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大奉》

第167章表里河山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王大人身上受的伤不算致命,可是这些日子又要整军,又是出征,关键还独自一人去了马家军,往返两天马不停歇,回来之后就立马部署进攻晋阳府的事情,又跟耶律罗丰进行决战,这…就算是铁打的身体也受不了啊。陛下如果真的爱惜人才,就该让王大人先好好休息一下,不然以臣的医术,恐怕是救不了王大人的命。”

连军医都跟天子鸣不平了,你赵天子是皇帝,可也不能把人当驴用啊!

赵桓脸上微红,“朕知道了,会有妥善安排的,你先协助忠义夫人,好好照料王卿,帮他恢复伤势。”

赵桓吩咐之后,又去看了看王德,发现这位满脸是笑,鼾声如雷,弄得赵桓也不明所以,或许这就是奇人奇态吧!

瞧过了第一功臣,还要去看看另一位大功臣了,准确的来说,是来位,叔侄两人。

王白阳和他的侄子王应星!

“臣王白阳,拜见陛下!”

赵桓连忙伸手,搀扶起叔侄俩人,要说不感动,那是假的。

如果没有这对叔侄守住了晋阳府,地方了几万匈奴铁骑,一但匈奴铁骑十几万人,会师京城,就算赵桓再能鼓舞士气,在绝对实力面前,也只是跳梁小丑,黄粱一梦罢了。

一句话,赵桓和京城里头的文武百官能活下来,王家叔侄居功厥伟!看着王白阳沧桑的面孔,赵桓心头刺痛,连忙给他赐座。

“王卿,犒赏将士,抚恤死者,这些事情朕都会安排下去,朕现在只想跟你聊一聊,咱大奉下一步该如何是好?”赵桓顿了顿道:“朕真心问计,王卿不必多疑。这些日子你或许不知道,朕干了不少荒唐事情,杀了童三天等人不说,还提拔了王德当同枢密使,就连这次进军晋阳府的军费,也是朕从寺庙里头借出来的。”

听到这话,王白阳和王应星都有些呆了,瞳孔都变大了,童三天的死他们叔侄儿两都是知道的,可后面的事却是没有想到,这连猜也猜不到啊,这位陛下还真是会玩啊!

王白阳沉吟片刻,沉了沉气终于仗着胆子抬起头,对赵桓认真道“陛下,老臣守卫晋阳府一百多天,可要让老臣来说,晋阳府是守不住的,就连整个河东也未必能守住,老臣请陛下早作打算!”面对王白阳这样一位为了大奉鞠躬尽瘁,险些死而后已的老将军,赵桓足够尊敬,甚至上身微微前倾,听他的讲话。

可当他说出河东都守不住的时候,赵桓皱起眉头,“王卿,河东北地有吕岭,东有行山,南临黄河,表里河山万里,这般险地,如何不能守了?”

赵桓问过之后,又担心自己的语气生硬,便又解释了一遍道“王卿有什么话但凡直说,朕一定认真聆听。”

王白阳沉吟了片刻,他也觉得自己的话不妥当,可这又是他的心里话,一个从鬼门关绕了好几圈的,还能有什么顾忌,剩下的也只有一颗赤心!

王白阳也把语调放低,诚恳说道“陛下御驾亲临,军中将士用命,王大人更是神威在世,挫败耶律罗丰,解救晋阳府一城百姓,战果辉煌,堪称壮举……”

按照官场惯例,王白阳先夸奖了赵桓一顿,这也是实话。

可接下来的话就不这么轻松了。

“可陛下切莫因为眼前的胜利,就小觑了匈奴的铁骑,我朝一旦生出轻敌之心,后果不堪设想。”

王白阳下意识看了眼赵桓,发现这位官家并没有觉得刺耳,还微微颔首,这翻举动又让王白阳增加了几分喜色,这位赵天子是个有肚量的,真是能撑住几条大船。

“陛下,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臣就先说河东之地,虽说表里河山,堪称险峻,但自古以来,河东也没有真正挡住雄兵猛将。”

赵桓颔首,“的确,自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以来,多少次改朝换代都是如此。毕竟山河之险,只能作用一个国家依仗,绝对不能成为依靠。”

王白阳更喜,用力颔首“陛下圣明。眼下河东的山河之险,还有两处疏漏,其一,是北边的靖远府,这里原本是辽国云州的西京,如今落到了匈奴人的手里。而且几处险要的所在已经让耶律活鱼抢占了,北边门户不宁,而匈奴铁骑现在又陈兵河北地带,行山的几处险要口子,也在匈奴人的威胁之下。”王白阳的谈话,赵桓格外重视。

眼下在赵桓身边,臣子的种类不少,有人品好的直臣,有能做事的奸臣,也有精通权术的贪臣,君子小人,五花八门各行各类都不却。

自打王德升任同枢密使,只要凯旋回京,到时候一定跟六大派围攻光明顶似的,那叫一个热闹!

可人数虽多,但真就缺一个懂得宏观战略的。

像王德是战场上的骁将,能打!可也仅限于军务,朱供之的资质过人,可说到底,过于太年轻,又早早的被召回了京城,眼界还不够,没法总揽全局。诸如向九葳、熊古窑这些人倒是有资历,有经验,可实在没法儿信任。

可以说王白阳的出现,不仅给他添了一员忠心耿耿的骁将,更是给赵桓一个可以仰赖的军事顾问。

他仔细思忖着王白阳的话,甚至找出一份地图,仔细研究,燕云十六州,就是以幽州和云州为主体的一大片地区。几乎相当于北方的高山险地,也就是最险要最好守的那部分,是农业区和畜牧区的天然界限。前朝几代,都能把国土尽量北推,然后在这条界限上修筑堡垒,建立军镇,抵御北方游牧骑兵的侵袭。

偏偏大奉没出息,统一天下了,可燕云之地偏偏落到了辽国人的手里,根本抢不回来。

这就造成了一个问题,北边连个像样的防线都没有,缺口实在太大,偏偏大奉还没有辽国的机动能力。

那大奉的那些个皇帝又怎么解决呢?

没有险峻的地势,就只能建军堡落军户了,简单来说,就是堆兵!

因此大奉养活的军队,得是辽国人的几倍,以河北作为前线跟辽国进行对峙,又以西北边关的敢战士作为阻挡西凉的前线,三衙军队,号称有七十年!

可即便有这么庞大的兵力,却也没有带来真正的安全。

匈奴从东西两路发兵南下之后,本就腐朽不堪的河北集团,一瞬间就荡然无存,被灭的干干净净,全都变成了散兵游勇,甚至落草为寇,这帮人虽然也在抵抗匈奴,但是欺负老百姓,肯定更擅长一些。

“陛下,河东河北,互为表里,要么同时克复两地,要么就一块割舍得了。老臣并非危言耸听,请陛下想一想,如果集中精锐北上,迎战河东匈奴,那河北的匈奴一旦越过太行,直击河东腹地,必然惨败。”

赵桓眉头皱了皱,“那若是派遣人马,将行山的缺口堵住了呢?”

这个问题都不用王白阳回答,做为侄子的王应星就直接道“陛下,既然有防备河北匈奴的兵力,为何不直接越过黄河,一同收复两河之地呢?”

赵桓眨巴了两下眼睛,好像有些道理啊!

可就算只是牵制两路匈奴铁骑,不求战而胜之,起码也得二十万人马起步。也就是说,河北堆十万,河东在堆十万。

眼下赵桓最多也就凑出十万兵马,这就已经是现在大奉国的极限了,他在上那弄十万人啊?

这里说的不是随意号称的十万,二十万,而是真正能打仗,不会轻易溃散的那种。而且还要后勤完备,粮草充足才行。

阅读中兴大奉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中兴大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