哪天说不定就把额给抓进去了...你说,额容易么?”

梁少平拍拍自家包裹:“大姐,我们不用你的被子。”

大姐摇头,“不用我家的被子,也是这个价。”

“3毛。”

叶小川直接递过去一张‘贰角’,一张‘壹角’的钞票,“大姐,您赚钱不容易,可你好歹还在赚钱,对吧?

而我们只是学生,还只会花家里的钱,却挣不来一分呢!”

大姐面露难色。

叶小川赶紧补一句:“大姐,你看,我们都是爱好的人。

既不会把你家弄的乱七八糟,更不会像那些恶心旅客,老是拿旅店里的窗帘来擦鞋...像我们这样的住户,招待起来也舒坦些对不?”

大姐想了想。

终究还是把钱收了,“哎,看在你这个俊俏后生面子上,额这回就依了你...以后你们路过绥得,可得再来我这里住啊。”

把钱交了。

接着那位大姐忙着往炉灶里加碳。

一方面是为了给大炕加温,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好给大家烧热水泡脚。

陕北的炕多半都是这样:做饭烧水的同时,也能烧炕。

一举两得。

只不过,就是油烟有点出不去...好在他们家家户户,谁家也没多少食用油,所以倒也不用去考虑这些。

至此。

大家总算安顿下来,心里也踏实了不少。

因为大家心里都知道:以现在这个条件,要想找到这么一个干干净净的落脚之处,可真不容易!

现在外面那些还找不到落脚之处的知青,多半就像流浪的野狗一样的,一群一群的在外面乱窜...

他们才叫个心慌慌、

大姐家里的屋子,总共2间。

里间睡大姐,张海丽、熊英,还有跟着王硕来的叫冉婷、冉苗的双胞胎女知青。

外间睡叶小川、梁少平,王硕,另外还有一个四九城知青张维。

等到大家把外套脱了,只穿秋衣秋裤钻上炕。

连续多日的舟车劳顿,按理说都很疲惫了,结果大家伙儿躺下去,居然一时半会还睡不着!

个个都觉得天旋地转。

感觉整个床板铺,都在转圈圈一样...

再加上没睡过火炕的人,误以为睡火炕很舒服....其实不然!

尤其是挨着烧火那一侧,躺上去,后背跟烙饼子一样的难受!

烫的人,得不停的挪来挪去,要不然真就变烤红薯了。

而头顶,却又有寒风不停的往脑门上钻,用不了几分钟,整个脑门都觉得有点刺痛!

阅读火红年代,我在陕北当知青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火红年代,我在陕北当知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