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同心的商业帝国》

第283章全线溃败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杨同心的商业帝国 (.)”!

在当年洛阳城的秋收里,鸿泰行与天人和可谓针尖对麦芒,双方不断提高收粮价格,卖粮价一直在打折,最后洛阳城内一斤大米只卖六文钱,可谓极低。

在所有粮食只卖六文钱之时,杨同心的天人和每斤粮食的利润虽然只有两文钱,但杨同心手里握有开封府、彰德府、卫辉府三处可以薄利多销,所以在这个价格上,杨同心仍旧有利可图。

反观鸿泰行这边,虽然坐庄洛阳府,然则洛阳水灾之时,走了一步臭棋,导致口碑崩盘,架不住杨同心的降价阳谋,节节败退,已经丢掉了伊川、宜阳、新安四个县城的行市。

鸿泰行少东家,乔善川三子乔叔祥满嘴都是燎泡,困兽一样背着手在屋里走来走去焦躁不安。

账房张连广拿着账本把粮行秋收的营收高声念了一遍:“此次秋收十五天时间,鸿泰行旗下粮行十三家,售卖粮食三千一百六十一斤,共计收入银两一千八百十六两整……”

乔叔祥停下脚步问道:“十三家粮行,就卖出去三千粮食?”

张连广放下账本说道:“回少东家,是这样的。因为有天人和低价打折顶着,再加上赈灾的事情,现在洛阳城的百姓不怎么愿意到咱们家买东西。”

“那外阜呢?洛阳府十几个县城,我们都收不到粮食?”乔叔祥额头上青筋毕现,神情凶恶。

“回少东家。”大掌柜葛磐石站起身来,说道:“天人和派出二掌柜黄腾达,带人四处游走,目下洛阳府境内十个县,只有渑池和巩县、登封还能收到些许粮食,不过实在是杯水车薪。孟津县肖家还在苦苦支撑,过去打探消息的人传信回来,那边的粮食每斤均价已经掉到了四文钱,收粮价涨到了每斤二十一文钱,只怕肖老爷子也顶不住了。”

“杨同心这厮着实可恶!”乔叔祥狠狠骂道,二掌柜寿松岩起身回事:“少东家,这次秋收,我们只收到五千斤粮食,其余的都被杨同心高价买走了。这点库存休说卖到开春,就是卖到入冬都够呛,咱们要想个法子才是。”

乔叔祥焦躁的吐口痰,气愤愤坐下:“我能有什么法子,杨同心这招打折酬宾,我们也照做了,可如今洛阳城的百姓已经信不过我们了,外阜又被杨同心使银子收完了,如今咱们只能干瞪眼。”

几个掌柜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也都没了法子。师爷俞高嵩说话了:“少东家,目下从整个河南省来看,洛阳周围的州府,陕州、汝州、怀怀庆三府杨同心还没有染指,而这些地方,咱们鸿泰行还有几分面子在的。我这就修书一封,从当地的粮行里购粮回来,只不过这样一来,咱们的成本就上去了,核算下来,每斤粮食的利润只怕不过两文钱。”

乔叔祥就算不会做买卖,也知道从陕州、汝州、怀庆筹集粮食过来,这一路上运输的消耗再加上外阜购粮的诸般花销,利润微乎其微,可眼前也只有这样办了:“现在这个局面,能多赚一文钱也比坐以待毙强,师爷,就这么办吧。”

天人和商行,杨同心正在和书办主管石铮臣下象棋,一旁的闻风堂堂主马相初坐在椅子里汇报最近的消息。

“东家,鸿泰行最近派出了三路人马,第一路是二掌柜寿松岩带队,一共二十人,坐船去往陕州府的陕州、灵宝两处收购粮食,住在陕州城的高昇客栈,目标是收购十万斤粮食再走,之后买到的粮食会走涧河,顺流而下运到洛阳。”

“他们在当地是什么价格收的粮食?”

“每石六钱三分银。”

“六钱三分银……”杨同心默算了一下:“到了洛阳府,除去运输和花销,每斤的利润也只有两文钱,这一路,是白瀚文白先生他们去的,应该到了吧。”

“到位了。”马相初笑道:“陕州府靠近山西省,白先生老家是山西,在陕州有不少旧相识,鸿泰行二掌柜寿松岩这一路只怕收不到多少粮食。”

杨同心点点头,伸手挪动棋子:“拱卒。”石铮臣都听傻了,他从来没见过那个买卖家有闻风堂这样的堂口,连忙回过神来接着和杨同心下棋。

马相初接着说道:“鸿泰行第二路人马,去的是汝州府伊阳、临汝两处。这两处不是产量大县,这两处县城最多只有十六万斤,也就是一千六百石的粮食。咱们的人一直跟着鸿泰行去收粮的人,他们住在久久客栈,领头的是三掌柜荆立节。咱们的二掌柜黄腾达已经到位,银钱充足,当地的收粮价格节节攀升,荆立节只怕也要空手而回了。”

“这一路有二掌柜支应,我不担心。我现在最担心的是去怀庆府的孙掌柜,怀庆府可是产粮重地,乔善川旗下的棉布行经常和孟县、温县几处棉花商人打交道,他在怀庆府人头很熟。”

马相初想了想说道:“东家,卫辉府的行市不是在您手里么,能不能从这里想想法子。”

杨同心赞许的看看马相初,笑道:“老马你总说自己不会做买卖,这不是也很精明嘛。”

马相初笑道:“我这点小伎俩如何和东家比,看来东家已经想到这步了。”

“所谓人往高处水往低处流。”杨同心抬手吃掉了石铮臣的马,捏着胜子笑道:“买卖讲究的就是一个利来利往。我已经通知卫辉府、开封府的分店掌柜,以汜水、获嘉、新乡三处为依托,高价从怀庆府购买粮食,这样一来,怀庆府粮食的价格必然上涨。”

石铮臣听完杨同心的话,心里是震惊,暗道:这是做买卖怎么搞得和行军打仗一样?

“等收购价涨到两三倍的时候,那怀庆府和乔善川交厚的这些商人就要考虑一下了。做粮行,一年有两个时节是最赚钱的,一个是春荒,青黄不接的时候,地里的早庄稼还没长好,百姓手里存粮所剩无几,所以春荒的时候,粮行都会涨价。第二个就是秋收入冬的时候,种地的乡农想着赶紧把粮食换成钱,不种地的百姓想着赶紧存粮过冬,所以这个时节也是粮行的好时候。”

杨同心喝了口茶,接着说道:“而如今,我派过去的是我的师爷万德福,有他坐镇指挥万无一失,这样一来,鸿泰行三路人马外阜收粮的计划,就会全线溃败——将军!”

石铮臣听得心悦诚服,他是举人出身,见过大场面也见过大人物。这阵子时间,石铮臣对马相初的印象非常好,这人精明强干心细如发,是个不可多得人才。看来自己的东翁杨同心不是个寻常的买卖人,从闻风堂就能一窥其野心,只怕剑指河南全省未尝可知啊。

秋收之后的一天,鸿泰行的少东家乔叔祥看着窗外的云彩,心里彷徨无计,惆怅难掩。

这个秋收,往年称霸洛阳府的鸿泰行,十三家粮行几乎全军覆没,拢共只收到不到一万斤的粮食,售粮也只有不足一万两银子,这在以前简直无法想象。

师爷俞高嵩手里拿着一支卷烟,安慰乔叔祥:“少东家,非是我们不出力,奈何杨同心这厮招招在我们之前,这次外阜购粮全线溃败是老夫始料不及的。”

“杨同心这厮是真的舍得花银子啊。”乔叔祥转过身来,满脸苦笑:“他派人在陕州,用三倍的价钱把当地的余粮全部收走,这一里一外,他起码搭进去了八千多两银子,我就不明白,他哪来的这么多银子?”

“老夫也是有些困惑。”俞高嵩放下手里的卷烟,说道:“虽然杨同心手下的南北行卖白糖,价格在三两银子一斤,可毕竟白糖不是盐,不是生活必须。南北行这块我推演过,每月大概的纯利在七千两银子。杨同心舍得拿南北行一个月的纯利和我们抢外阜粮食,这手笔真是大啊。”

乔叔祥闻言叹口气说道:“师爷,杨同心的那个秾芳斋,我看可谓是暴利。就拿我买的这盒迷蝶香来说,这一盒售价一两二钱银子,是最贵的一种。如今满洛阳城的有钱人家都抽这种卷烟,算来秾芳斋可真是个聚宝盆,有这样产业撑腰,杨同心自然舍得用八千两银子和我们抢生意。”

“少东家。”俞高嵩面带笑意:“杨同心确实财力充沛,这一点出乎咱们意料。可他也不是没有软肋。”

“哦?”乔叔祥喜上眉梢:“是什么?”

俞高嵩坐直了身体,说道:“杨同心这厮不喜欢结交官府,所以他在官府那边的买卖很少。上次洛阳城赈灾仓招标,那是他急着打开在洛阳城的声望,所以才和咱们争夺。这之后,我派人打探过,洛阳府的官家买卖,杨同心几乎都没有插手。”

“师爷您这么说,莫不是得到了什么消息?”

俞高嵩从袖子里摸出一份邸报,递给乔叔祥:“这一份我花高价从京城买来的邸报,虽然是半月之前的,不过里面有一处大买卖,少东家请看。”

乔叔祥拿过邸报翻来覆去看不出所以然,他看着俞高嵩。

俞高嵩伸手在邸报一处一点说道:“朝廷调山西巡抚欧心镜督办操练三边新军。老夫推演了一下局势,得出一个结论。”

“什么结论?”乔叔祥声音微微发颤。

俞高嵩用手在邸报上轻轻一拍:“朝廷不日将征讨卓所图盟游牧部落!”

阅读杨同心的商业帝国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杨同心的商业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