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之齐国风云》

第12章齐庄公第14节晏子哭君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但有一个人,已经经历了齐国两朝的元老,目睹发生在齐国的这一场惨剧,仰天长叹一场后,毅然决然走出家门。他去哪里?他带着自己的下人,径直向崔府而去!崔府,当时还是一片血海,齐庄公的尸体,还有那么多侍卫的尸体,还躺在崔府。

他是谁?他,便是齐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晏婴,伟大的晏子先生!

晏婴的下人很担忧,见他要去崔府,便问道:“您去崔府,难道是想着为国君殉死吗?”是啊,全齐国的人都知道,晏氏家族无论是在齐灵公时期还是齐庄公时期,都是得到国君的充分信任的。而此时的崔杼,明显都要将忠于国君的大夫士族全部屠戮的,崔府对这些人来讲,那可以说是阎罗殿一般的可怕,您晏婴此时去不是去赴死那又要去做什么呢?

晏婴冷冷道:“国君,又不是我一个人的国君,凭什么要让我去殉死呢?”

下人不解,又问道:“那您去崔府,难道想骂崔杼,然后准备逃亡吗?”

晏婴道:“我又没犯什么罪,为什么要逃亡。”

说着,两人便到了崔府。下人终于害怕了,他对晏婴说:“我们还是回去吧,崔府我们也算来过了,再说,您既不想殉死,又不想逃亡,那还是安分一点,回家呆着吧。”

晏婴用无比悲怆的目光看着自己的下人,大声道:“回去?我们还能回到哪里去啊?现在,国君都死了,他当国君,并不是为了欺压民众,而是将齐国的江山社稷给继续下去。我们作臣子,也并不是只为了混口饭吃,而是为了帮助国君将齐国的江山社稷给继续下去。

如果国君是为了江山社稷而死,那作为臣子的,理所当然也要为江山社稷追随国君而死。如果国君为了江山社稷而被迫流亡,那作臣子的,也应该要为了江山社稷而追随国君而流亡。

但是,如果国君是为了自己的私欲而死,为了自己的私欲而流亡,象我这样根本算不上是国君的亲信,怎么可能为此而死,为此而流亡呢?

现在,我们的国君死了,他是为自己而死,更是被扶持他的人所杀,象我这样的臣子,哪有什么资格谈殉死谈流亡呢?你说,要我回去,我还能回到哪里去呢?”

说罢,晏婴再也不理下人,他整了整自己的衣冠,坦然走进崔府。

崔府,一片狼籍,前院横七竖八躺着一些尸体,大堂门口处,晏婴见到了那位来自齐国的勇士州绰,身中数箭,倒在血泊中。崔府仍旧有许多手持利刃的家丁士兵,崔杼也在,他冷冷看着晏婴一步一步走进大院。

晏婴没有看崔杼一眼,他四处看了看,然后,径直向后院走去。终于,他发现了倒在墙角下已经被砍得血肉模糊的齐庄公。晏婴在齐庄公尸体前跪了下来,然后将齐庄公的头枕在自己的膝盖处,并放声大哭。

但晏婴并没有一个劲的哭着,他只是哭了几声,然后把齐庄公的头轻轻放下,站起身来,捶了捶几下自己的胸口,再跺了三次脚,最后从容走出崔府。

晏婴自进入崔府开始,崔府里面不少人便紧张起来。尤其是当晏婴在齐庄公尸体前放声痛哭时,其中有一人便对崔杼道:“晏婴此人不能留,就在这里杀了吧,他非但对国君是忠心的,而且对您也不礼貌,这种人留着迟早是个祸患。”

崔杼叹了一口气,摆摆手道:“晏婴是难得的贤人啊,他在齐国、在周王室甚至整个中原都有着很高的威望,象这样的人,怎么敢杀啊。”

有人又对崔杼道:“您看,晏婴当众来哭丧,还当着您的面捶胸顿足,这明显是向您示威啊,虽说他有名望,但如果不杀他,恐怕您要后悔吧。”

崔杼道:“晏婴只是在表达他的悲伤而已,并没有针对老夫。没有老夫的命令,谁都不要伤害晏婴。”

崔杼是对的,因为晏婴已经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他在崔府对下人讲的那段话中,已经明确表示,齐庄公是因为自己的私欲而死,自己不会为他赴死。既然不会为他赴死,那便不会为此事而做对崔杼不利的事。至于晏婴在齐庄公尸体边的哭也好,捶胸顿足也好,那是作为一名臣子表面的一种礼节而,这种礼节就是国君死了,无论是因为什么原因而死,臣子理应表达悲伤之情。而古人表现悲伤的方式就是痛哭,其中捶胸顿足是一种比较远古的表达悲伤的形式。

崔杼是了解晏婴的,他知道晏婴与常人不同。记得前些年,晏婴的父亲婴弱去世时,晏婴就表现出与常人不同的遵守孝礼的做法。当时,晏婴便披麻戴孝,足足三年!要知道,所谓披麻戴孝那是有着严格的讲究的,头上戴的、身上穿的、腰上系的,都必须是要用麻制成的,而且都不能缝边,用当时的专用术语讲,那叫斩缞三年!

斩缞三年是自夏商以来的古老孝礼,晏婴是一个绝对遵守礼制的人。要知道,无论是谁,要真的做到斩缞三年,实属不易。毕竟需要工作,需要生活,需要交际,穿成这样,意味着必须拒绝参与宴会、娱乐、战斗这样的群体性活动。到了春秋,所谓礼崩乐坏,其中一部分便是原本的那些礼制,因为实在不符合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变化而不得不予以改变,比如战争变得频繁了,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都在变化,真心要坚守一些老祖宗的东西实在变得是极端困难,所以许多人便不得不放弃。

而当人们已经不再遵守这种苛刻的礼制后,一旦有人在坚守着,那他便成了另类。所以,当晏婴为父亲斩缞三年时,连他的家宰都很奇怪,提醒他这样已经没必要了。但晏婴只是淡淡一笑,是的,因为自己是晏婴。

因为真正能够坚持的,那是绝对与众不同的,甚至被尊称为圣人的那些人。而晏婴,显然就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人,他能够坚持斩缞三年这种看起来相当苛刻的孝礼,同样,他能够坚持当国君非正常死亡时作为臣子应该表现出来的悲伤之情!

所以,晏婴能够成就伟大的晏子,在当时的齐国,理应被尊为圣人一般的存在。而圣人,哪怕是象崔杼这样心狠手辣的权臣,也不得不在心理上屈服!

关于晏子的故事,我们还有大量的故事要讲,这是璀璨的春秋江湖中东方大国齐国仅有的两位被后人尊称为子的伟大人物,这两位,一位是管仲,即管子,一位是晏婴,即晏子。

阅读春秋之齐国风云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春秋之齐国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