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同心的商业帝国》

第222章霸盘天下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杨同心的商业帝国 (.)”!

天人和东主杨同心自降身份代替寿喜班班主彭二牛,为八大家族的于家二老爷出殡送行,饱受折磨的彭二牛听到门前传来的唢呐声,大惑不解。

“师父,也甭管啥曲子了,咱们赶紧走吧。”娄三狗背着师父快步出了街门,潘五子在身后虚扶着。

彭二牛听了一会儿,拍了娄三狗一下:“去正门,我看看到底咋回事,河南地界上老人出殡绝对没有这样的曲子,不行,我要去亲眼看看!”娄三狗拗不过师父,只得背着师父到了正门。

只见正门前站着十个穿孝服的随从,头上戴着白纸沾成的帽子,举着灵幡缓缓出行,随后是拿着扎纸的三十个随从,抬着金山银山、金童玉女、车马楼台、元宝如意、鸡鸭鱼肉、山珍海味、鞋帽衣裤等等沿着大街缓缓走动。

接着一群穿孝服系着孝带的随从抛洒纸钱,领头是一个身材健硕的老者,手里拿着一根细竹竿,每走十步左右,高声喊道:“于家亲朋孟家赏钱三万!二老爷谢礼!”往天上抛洒一把纸钱,这一把纸钱有讲究,必须是扔的高散得开,喻义是去世的人登高上天。

随后是三辆敞篷马车,马头顶着白纸球,车幔上挂着白布,上面是于家二老爷家的未成年男丁,成年的男丁骑着马披麻戴孝跟着后面。请来的五十个哭丧的跟在后面,这一路哭得惊天动地。

紧接着就是吹奏班子。披着白布的寿喜班乐手都坐在三辆平板马车上,杨同心领头吹着唢呐,寿喜班的鼓手、唢呐、腰鼓手没听过这曲子,好在他们入行多年,很快就找到了节奏,跟着演奏。

杨同心不是吹打行的人,他顶替彭二牛吹的也不是百鸟朝凤,这样一来也就解了于家的尴尬和彭二牛的窘境。只不过他吹的曲子,沿途围观的百姓从来没听过,只是觉得这个曲子透着新鲜,纷纷交头接耳的议论。杨同心安排十个于家仆人在人群里传说:这是京城大户人家出殡用的曲子,叫做《升天曲》,一般人家还不敢用呢。

彭二牛看到杨同心领着寿喜班的人没有吹百鸟朝凤,松了一口气,对杨同心这番仗义相救,感动的泪水涟涟,认真听了一会儿,发现杨同心吹奏的水平居然还不低,高低婉转用的都很灵活,心里诧异:杨老板这唢呐没有个五六年的功夫下不来,他是在哪里学的?

于增寿骑着马远远看着杨同心,心里对这位同辈人多了几分佩服。

出殡队伍出了开封城,到了城外于家祖坟所在,开始下葬。

杨同心客串唢呐手的任务也就算完成了,他把唢呐还给寿喜班,过来和于家大公子于增寿拱手行礼:“长龄兄,我的差事办完了,剩下的都是你的家事了,我就不叨扰了,这里告辞。”于增寿郑重其事的拱手行礼:“待家父回来,我一定如实禀告佛海这份人情,家中琐事繁忙,就不远送了。”

杨同心拱手带着周润离开,走了很远之后,周润这才说道:“东家,您这番一石三鸟之计,我看于少爷也是个明白人,他应该也看出来了。”

“你来说说怎么个一石三鸟之计。”

“一来东家可以赚到八大家族于家的人情,您高低也是有七品功名在身的人,能放下身段帮于家出殡,这份人情可就大了。二来东家救下彭二牛,是实打实的救他一条性命,这是积德行善的好事。三来这件事传开之后,东家在开封城就有了不错的口碑,这对将来咱们天人和发展,是件大大的好事。旁人不知道,还以为东家帮人出殡是自掉身价呢,这事儿师爷要是知道了,必然对东家是一番夸奖。”

“其实广积善缘这个事,就是他提出来的。”

“东家,你是在哪里学的唢呐,我听这曲子,这没个五六年的功夫是下不来的。我总感觉你以前不是做买卖的,倒像是个跑江湖的。”

“以前我还真是跑江湖的。”杨同心笑道。

杨府里知道杨同心帮于家出殡吹唢呐,大多都觉得东家这可有点掉价。师爷万德福倒是称赞杨同心这事儿办得很利索。

五天之后,杨同心午睡起来,坐在书房里看书。万德福拿着厚厚一摞纸进来,拱手说道:“东家,之前您问过我要是执掌全国,将要如何谋划,属下这几天一直就在想这个事情,写了一份执掌五省的方略。”

“不错。”杨同心拿过来开始翻看,说道:“道心,我这边看着你详细讲讲。”

“是。”万德福走到全局图面前开始讲解。

“所谓粮行,是从农民手里买来粮食,转手卖给那些不种地的乡民,从而赚取中间的差价。粮行通常盈利的方式有三种,一种是改造量具,缺斤短两,农民卖粮的时候,粮行利用改过的量具投机取巧,少给多赚,卖粮的时候同样如此。百姓对此颇有怨言,可种地的农民没有其他的生财之道,只能忍受。而买粮的乡民手里有银子,可不会种地,也只能忍受。”

“第二种是狼狈为奸,官商勾结,不论是赈灾仓,还是平义仓抑或是广平仓,这些粮仓所收取的粮食,是赋税之外的一部分,不算征粮,这就有了漏洞可钻。有些商人就利用陈粮,通过行贿的手段,把发霉变质的粮食通过贪官的包庇,堂而皇之的收入官府粮仓里,赚的盆满钵满。所以各地的粮商无不把赈灾仓、平义仓和广平仓当作摇钱树。”

“第三种是大灾之年,囤积居奇。去年的旱灾,东翁是亲历者,彰德府、卫辉府两个州府,受灾县城有十六个,当地的粮商趁机坐地起价,盘剥百姓。朝廷发的邸报里说,钦差晔亲王在这两个府,光是收缴无良奸商恶意囤积的粮食,就有二百六十万斤,而朝廷拨付的赈灾粮累积下来,也不过三百二十万斤。当时我走访开封府受灾的九个县城,除了东翁的天人和,其余九县的粮行无一例外,涨价涨幅都超过了五成,商人逐利无可厚非,但是要适可而止,贪心不足就会招来灾祸,彰德府安阳城的姜成仁、穆德广,开封府的左天南就是例子。”

“东翁雄心壮志,想一统全国的粮食行市,这个绝无可能。不过我们可以退而求其次,掌控主要几个省就可以。东翁请看。”万德福抬手一指全局图说道:“我们以河南为本部,以京杭大运河为依托,沿着大运河构建一条属于东翁的霸盘。这个霸盘我按照难易程度,依次而来,请东翁听完多多指正。”

“我们霸盘的第一阶段,依照属下四通八达的策略,是掌控河南。其中周口和赊店两地,我去图文房查阅过,这两处地方当地没有大的商贾世家,入驻之时,会轻松不少。”

“我们在河南的对手,有威胁的只有三人。一是朱仙镇的韩贞吉,此人经商多年,为人狂傲骄横,虽然有十八粮行的产业,以我看来不过一群乌合之众,不难破之。给属下两年时间,绝对能让韩贞吉彻底败北。”

“第二个对手是洛阳府的乔善川,此人稳重老辣,产业颇多,其中粮行占了他产业的三分之一,是盈利的大头。对付乔善川,只怕没有三五年,是不可能的分出胜负,而且就算我们赢了,这中间还有两个变数。”

“什么变数?”杨同心停下手问道。

“一个变数是我的商科前辈,俞高嵩老先生,一个变数是乔善川的女儿乔晨竹。这两个是我有些难捏不准的变数。”

“你的商科前辈,这个还好说。乔善川的女儿怎么也成了变数?”

“这个暂且不表。我们占据洛阳府之后,属下四通八达之策就可以执行了。这时候,我们的对手,可能是一个东翁从来没料到的人。”

“你说的是蔡四公子蔡季鹏吧?”

“东翁高见。”万德福拱手,说道:“这位蔡公子,我游学的时候见过几次。等东翁您誉满河南的时候,蔡公子只怕不会坐视不理。此人是这三个对手里最难对付的一个,我们不可不防。”

“到时候,见招拆招不怕他。等咱们执掌了河南一省的粮市,之后呢?”

“稳定三年之后。我们下一站就是这里。”万德福抬手一点:“山东省。而我们进驻山东省,有两个最大的问题。一是如何在临清州站住脚,临清州是直隶州,不归山东巡抚管辖,直接归朝廷管理。而临清州是北运河最大的码头集散地,是一个战略要地,只有在临清州站稳脚跟,我们才好和第二个对手过招。”

“我们天人和进入山东的第二个对手,就是济南府的商贾世家,汪显珩。汪显珩原本是苏州人,是江苏汪家的一个分支,祖上在山东经商,到汪显珩正好是第三代。汪氏在山东是望族,交游极广,实力雄厚,坐庄济南府、东昌府,是山东首屈一指的大富豪。”

“而我们占据山东之后,就要改变战略。东家一直推行的是坐庄经营,但是要因地制宜审时度势。山东是产粮大省,但也是耗粮大省,那里有运河之便,粮商不计其数,如果东家仍旧实行坐庄,那小商小贩就几无生存之地。虽然您在长垣县给退出改行的同业补偿了银子,这在小地方可以推行。但是到了山东,如果我们还是坐庄独赢的话,就得不偿失。届时,我们只在山东临清、济南、聊城、兖州、蓬莱五个地方设立分号,做批发商,剩下的州府县城我们就不染指了,让那些小商小贩自由经营即可。”

“属下预计平定山东,大约要五年光景,之后我们的目标就是这里。”万德福一指地图:“京城。”

杨同心听完微微点头,万德福这份方略高瞻远瞩目光长远,很符合自己坐庄天下的想法。

“不过在这之前,我劝东翁不要只着眼于粮食。虽然人人都要吃饭,但是粮行的盈利终究还有有些薄。东翁的涌泉通货行,虽然白糖盈利可观,但终究是属于奢侈品,寻常百姓家不一定用得上。我们需要一样可以快速盈利的商品,齐头并进,东翁的银子增长就会快很多,今后才有更多的银两可以调配,便于东翁推行坐庄多省的计划。”

“我早有此意。”杨同心笑着说道:“我已经有了一个新的商品可以售卖。”说着他拿出烟荷包,把里面的黄烟洒到桌上,说道:“我的下一个买卖,主打的就是烟草。”

阅读杨同心的商业帝国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杨同心的商业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