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同心的商业帝国》

第53章市场调查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杨同心的商业帝国 (.)”!

杨同心和牙行大掌柜葛富贵谈及往事,把酒言欢,情谊愈厚。

张茂财到民信局把信送去,这民信局是专门替民间传递信件包裹的一个买卖,因为收费合理传递快捷,所以在民间信誉很高,百姓外地信件包裹都来民信局办理。

张茂财到牙行一打听,杨同心和葛富贵在楼上喝酒,他就没上去,到书办房里和书办闲聊,一直等到午后,杨同心才下楼,葛富贵亲自送到门口,和杨同心拱手行礼这才道别。

“茂财那些信送妥当了?”

“都办妥当了,这是民信局的回执,您过目。”

“嗯,不错,你的信也送去了?”

“送去了,就是不知道啥时候回信儿。”

“不急,茂财,我交给你件事。”

“东家,您吩咐。”

“一会儿,你去别家粮行里,把每种粮食都买上十斤,然后送咱们粮行里,然后你再换一家,也是每种粮食买十斤。”

“明白,东家是想看看他们缺斤短两到啥地步,我这就去办。要是他们认出来我咋办?东家您不知道,如今你是大大的有名,连带着他们也都知道我是你的长随。”

“那就看你的本事了。这是银子,你去吧。”杨同心给了张茂财银子就往丰泰安走。

张茂财挠挠脑袋,有点发愁,想来想去一拍大腿,跑到牙行里让书办找了几个不是正式牙牌的散人,每人赏了几文钱,让他们帮忙去买,叮嘱买回来之后要在口袋上写明是在谁家买的,几个散人乐不得去了,张茂财觉得自己办的不错,就在牙行里翘着二郎腿喝茶等着。

一顿饭功夫,几个散人带着粮食回来,张茂财问明白之后,就用炭笔在口袋上名字,然后带回丰泰安粮行。

粮行里杨同心正在和账房袁祥春聊天,袁祥春小心翼翼的回答问题,张茂财带人扛回来十几个布口袋,袁祥春没弄明白原委一脸的不解,张茂财略微解释了一下,袁茂春马上喊过来伙计,用公秤称重。

“东家,这个是昌德裕粮行的。伙计称一下。”张茂财拿过口袋,伙计用公秤称重——十斤大米实得八斤三两,十斤小麦实得七斤五两,十斤小米实得八斤六两,十斤黑豆实得八斤五两,十斤玉米实得八斤七两。

杨同心点点头,问袁祥春:“咱们家也是这样?”

袁祥春恭恭敬敬回道:“回东家,是这样的,咱们家主要是大宗的批发,往来最低都是三石以上的,这类零散买卖咱们家做的不多,孙掌柜定下规矩,零散买卖只准少一斤,对比其他同业,我们已经算很仁义了。”

杨同心示意张茂财继续,等其余的粮食全部称重完毕,却没有一个是足重足秤,全部缺斤短两——最狠的庆发行,统统少三斤;最黑的是隆图昇,所有粮食全部淋湿增重。杨同心拿过一个口袋打开伸手一掏满手全是土,他看看口袋上的名字是鑫得章,笑道:“就没有一个货真价实的?”

袁祥春摇摇头赔笑道:“没有,哪有粮行足重足秤的,不光咱们县里没有,别处也没有。”

“那三石以上的大宗买卖也这样?”

“东家,是这样的。大宗往来,一是看双方是不是经过牙行,经过牙行的粮食买卖,卖方一般都给足八成,这已经算好的了。二是看路程远近,如果是外地大宗买卖,卖方还要追加一部分作为损耗,价格也就高一些,不能让买主无利可图。三是大买卖一般有返利,所以买卖双方扯皮的就少。”

“咱们家这三进粮仓满仓有多少粮食?”

“回东家,这粮仓若是满仓能装七万六千斤粮食,也就是七百六十石粮食。”

“不是说满仓一千石粮食么?”

“东家,是这样的——粮行的所谓满仓指的不是全部装满,全部装满叫封顶。因为不论何种粮食都需要晾晒防止长虫发霉,只能短期存贮,长期存粮只有冬天才行,之所以不封顶是因为若是按照一千石粮食储量封顶,咱们人手不足场地太小,这一千石足有十万斤粮食,晾晒一次起码半个月,费工费时。所以当年赵老东家在世的时候,就定下了满仓八万斤也就是八百石的规矩,后来为了周转便利,孙掌柜又定为七万斤也就是七百石的规矩,这样咱们的人手场地才能保证粮食晾晒及时,才能存三个月以上。若是十万斤都装满了,只要周转迟缓一些,那粮食就捂坏了,若是全部发霉长毛,那货就算砸到手里了。”

“这几年买卖如何?”

“靠着孙掌柜用心,咱们家粮行每月都有三十多两进项,这十几年均摊下来,丰年全年可得银四百二十五两三钱左右,荒年全年可得银五百三十二两八钱左右,净利约有八成。这些年来都是孙掌柜独撑大局,原来赵东家主事的时候,只有每个月拿银子的时候他才来。”

“你们的薪资是怎么订的?”

“回东家,是这样的。咱们粮行里孙掌柜劳苦功高,他每月薪资是五两二钱银子,按照行规,他做满十年大掌柜是可以从粮行全年所得里分一成红利,换算过来一般是十两上下,不过他从来没拿过,每年都把这十两银子奖励给店里的伙计们。”

“我每月薪资是二两五钱银子,按照行规账房不能分红,每年年末的时候,由东家赏银一份,寻常年景都是二两银子。其余的伙计,粮行包他们三餐住宿,干满五年无过失者,每月可得铜钱二十文,以后每多一年涨五文钱,不满五年者只管衣食住行,不发工钱。咱们店里的伙计都是认真做事的忠厚人,干的年头也多,所以伙计们都有固定薪资进账,最少的每月都有二十文钱,最多的是伙计里的大师兄,每月一钱银子。孙掌柜忙不开的时候,他可以当半个掌柜用,我算另外半个掌柜,不过,我们两个加一起也是比不过孙掌柜。”

“咱们每月缴税多少?”

“回东家,税银每月一收,由县衙户房派人来查账,按照每月盈利的四成收,大概每月四两银子左右,另外有商会会费每月二两银子,青帮的常例每月三两银子,还有一些临时的摊派和捐输,不过不常有,这些年来最大的一笔捐输是十年前长垣县闹水灾,当时孙掌柜和赵东家商量之后,捐了五十两银子,是当时商行里捐的最多的。”

“咱们和县里第一的昌德裕粮行差多少?”

“差在银两调配和人手上,若是论能力,咱们孙掌柜恐怕还在崔高昇崔掌柜之上,只不过原来赵东家每月都要拿走二十两银子去赌钱,孙掌柜之所以减少零散用户主推大宗买卖,就是为了银两周转快捷,好腾出更多的银子帮赵东家填坑。哪知道他后来居然欠下二千两银子,咱们丰泰安粮行干五年也未必能赚到两千两,幸亏东家您帮他解了围过了关,不然真的可惜孙掌柜苦苦支撑的这些产业。”

“昌德裕具体是什么情况你知道么?”

“回东家,昌德裕的老东家姓韩名守业,大掌柜叫崔高昇,他手下还有两个掌柜的,一个叫于东海,一个叫谢贤良,于东海主管外地客商,谢贤良主管本地客商,崔高昇居中调度。他们粮行有伙计二十五人,伙夫四人,账房五人,还有一些私牙也替他们牵线跑买卖,人数不知道,我就知道这些。”

“其余几家呢?比我们强在哪里?”

“剩下的倒没什么,要说最有钱的是五谷丰的东家黄国瑾,除了粮店还有布行和盐行,不过他最重视的是他那两家盐行,粮行倒不怎么太在意。”

“这些天没开业,工钱照发,你们知道么?”

“知道,孙掌柜已经告诉我们了,他还吩咐这几天把里外都打扫干净,让伙计们把仓里的粮食都晾晒一遍,还请我过来查看。只不过,孙掌柜他这几天闭门不出,我有点担心,怕不是病了?”

张茂财自然知道孙伯驹为什么闭门不出,想着孙伯驹这样的老资历现在愁眉苦脸的在家写方略,他嘿嘿一笑,看来这月薪五两银子的大掌柜可不好干,孙伯驹怕是让杨同心给难住了。

“走吧,领我去伙房看看。”

“东家请这边走。”袁茂春头前带路,领着杨同心和张茂财到了伙房,伙房的伙夫头和两个帮厨站在门口恭敬的等着呢。杨同心拱拱手,进来伙房,四下里收拾的很干净。杨同心走到灶台边掀开锅盖,看到锅里是一盆黑乎乎的菜窝头,拿起一个来,掰了一块打算尝尝。

“唉,东家不行啊。”袁茂春和张茂财还有伙夫头齐声阻止,杨同心尝了一口,这窝头里面混着豆面和棒子面,吃起来非常的割嘴。杨同心放下窝头,拿过来一个瓦盆,掀开盖子是一盆发黑的咸菜。

“平日里伙计们就吃这些?”

袁茂春听出来杨同心的不悦,连忙解释:“东家,咱们粮行的伙食算不错的了。那白面一斤要十二文钱,大米一斤要十一二文钱,若是给伙计们顿顿吃大米白面,这一年下来十两银子都挡不住。可不是咱们粮行刻薄伙计们,其他粮行的伙食还不如咱们家呢。”

“孙掌柜平时也吃这些?”

“是,孙掌柜和我都在这里吃,我们和伙计们吃得都一样。要不我们这么这么敬佩孙掌柜呢。”

“嗯,一年十两银子。老哥贵姓怎么称呼?那牛羊猪肉都是什么价格?”杨同心坐到木凳上,伙夫头老郭心都提到嗓子眼了,生怕一个不小心新东家直接把自己辞了,那就惨了,当下恭恭敬敬的说道:“东家,这猪肉五花肉一般是二十八文一斤,里脊要三十二文钱一斤,羊肉一般要二十五文一斤,牛肉要赶上集市才有的卖,一般都是四十文一斤,不过一般都买不到。”

“老郭,你不用害怕,我没别的意思。这样以后你做饭的时候,隔三差五的给伙计们买些荤腥回来,买什么你自己定,再有过个十天半月的,米饭白面馒头你也做一些,让伙计们都吃饱吃好。老袁,这样一年要多花多少银子?”

“这,一年要二十两银子出头。东家您这是……”

“让伙计们觉得跟着我有奔头。”杨同心笑着起身,拱拱手带着张茂财离开。留下袁茂春他们一脑门子的迷惑。

孙伯驹把纸张揉成一团丢在地上,拿起笔来凝神细想。

丫鬟偷偷跑来告诉韩茹芸:“太太,你快去看看吧,老爷好像遇到啥难事了,在纸上写了又撕,撕了又写的。”

“呦。”韩茹芸来到书房,看到满地的纸团,拿起一个展开,上面写着:长垣县粮市方略,夫行商者,类同沙场,古有曹刿论战三鼓而胜,何也?盖因曹刿观察入微,洞悉双方要害,故有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之高论。而今长垣县内粮行为求谋利,各施手段,丰泰安粮行意欲重整行规倚立新规——”

她又拿起一团废纸展开:“长垣县位于鲁豫交界之处,毗邻朱仙镇临清州两大商业重镇,商贾云集各显其能。临清州有粮行六十二家,其中当地要员之家者三十四,缙绅之家十一,当地粮市共有三条货源,一是豫东延津一带诸县,年产粮十二万石,平均价格大米一石一两一钱银、小麦一石一两二钱银——”

“相公,你这是要上阵杀敌么?怎么连曹刿论战都出来了?”韩茹芸放下茶碗,过来把双手轻轻放到孙伯驹的头上,慢慢揉着他的太阳穴。孙伯驹放下笔,闭上眼睛叹口气,说道:“东家给我出了个难题,头疼。”

“他一个弱冠之年的东家,你干大掌柜都二十多年了,他能难住你?”

“他——”孙伯驹欲言又止,韩茹芸笑道:“若是事关机密,就不要坏了规矩。相公,为妻是这样想的,我猜是新东家是有什么雄心壮志的大事让你办,可你又左右为难,所以才写不出来是不是?”

孙伯驹点点头笑道:“是啊,那可太难了。”

“我猜啊,东家年轻气盛,他是不是想把县里的粮行都压下去,做一个独一无二的霸盘?”

孙伯驹一下来了精神,抓住韩茹芸的手,喜道:“娘子居然猜到了?”

“你忘了,我娘家也是经商多年的。相公我看你是当局者迷,这些年夫妻,你的能耐为妻我还不清楚?你啊原来给赵家做事小心谨慎惯了,那赵四郎每月都跑来拿银子赌钱,为了照顾他,你把那些零散买卖都停了,改成大宗买卖,不就是为的银钱周转快一些,防着赵四郎惹出什么事端么。”

“哎,不要这么说祖恩,他也是一时迷途。”

“你啊,说到赵四郎就念旧。”韩如愿拿手在孙伯驹额头上轻轻一戳:“现在遇到个明主,你怎么还不会了呢?就按照你以前的想法,怎么把粮行做大怎么写,把你憋在心里的话都写出来。”

“这——”孙伯驹犹豫起来,他对杨同心的能力还是有些怀疑的。

“你怕什么呢?如今这个新东家听你说来,气魄不同凡响,你不要看他年纪小你二十多岁就轻看了他。遇到明主,你这匹良驹才能大展宏图,总好过原来替赵家不辞辛劳的守着产业吧?”

“看来当初我跪在你们家门前提亲,真是物有所值,有娘子这样的贤内助,孙某人真是前世的造化。”

韩茹芸吃吃笑道:“也不怕丑,跪了两天两夜。公公婆婆差点没让你气死,没少挨打吧?”

“那是,棍子都打断了三根。他们哪里懂得你的好处。”孙伯驹扭扭脖子,说道:“娘子烦劳你给我烫壶酒来。”

“可别喝醉了啊。”韩茹芸叮嘱几句离开书房。

孙伯驹看着窗外的景色,想起当年接任丰泰安粮行大掌柜的时光,胸中豪气涌来,提笔在纸上写了两个字:霸盘。

阅读杨同心的商业帝国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架

其他热门小说

杨同心的商业帝国